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蔡司光學用公益藝術玩出營銷新意思

如何在眼花繚亂的營銷大潮中贏得關注,又如何從傳統固化的營銷方式中凸顯差異?這是很多傳統行業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

眼鏡作為校正視力、保護眼睛,或者時尚裝飾的用具,為大眾所熟悉。但是,對於在其中發揮核心作用的"鏡片"產品,又有多少消費者在意它的價值,認真比較過不同品牌之間的差異?基於這樣的消費特點,優質的鏡片產品和品牌經常遭遇"價值認同"的困局。

鏡片銷售有其特殊性,始終離不開渠道實體的驗配支持,但由於消費者對各個鏡片品牌差異的認知度低,所以品牌在陳列櫃前無法取得競爭的主動權。因此鏡片品牌固然不能放棄TO B端營銷做好渠道維護,但想要在行業競爭中突圍而出,同時TO C端做好消費者溝通顯得日益重要。近年來,蔡司光學作為視光行業巨頭品牌,一直積極探索與消費者溝通的有效方式。這一次,蔡司光學更是突破常規,摒棄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過於理性的產品信息,希望深入消費者所處的具體場景,用心探討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事實。於是以公益藝術的形式做了一次大膽嘗試——發起了關注青少年視力問題的蔡司"冷板凳"公益藝術活動。

百年品牌蔡司光學用公益藝術玩出營銷新意思

當今社會視力問題日益普遍,近視低齡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人們逐漸對此習以為常,忽視了這個問題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蔡司光學經過多年與近視患者接觸,深深意識到:對於青少年而言,未被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理的視力問題,可能會使他們遭遇成長的困境,在良好的機會面前卻坐上了冷板凳。針對這一社會洞察,蔡司光學打造了極具反思性的"冷板凳"公益藝術裝置,用展示型的行為藝術與消費者進行溝通。以"消除冷板凳,讓孩子勇敢上場"為口號,呼籲社會關注青少年視力健康,特別是青少年因視力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理所遭遇的成長困境。

蔡司光學這次公益藝術活動的嘗試,在線上線下都引起了社會大眾高度關注!

一方面,蔡司光學把抽象的"冷板凳"做成實體裝置,擺放在廣州北京路步行街,使其一時間成為雖然與環境最格格不入、但最引人關注的街頭景點之一。這種方式多見於西方的藝術裝置,旨在於現實街頭引發路人的好奇圍觀和深思。

百年品牌蔡司光學用公益藝術玩出營銷新意思

另一方面,蔡司光學在線上輪番開展了走心的傳播,獲得了千萬級的內容曝光,並引發了數以萬計的話題討論。蔡司首先發起了"那些年你坐過什麼樣的冷板凳?"的話題討論,讓人們想起了坐冷板凳的酸澀回憶。然後,用真實的小朋友願望繪畫作品和心聲錄音,深深打動了家長——解決"冷板凳"問題的核心群體。很多家長直呼:"我們小時候也嘗過坐冷板凳的滋味,絕不讓自己的孩子因為視力問題而坐上冷板凳。"更為特別的是,蔡司光學還結合一線城市的"學位"話題,成功引發了廣州市民的熱議。同時,蔡司根據活動事件拍攝製作了公益視頻進行傳播發酵,短時間內在網絡上獲到了十萬以上的點擊播放量,得到了全國範圍的關注。

百年品牌蔡司光學用公益藝術玩出營銷新意思

蔡司光學這次選擇了一個有思考性和警醒意義的公益主題來發起傳播,在眾多讓人眼花繚亂的營銷中,顯得分外的固執而又前衛、有魄力。

此次蔡司光學的公益呼籲,不僅向消費者傳遞了有差異化的品牌形象和特質,更憑藉自身在青少年視力解決方案上多年成功臨床經驗積累而來的公信力,在第23個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帶動行業和社會關注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甚至全民視力健康問題。這充分體現出,蔡司光學作為擁有170餘年歷史的德國品牌、一家由基金會100%控股的公司,始終肩負著企業的社會責任。

你可以忽略一個好鏡片對改善視覺的作用,但不應該忽略及時防控視力問題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最明智的營銷,不一定是產生即時經濟效益,而是真正地佔領消費者心智,具有持續性的意義。蔡司此番公益藝術傳播的創新嘗試,成功之處恰恰在於能堅守營銷的初心,以關愛消費者健康生活為出發點,帶給消費者真誠的提醒,真正為消費者解決問題,這也充分體現了蔡司光學引領行業營銷風向的智慧和志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