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女儿考上北大,母亲跳江自杀这件事?

拾遗先生


爱的尺度把握不好,便成了害。

女儿成绩优异,能够考上北大清华之类的名校应该令很多人艳羡,按理说做母亲的会发自内心地骄傲自豪。

然而重庆的这位母亲却选择了跳江轻生,差点酿成惨剧。

就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这位母亲应该是个很要强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家长。

她跳江的原因,看起来只有两点,一点是嫌女儿去北京上学离家太远。另一点是和女儿发生争执后,女儿躲到了奶奶家。随后,这位母亲在喝醉酒之后选择了跳嘉陵江轻生,幸好被警方救起。

新闻所给的信息很有限,但如果这位母亲所述属实的话,她自身的问题却不小。

首先,忽略女儿优异的成绩反而把目光盯在了离家远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这位母亲的控制欲极强。虽然出发点是爱孩子,但这种爱是自私的是不合理的。嫌孩子离家太远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作为家长的担心,另一层则是不能再随时控制女儿了。从结果来看,应该属于后者。

其次,女儿和母亲发生争执之后选择了到奶奶家躲避,而不是和母亲心平气和地讨论这个问题,说明母女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女儿选择躲到奶奶家这一做法其实也侧面说明了,母女之间的关系在平日里也不太融洽,而奶奶一方似乎是女儿的避风港。

再次,从做母亲的因此喝醉酒并选择轻生的做法也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本身的心理素质就不过关,而且做事容易走极端,在她身边生活的人一定会很压抑。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挺同情那个做女儿的,毕竟父母是没办法选择的,如果不想被父母掌控自己的命运,又没有正常的沟通渠道,只能选择反抗。

所幸没有因此酿成惨剧,否则不但这位母亲丢了性命,女儿也会因此内疚终生。

从这件事也不难看出,控制欲太强的家长能把好事变成坏事,能把喜剧演绎成悲剧,实在是很失败。

希望生活中有类似情节的家长都能自我反思一下,把自己的情绪调整一下,把自己的心态放平稳。养育孩子不仅仅要给予他们关爱,还要学会适时放手。


夜雨如书


当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很震惊,子女能够考进国内顶尖高校北京大学,是多少中国父母的想都不敢想的美好愿望,这位学生的家长又是因为什么缘故而采取极端的行为呢?



事情回顾:6月17日,重庆一位女子酒后去江边欲轻生,经过民警及时解救后得知,这位女子有个女儿,成绩一直非常好,高考极有可能考取北京大学。但是因为平时女子与自己女儿缺少沟通,女儿一方面不愿意和她探讨报考志愿的事情,一时间想不开欲酒后轻生。

在视频中,民警询问李某为何轻生时,这位母亲这样说到:"我不想打搅你们,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并不赞同将这位母亲直接定义为"极端情绪"的人,在言语交流中,事情导致如此结果,源于母女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一个孩子,寒窗苦读十多年,高考金榜题名,有希望录取到国内最高学府,却不愿意与母亲探讨志愿报考的事情——这究竟出于什么原因?

不会和孩子交流的父母,不愿和父母沟通的孩子。这样不会让家庭充满幸福感和凝聚力,这件事情的发生向存那些父母与子女存在沟通问题的人敲响了警钟,去试着改变自己,别徒留遗憾。你怎么看?


学习源动力


有这样的母亲,是女儿之大不幸!有多少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可是偏偏这位母亲恰相反,他是因为女儿太优秀而寻短见,这世界奇怪吗?说奇怪也还真是奇怪。要说不奇怪,是因为这样的母亲观念出了问题。

细琢磨,为何这位母亲怕女儿离家太远呢?是什么心理让她怕女儿离开自己呢?我先讲一个故事吧。

当小伙子选好学校和专业参与网报之时,只见妈妈疯了似的骂儿子,还动起了手,怪儿子不听她的话,非要报那么远的地方。孩子被气的大哭,躲进厕所里死活不出来。最后,经过一番劝说,孩子终于勉强按着妈妈的意图完成了网报。可是当他上学走时,给妈妈留下一句话,我暑假不会回来,我要在外面打工。将来毕业我要离你远远的,我看你还能把我怎么着。果真,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也很少回家。

故事讲完了,相信你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和重庆这位母亲做法的相似之处。那为什么家长会有这种偏执的做法呢?

原因一:妈妈对孩子心理依赖过重,孩子离的越远,内心的恐惧感越强。其实也不难理解,这类家长多年含辛茹苦养育孩子,早已经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孩子一旦离开自己,家长就会无法忍受。尤其是越离,那种恐惧感就越强。其实,这类家长对空间距离往往没有什么概念,只要出了所在的城市,就感觉很远了。

原因二:妈妈过度强势掌控孩子的做法已经养成习惯。这样的家长往往把孩子当成私人物品一样,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完全不会听孩子的内心想法,更要说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了。而这种强势往往会为孩子将来的人生埋下隐患,就如我讲的这个故事,孩子以逃离家长的掌控为唯一目标。你说家长强势有什么好处,但是她自己却认为想当然。

原因三:妈妈想为孩子设计人生路的观念根深蒂固。

当下有太多的家长持有为孩子设计人生路的观念,上学、就业、恋爱、婚姻等,所有一切都在精心设计,仿佛离开自己,孩子就什么事都做不好似的。如果不信,你环顾你的周围,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凡是操控孩子人生路的家长,将来大都不会太幸福,因为早已经没了自主权,像木偶一样。

韩老师和你分析了这么多,相信你对重庆这位妈妈的做法能够理解了吧?如果你还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妨补充之。


韩国成老师



这件事情的起因来自母女之间的“代沟”隔阂,而考生母亲的“道德绑架”无疑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强势的母亲以为自己的控制是关爱,其实这是一个人极端情绪在作祟,是其自私和狭隘在作怪。

作为新时代的自由女性,女儿想以考大学填报志愿为契机,到外面的大世界去看一看,闯一闯,顺便丰富一下人生的阅历和感受。加之她的成绩很优秀,于是就填报了与重庆有千里之遥的国内一流名校——北京大学。

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再正常也不过的好情事,换了旁人都要摆酒宴请好好庆祝一番。可是她的母亲就是不通融难理解,先是以离家太远为由和她争吵了一架,结果事与愿违,有独立思想,有个人主见的女儿不仅没有屈从,反而与她顶起了牛角,躲到了奶奶家不回来了。这下子让个性刚强,控制欲胜人一筹的母亲,感觉极其失望,脸上无光,受了打击,于是酒后就产生了跳嘉陵江自杀的念头…

霍小姐以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尴尬悲剧,与母女之间缺乏思想交流,沟通不够,甚至存在可怕“代沟”是脱不了干系的。

女儿00后的这一代人群,与其中年母亲那一代70后人群,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心理距离抑或是心理隔阂。

比如女儿想放飞理想,到外面世界闯荡;可能母亲就认为,作为一枚知书达理的“乖乖女”,就应该安分守己,规矩听话,孝敬父母,甚至父母在不远游。可能她这一代就是这样过来的,觉得这样做才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是别忘了,女儿不是你的私人财产“小棉袄”,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还必须言听计从。要知道她可是有思想,有主见,有自己追求的活生生现代知性青年,她理所当然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不是把自己捆绑束缚在家乡一隅,纯粹为别人而盲目牺牲自己(理想愿望、人生目标、奋斗方向等)。


那种动不动就以自杀相逼,实施“道德绑架”,让女儿盲目屈从自己的做法是不道德,不可取的。

说实话,在不少古装电视剧中曾领教过这位母亲的类似做法——比如某地主员外的千金小姐要追求幸福,想和门不当户不对(不合父母意愿)的男子处对象,百年好合。可是想绝对操控女儿幸福和人生方向的长辈们要么是以跳楼自尽、要么是以断绝关系相逼,最终的结局可谓相当悲惨和令人唏嘘,不是女儿离家私奔,漂流在外,就是屈从父母意愿,以牺牲自己幸福为代价,勉强委屈地和不相爱的人凑和生活在了一起。

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今天,在繁华的西南大都市出现这不可思议的一幕,的确让人们觉得匪夷所思和不可理喻,而这起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女孩母亲)更应该去深刻反思,别动不动以牺牲自己孩子的理想和幸福为代价,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自私和狭隘啦,自己这样偏激如何给子女树立良好榜样呢?!


霍小姐的八卦炉


据该问题描述中称,成绩优秀的女儿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执意要选上北京大学,但这跟居住在重庆、希望女儿在身边上学的妈妈意见相左,二人发生了争执。结果女儿躲到了奶奶家,母亲则气得喝醉酒要往江里跳。

其实,人生的路很长,道路的岔口也多。假设这次女儿在她身边上学,凡事都随了她的心,谁能担保下次在女儿择偶、工作等诸多方面发生分歧,争吵时,她不去跳江跳海,喝酒觅死呢?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子孙做马牛。孩子大了,该放手时就放手,她有自己的选择和生活,家长该感到欣慰和庆幸,不该以一己之私妨碍孩子成长的进程。家长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把孩子的在身边陪伴作为自己幸福的基础。

如果家长不懂这些,简单粗暴地横加干涉孩子的未来生活,结果是两相痛苦不堪,你死我活,不得安生。孩子需要鼓励和帮助,家长更需要思考的是让孩子走好人生路,做好榜样,同时经营好自己的今后生活。

好比两个圈子,亲情是维系的纽带,惦念是不绝的交织,各自经营自己的圈子,鸡犬之声相闻,和谐健康发展,岂不是天下太平!


该疏导、教育的是如这位妈妈一样的许多家长。境界有了,人间悲剧也会少许多。孩子们也会舒心健康地生活成长。


心灵红尘


这个母亲一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控制欲强。

第二,情绪极端。

第三,习惯使用道德绑架。


其实,我们都被带偏了一件事:女儿考上北大。

认为不理解为什么考上北大要跳江,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这不是问题所在。这位母亲不是在这一刻爆发的,不管孩子是不是考上北大,她都极有可能跳江!

除非孩子完全遵从她的意愿。


也许这次的理由是离家太远,那么下次也可能有其他理由。所以其实离家远不远也不是我们要分析的问题,都是为了给自己的控制欲找到一个借口。


那什么是重点?和母亲吵架是重点!!!!!

在孩子突然蜕变成一个大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不再需要自己细微不至、遮风挡雨的人,母亲从这次争吵中应该是感受到了失落、恐惧,一个情绪极端的人继而演化成悲痛、愤怒。从跳江这一行为可以看出,她是想用道德绑架来对女儿对她的“忤逆”进行报复,让她悔恨终身。


我亲眼看到一对母女,找我咨询高考报考。母亲一脸愤怒,当我在征求孩子意见的时候,母亲经常打断我,训斥孩子,孩子说了自己意见他就反驳,孩子不说她就骂孩子没脑子。可事实上,那个姑娘考的分数很高,有大把985院校挑选。然后我把他们分开,分别聊了一下,原来孩子成绩一直都很优秀,考北大完全没问题,这一次失利,让母亲难以接受,她给孩子规划的蓝图成为泡影。可孩子觉得无所谓,能进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也很满意。妈妈觉得她一直引以为傲的“作品”突然“反叛”,怒不可挡。


孩子试图以理服人,母亲试图以情服人,根本就无法解决问题!!


因此,绝不是因为考上北大、也不是因为离家太远,主要就是孩子“不听话”!而随着孩子的长大,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疏导,矛盾会越来越大。作为子女,也要多体恤父母,采取一些策略来说服母亲,不能“硬碰硬”,以免火上浇油!





家族财富密码


乍看问题,母亲跳江本是一件伤心事,可看过前半句:女儿考上北大,就觉得这是很奇葩的事情!

伤心同情就变成了有点可笑可乐:

可乐的是女儿考上了北大,这是多少考生家长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笑的是这位母亲行为似乎有些幼稚,是自己离不开女儿,对女儿形成了依赖,母亲和女儿的位置似乎有点倒置。

细想起来,这位母亲的思想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只不过绝大多数家长表现的没有这么极端罢了。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6月17日重庆一位母亲江边轻生被救,了解后得知因为女儿可能考上北大,女儿离开,更少了沟通相处时间,酒后情绪失控所致。

针对这种现象这个事情,笔者说句不好听的话:真是这类妈妈太幼稚,太矫情!他们对儿女的爱就是那种“爸妈都是为你好”类型的爱。

就是因为“都是为你好”这种自以为是的爱,才导致了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僵化,缺少沟通,才导致孩子恨不得离家、离开爸妈越远越好的心理。

这件事可笑有伤心的事情过去已近一个月,之所以余热升温,因为这是一种普遍的能触动更多家长思考更多年轻人思考的事情:

1,沟通一词,简单轻松地说出来,可怎么样沟通?怎么样做有效沟通?怎么样沟通起来能起到好的作用?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关系已经不融洽的情况下,更是一件相当慢长的事情。

父母和子女之间已经发生了问题,那么对错自然是都有,但归根结底开始的错误和解决问题的钥匙都在父母手中。

一个小场景:

春天的一个早上,孩子直接短袖T恤上学去。

妈妈:“你咋不穿外套?”

“我不想穿。”

“天还没那么暖和,穿上去吧,别冻着了!”

“你别管了!”

“你这孩子咋那么不听话!”分贝增大。

“冷不冷我自己不知道吗?”

“我还不是为了你好!要冻着了又难受,又影响学习!”情绪让分贝再度增大。

······

明眼人很明白这里出问题的是谁?问题在哪里?可最终得到结果是谁都很生气,有可能导致矛盾升级。

2,面对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固执的父母,沟通的主动权渐渐地转移到了年轻儿女的手中,如何应对这固执的中年老头老太太?的确是一个很烧脑的问题!

没办法,你躲避不了,因为是自己的爹娘;你绕行不开,因为是自己的爸妈,只有面对,面对:告诉他们,用语言和行动证明你爱他们,你是独立的自己,你有自己的自主权,你必须在自己年轻时让自己成长的更好,请他们一定放手,他们放手就是对你最大的支持!

也许争吵、也许是嬉皮笑脸、也许是其它的方式,但就是一点必须让他们感觉到你也爱他们,你也理解他们,但你需要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就是沟通,你必须努力和他们沟通,尽管你不愿意,但也一定要尽可能去沟通,相信努力过才知道不后悔!


快乐庭院


是不是这个妈妈控制欲太强了?我也是位母亲,就因为填报志愿做母亲的就要死要活的,我无法理解,何况孩子这么优秀,难道就不能给孩子点自主权?或是努力寻找更好点的交流方式。

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我跟儿子从小到大都是朋友,儿子学习没压力,成绩也很棒。即使这次高考发挥失常,没能上清华,他也不气馁,倒也懂得要沉淀自己,低看一点自己。我觉得心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家长给孩子榜样,孩子才会乐观豁达,百折不挠。

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这不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也是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有话不愿意和父母说,有事不愿意和父母商量。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容易出事。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平时没有事便罢,等有了事再和父母沟通,也许已经晚了。有事事先先和父母沟通一下,会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不至于把事情办坏。

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多说话,有时父母有事问孩子,孩子还往往表现的很不耐烦,这样久而久之发展下去,感情会越来淡薄,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利因素。这不是个小问题,小则会造成家庭不幸,大则会危害社会,希望专家教授能够引起重视,当个大事抓一抓。先从家庭抓起,从小孩抓起,从小就开始教育听父母的话,多和父母联系沟通,学校老师也要教育学生这样做,只有这样,各家庭才能越来越幸福,整个社会也会将变的越来越和谐。

家长最多只能提供参考意见。决定权在子女。因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是子女的。未来的人生道路是不可预知的,不要过于苛求。


笑搞


能考上北大,人人竖指夸,多少人羡慕,女孩是学霸,待学业有成,前程更远大,这样的喜事,亲人乐开花。

然而女孩妈,痛哭人犯傻,酒后去江边,想轻生自杀,与女沟通少,说女不听话,不该去北京,不该远离家,不为女祝贺,以死把女吓,未尽母职责,尽给女施压,这样的母亲,实在是可怕。


劝天下父母,千万别学她。


彩云飞01


该问题附有《描述》,说 “重庆有一母亲 因女儿成绩太优秀,企图跳江自杀”。女填报北大,母嫌北京太远,母女争吵。“母气不过,喝醉了就跳嘉陵江"。//文中的《成绩太优秀》《企图跳江自杀》《气不过》《喝醉了》等字句,令人难以理喻。世界上有如此愚蠢`如此愚昧`如此无知的母亲,确实罕见!古今中外可谓是破天荒!无论从“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与子女》特殊的人类天性和特有的血缘亲情去考虑 ; 无论是从“酒醉心神定" : 人的酒精中毒程度还会行走、还会蹦跳、还能辨认江河,人仍能对生与死作出本能判断,人再气也不会达到哀伤欲绝的地步……等方面去考虑,我认为该消息存在着夸大和部分虚假!特别是文中出现《企图》两字!//为此,我仅能就该事件说说上面的个人看法,不对该问题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