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大雅宝胡同甲2号是位于北京东城区金宝街和二环路相交的一处大杂院,最早为徐悲鸿重组国立北平艺专时的教师宿舍,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家属院,曾住过叶浅予、戴爱莲、滑田友、李苦禅、李可染、邹佩珠、董希文、张林英、李瑞年、王朝闻等一群如雷贯耳的名家大师。

为什么没有徐悲鸿,就没有这座四合院?

为什么他们眼中的齐白石老人并不吝啬

为什么香港回来的黄永玉成为胡同里的孩子王

为什么李可染他们都称自己为“大雅宝人”?

这是一个了解中国美术史的聚会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 1950年,大雅宝人为齐白石老人过生日

(左5)齐良迟(齐白石四子)、(中)齐白石、(前)李苦禅、(左7~11)廖静文、徐悲鸿、齐良已(齐白石五子)、李可染、王朝闻、(右1)李瑞年、(右2)叶浅予、(右4)滑田友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大雅宝胡同甲2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

总策划:李小可/刘莹

策展人:薛良

展出地:宝龙美术馆

时间:2018.04.28-2018.06.28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近新镇路)宝龙美术馆4号厅5号厅

2018年6月8日,宝龙美术馆“大雅宝胡同甲2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展览正式开幕。

张仃之子张郎郎,祝大年之子祝重寿,李瑞年之子李楯,韦江凡之女韦红燕 等多位大雅宝人出席开幕式。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展览现场

不仅诞生过叶浅予、李苦禅、董希文、李可染、张仃等美术大家笔下诸多在美术史上堪称经典的画作;这里的“居民”,还参与过新中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绘制与创作、“建国瓷”的设计烧制、人民币的设计……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展览现场

宝龙美术馆展出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总策划。此次展览为第三回巡展,除了以丰富的文献形式讲述当年与胡同息息相关、曾居住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的主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日常生活、创作经历等内容外,更有这些名家大师的大量原作作品,都将在这次的展览中与公众见面。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展览现场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20世纪50年代,黄永玉带领大雅宝的孩子们外出郊游时留影

(左起:李小可、董沙雷、彦冰、董沙贝、张郎郎、程芙山、袁骢、袁骥、李燕、黄永玉、李琳)

此次展览还特别增加了徐庆平(徐悲鸿之子),李小可(李可染之子),李燕(李苦禅之子)、张朗朗(国徽设计者张仃之子),彦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之一彦涵之子)、韦红燕(韦江凡之女)等当年大雅宝胡同下一辈艺术家的作品。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齐白石《葡萄》67x33cm 纸本水墨设色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徐悲鸿《奔马》51x74cm 纸本水墨设色 1938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叶浅予《程砚秋在舞台上》98x51cm 纸本设色 1959

展览将从4月28日起展至6月28日,希望让上海的大众了解那个渐渐远去的时代,那些创造了新中国艺术辉煌的英雄们,一起走进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传奇故事和真实的历史……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黄永玉 《阿诗玛》插图之一 31x23cm 套色版画 1955

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美术史的“大宅门”

李苦禅《黑松鹰》129.5x60cm 纸本水墨 19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