《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作者/斯塔西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口碑炸裂,未映先火,點映過億,國產罕見9分好評……

這些天,《我不是藥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霸屏頭條、刷屏朋友圈,如此轟動效應堪比去年暑期檔的《戰狼2》,而這兩部現象級電影背後都有阿里影業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聯合出品/發行方的阿里影業在港股市場漲勢強勁。7月5日《藥神》上映首日,阿里影業(01060.HK)就大漲近12%。年輕的阿里影業為什麼會如此被市場看好?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這與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樊路遠高調喊出“新基礎設施+優質內容”雙輪驅動戰略息息相關,將優質內容與基礎設施作為雙輪驅動發展,不斷強調“慢慢來”,正視阿里影業的優勢與短板。

這一強調內容的戰略碩果明顯。光是今年春節檔,淘票票就拿下了近50%的出票份額,覆蓋了票房Top4;再縱觀近兩年的票房榜單,淘票票甚至覆蓋了Top9。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面對淘票票如此傲人的成績,樊路遠幽默地回應:“我這個人比較信運氣”,從《戰狼2》到《藥神》,阿里締造這一個個爆款電影可不能歸功於運氣所為,而是體現在其對優質內容的眼光和判斷力上,以及“燈塔”在宣發決策與效率上的助益。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樊路遠6月17日在上影節金爵論壇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阿里影業“頭部內容”策略將收穫越來越多的“藥神”

看一下阿里影業合作的電影,就會發現阿里在影片的內容選擇上是有門檻的。不論是和北京文化合作《戰狼2》,和博納合作《紅海行動》,和萬達合作《唐探2》《未來機器城》,和開心麻花合作《西虹市》,還是和壞猴子影業合作《藥神》,無一例外都是質量上乘、傳遞健康、快樂情感的內容。

樊路遠曾一語中的地說“我這兒不可能有PPT項目”,稱阿里影業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平臺的全新的內容公司”。他重拾內容,主打“頭部內容”策略,不斷強調將優質內容與新基礎設施作為雙輪驅動發展。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樊路遠在一次阿里文娛管理層的內部業務學習會上

新基礎設施的四環包括淘票票觀影決策平臺、燈塔電影宣發平臺、阿里魚IP衍生平臺、娛樂寶影視金融工具。娛樂寶是樊路遠帶領餘額寶團隊打造的,希望娛樂寶能為影視項目提供資金上的助力添翼。

而優質內容則是靠孵化電影人才,培養年輕編劇、導演、製片人,樊路遠認為這樣的鐵三角才能真正把影視作品變成非常好的產品。阿里影業未來將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挖掘優秀劇本作品,繼續“A計劃”鼓勵優秀創作人才,幫助有才華的青年導演孵化“果實”,年輕的阿里正在走出一條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藥神》流量來自渠道資源與海量用戶

阿里影業得天獨厚優勢來自於,阿里巴巴生態中的海量用戶和渠道資源,基本覆蓋國內近10億互聯網用戶。這次《藥神》上映,先是繼承了阿里系強大的造節能力,淘票票舉行了淘票票彩蛋節,用戶登陸、看預告片、點想看、發評論和玩小遊戲等都能贏取彩蛋,此次彩蛋節裡一千萬的兌換券投入,不僅拉動了整個暑期檔的票房,也為《藥神》帶來了很大的聲量。

在《戰狼2》的票房裡,每10張票就有4張由淘票票售出,遠遠領先於其他售票平臺。而在《我不是藥神》最早的兩天點映中,淘票票出票佔比均值51.6%,峰值85.3%,共出票73.2萬張,2636萬元。早在今年的春節檔,淘票票就聯合支付寶、手機淘寶兩大超級平臺,為《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帶來百萬級的增量觀眾群體。比如常見的鋪天蓋地的淘票票紅包,支付寶手淘春節觀影優惠,再加上“世界名偵探排行榜”、“直播答題‘點題成金’”淘票票專場等多種線上營銷方式,帶動了三四線下沉城市消費。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今年暑期檔淘票票還有一部《西虹市首富》,線上營銷方式繼續升級。淘票票在會員個人主頁顯示了“我的西虹市市民身價”的趣味競猜廣告,為《西虹市首富》投放的物料帶來可觀的流量。除此之外,阿里影業更進一步將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營銷,《藥神》覆蓋手淘、支付寶、淘票票、優酷等、一夜霸屏30家app,達到了近4億的宣傳資源曝光。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藥神》成燈塔試映服務的首位受益者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阿里影業透露,主創團隊曾對是否做點映有一定顧慮。在阿里的建議下,對影片進行燈塔試映,結果顯示《藥神》在燈塔上的爆米花等指數各項指標都出奇的高。主創團隊對於影片預判有了一種顛覆性認識,再次應驗了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在上影節講過例子。通常我們在看完片後,很難回答導演“這片子,您覺得怎麼樣?”後來用試映產品,導演可以看數據說話,很多人看完數據之後,對自己的片子認識是顛覆性的。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

《藥神》的這次試映給了片方做大規模點映的信心,也就有了後來的“點映五連擊”甚至“提檔上映”的策略。同時,團隊還了解到哪類細分受眾對影片評價最好,清楚哪些元素和影片的信息最有效,再結合燈塔的爆米花熱度監測週報,《藥神》就形成了一套最直觀、最精準的宣傳決策。《藥神》策略的成功也印證了“燈塔”在電影宣發策略制定上,所具有的科學指導性。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我們可以看到,“燈塔”背靠阿里資源,不僅能夠聯動用戶運營平臺淘票票,以及支付寶、手淘兩大平臺用戶,準確分析和把握用戶在文化娛樂上的需求和興趣點,實時洞察數據變化,根據推廣效果實時檢測,及時調整和優化宣發策略,精準觸達用戶。

就在《我不是藥神》提檔的第二天,7月6日,針對觀眾在觀看《藥神》時淚流不止、手足無措的情況,阿里影業旗下中國第一大衍生品平臺阿里魚嗅到商機,順勢推出了紙巾筒衍生品。此外,阿里還與“山爭哥哥”徐崢頭號粉絲知名博主白茶,合作了一系列吾皇和巴扎黑版本《我不是藥神》漫畫人物,與臺詞“吃個橘子吧”引起熱搜。從優質內容到新基礎設施,阿里影業逐漸形成了一條電影IP新出路。

《我不是藥神》火爆背後:年輕的阿里影業做對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