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的兩個邏輯消失了

房價上漲的兩段邏輯:

一是順差和外匯佔款堆積國內,推高資產價格,過去十幾年人民幣實際購買力強於匯率估值,導致資金堆積國內不願意出去消費,從而推高了資產價格,這是14年前的地產邏輯。

二是14年後再次拿起地產夜壺,靠全民舉債推高現在價格,一二線居民家庭負債額都是一箇中小企業的規模,中國人從來沒這麼瘋狂過。

現在看兩個要素基本都消失了。第一個要素14年就消失了,外佔即使不降,現在也不增了,失去外部資金流入了。

過度舉債帶來槓桿過高,透支未來,擠壓了消費,手機汽車要麼大跌要麼小幅度震盪。過度舉債也給國家和個人帶來很大的風險,利率稍微一漲就受不了了。

所以未來房價即使不跌,也失去高成長性了。即使繼續放水貶值,也至多是房價不漲小漲,物價來追房價了。

最近看格隆匯在賣他們的地產講座門票,看了一些專家的觀點,觀點都是老一套,什麼大灣區,深港鐵路,經濟發展好之類的,都是太宏觀,缺乏細節和數據的支撐,這種宏觀的論調談一萬年都可以。

昨天那個管清友也是隨便拋出個趕緊買房的觀點,並無邏輯和數據支撐。這些所謂的大牌,投機和譁眾取寵很多,比如李稻葵,胡鞍鋼,管清友,高善文,並沒什麼真材實料。相對來說李迅雷,程定華,姜超等宏觀就務實深入的多。

最近北京和深圳的豪宅還是賣的很火,這有兩個因素,一是扭曲定價,豪宅價格低於二手房,深圳二手房價萎靡兩年了。

二是貧富差距帶來購買力差異,上海那個翠湖山莊,購買名單裡有陳思誠等明星,而且都是按公司名義購買的,和大部分老百姓關係不大。

總體財富失去增長後,內部會繼續分化,富有的更富有,貧窮的更貧窮。試圖通過債務槓桿來改變命運,逆勢而行,最終都是黃粱美夢一場空。

房價上漲的兩個邏輯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