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課」書法全新視覺,隸書入門第7課——隸書豎畫

隸書豎畫,儘管有多種寫法 ,如“頭大尾小、頭小尾大、腰部忽細忽粗”等,但行筆豎向與等寬的中鋒行筆佔到該畫主要部分總是一致的。

隸書豎畫

起筆部分用頓筆→反筆回鋒兩個筆法,反筆回鋒時,先行一小段頓筆,形成的豎頭是圓弧狀的(圖1);反筆回鋒後直接中鋒行筆是平方狀的(圖2);起筆部分用頓筆扭筆一個筆法,形成的豎頭是斜圓弧狀的(圖3)。

「每日一課」書法全新視覺,隸書入門第7課——隸書豎畫

隸書豎畫行筆

以中鋒行筆為主。隸書豎畫,弧線的中鋒行筆常在單筆和複合筆的豎畫運筆中應用。

楷書豎畫,弧線的中鋒行筆多數只在複合筆的豎畫部分顯現,在單筆豎畫中很少用到。

隸書豎畫,收筆部分用頓筆扭筆或頓筆→反筆回鋒作藏鋒處理,是“不放尖”的(圖4),有的豎畫收筆提筆較長,該豎畫還未“尖到頭”時,用反筆回鋒而形成平尾或用頓筆→反筆回鋒而形成圓尾(垂露尾);也有的豎畫收筆提筆較長,不作長鋒處理,形成“懸針”狀豎。

書寫“懸針”豎時,要想做到該豎“銳而不飄”、“利而不薄”的效果,一是要改變提筆運筆方向,二是要注意提筆粗度變化,越小越好(圖5)。

「每日一課」書法全新視覺,隸書入門第7課——隸書豎畫

關注我們輕鬆學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