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不是简单事

仁泽法师 易明净土讲堂

拜佛有很多的学问。有智慧的人拜佛,跟没智慧的人拜佛,差得太远了。表面看上去是一样的,但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些人拜佛纯粹就是去忏悔,“做错了一件事情,我要到佛菩萨面前拜拜佛,忏悔一下”。这样也是很好的。

有些人拜佛只是为了恭敬佛菩萨,去拜一下。

我们说的拜佛就不是那个意义了,是跟佛菩萨相应。

首先你要有很好的信心,你就用自己至诚的心,观想佛菩萨真的在那里,把自己的心完全融入到佛菩萨的心里面去。

你要是用自己的心去相应的时候,那个“我”也没有了,就剩下这颗真心,你那个赤诚的心和佛菩萨的真心,拜的时候就剩下心和心的一种相应,没有别的东西。

这种拜佛就非常不一样了,境界不一样。这是非常好的一种修法,你这样拜佛的话,很快就开悟。

真的,没有其它的念头,没有第二念,你就用你这个赤诚的心跟佛菩萨的真心融入进去。

平常就多看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的智慧。我们念《普贤行愿品》,其实就是把佛菩萨所有的境界都展现开来,然后用自己的心跟他相应。

你对佛菩萨了解得越深,你相应得越快,慢慢慢慢地就复制过去了,自己的心就变得跟佛菩萨的心一样了,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去做,很自然,慢慢地就不显得那么造作了。

我们修行人到后来不用大脑了,就要这颗心就可以了,这就叫“直心是道场”。

弟子:师父,您说的那种拜佛,“以赤诚的心和佛菩萨的心相应”,就我的经验觉得,拜佛的这个人如果修净土宗,起码他要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烂熟于心。如果一个小孩子,他也有赤子之心,但小孩子拜佛,恐怕和一个修行纯熟的人是不一样的。

师父:是不一样。所以说你平常多了解佛菩萨的功德。随着你的智慧开启得越快,你拜佛的境界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赤诚的心,但是这个赤诚的心,境界还是有差异。你有你的境界,他有他的境界。

你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就用什么样的境界去跟佛菩萨相应。

当然你要用你最真的心,对你来说是最真实的那颗心,最简单、最直接的那颗心,这样拜佛就很好。

当然了,你要是破了无明以后,智慧开启了以后,你相应的境界是有差异的,这是修上师相应法。

这也是磕大头,其实都在里面,一法含摄一切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