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諮詢嚴格諮詢師篩選標準,守住心理服務行業的良心

社會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心理諮詢行業被頻繁地提及。

互聯網與心理諮詢的結合,的確讓心理諮詢行業有了更多的發展潛力,但也引發了不少疑問。疑問集中在幾個方面:

平臺如何確保入駐的諮詢師是專業的?用戶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諮詢師?相比於傳統線下面對面諮詢,視頻和語音諮詢是否靠譜……

為了互聯網心理諮詢能更好的發展,這些疑問需要得到解答。

在線心理諮詢平臺是如何篩選諮詢師的?

心理諮詢是一個很特殊的產品,它與人的內在緊密聯繫。與快消類產品相比,它難以用物質衡量,與醫療產品相比,它對效果的判斷又是相對主觀化的。諮詢師這個特殊的職業除了需要具備紮實的專業功底,實踐經驗的累積、內在的人格修養外,對人的關懷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也顯得尤為重要

但心理諮詢在國內的發展時間較短,一些從未接觸過心理諮詢的人會認為,一個人只要獲取國家心理諮詢師證書,就有資格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同時市場中也確實存在資質不合格、培訓不繫統的諮詢師,用不科學、不嚴謹的方法開展業務的情況,造成效果不佳、投訴無門等情況。由此,大眾對心理諮詢行業的誤解和不信任逐漸加深。

在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證考試被取消,心理諮詢師的從業資格面臨重新定義的行業大環境下,隨著在線心理諮詢平臺興起,以壹心理、簡單心理為代表的在線心理服務平臺和一些業內人士都在為“建立更標準、更成體系的諮詢師篩選機制”而努力。

壹心理是最早提供心理諮詢網絡服務的平臺之一。它的諮詢師篩選機制參考了歐美心理諮詢師篩選標準,在標準改革過程中諮詢師人數從最高峰的6000人篩選至600人,通過率不足2%。

壹心理諮詢部負責人柏冰在大學畢業時就曾嘗試加入一些線下的諮詢機構。當時整個諮詢行業的標準都不嚴格,少數機構雖然要求申請者有心理學專業背景,但大多數機構只需提供一個資格證書就可以入駐了。“有一些機構在招募諮詢師時,並不是給諮詢師提供諮詢機會,而是希望對方購買他們機構的培訓課程然後免費為機構服務。一方面我沒有感覺到尊重,另一方面,諮詢師的資質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監督。”

壹心理CEO黃偉強認為,“諮詢師的篩選標準是一個平臺的良心。如果你敢把你平臺上的任何一個諮詢師推薦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那麼這個篩選標準可以算是嚴格的。”

據瞭解,壹心理在初篩中,除了要求諮詢師有相關資格證書外,會更加看重諮詢師是否有長期、成體系、專門針對某個諮詢流派的培訓經驗以及實踐經歷

負責人柏冰強調:“現在行業中確實有一些工作坊和短期培訓課程,但我們要求入駐的心理諮詢師要有一個至少2年以上的長期培訓,必須沉浸在某一個心理流派體系中深度學習,避免手上掌握7-8個心理諮詢技能,但每一個都不是很精通、略懂一二的情況。”入駐標準還要求申請者必須接受專業督導,且擁有個人體驗時長的積累,即自己接受高級別導師的心理諮詢。當申請入駐的諮詢師滿足上述所有條件後,還要接受嚴格的面試。壹心理的備選諮詢師在面試時會接受2名面試官的問答。

在諮詢師面試官顧薇巍看來:諮詢師最重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人格的成熟度;二是對專業倫理的尊重,三是相對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經驗。

壹心理諮詢嚴格諮詢師篩選標準,守住心理服務行業的良心

作為互聯網產品的在線心理諮詢平臺:如何充當好第三方角色?

諮詢關係的建立是一個信任的過程,諮詢的進行則是一次次心與心的親密深度對話。在線心理諮詢平臺作為第三方,是用戶和諮詢者的紐帶。篩選合適的諮詢師是專業口碑搭建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如何幫助有需求的用戶找到合適的諮詢師,這是每一個互聯網+心理諮詢平臺必須思考的問題。

“我希望看到的心理諮詢平臺的界面是非常簡潔、清晰的。“ 蠟筆作為一個心理學小白,曾登陸在線諮詢平臺想尋求諮詢師幫助,壹心理較為細緻的呈現方式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能在一個諮詢師介紹頁面瀏覽到諮詢師的基本信息、個人簡介、擅長領域、匿名感謝信、諮詢師開闢的心理專欄,甚至有對諮詢師的個人訪談,包括興趣愛好都會一一呈現。

壹心理諮詢嚴格諮詢師篩選標準,守住心理服務行業的良心

從業13年的諮詢師趙燕青認為,線上諮詢平臺的好處就在這裡:“以往我們去線下諮詢,諮詢者在初次挑選諮詢師,信息不可能做到這麼全面,但線上諮詢平臺確實能給諮詢師一個更大的展示舞臺,對諮詢師獲得個案也有很大的幫助。”

相比線下諮詢,在線諮詢平臺能讓諮詢師們被主動看到,被充分了解到,而不需要再花時間去讓別人認識,同時平臺也能提供更方便的預約過程。

另一方面,線上諮詢平臺幫助用戶解決了時間、空間上的問題。

有些平臺為用戶設置了【語音諮詢】、【視頻諮詢】、【面對面諮詢】三種諮詢方式,用戶可根據實際條件和需求進行權衡,在挑選諮詢師前,還可通過界面中的會話功能先與諮詢師建立聯繫。談到三種諮詢方式的優缺點,柏冰認為,“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比如,一個有心理諮詢需求的人在內蒙古生活,當地的心理諮詢師資源比較有限,為了找一個合適的諮詢師,她必須一個月飛到北京或者上海兩三次,交通開支非常大,而在線心理諮詢平臺就幫她解決這個問題。

面對“小白”用戶,一些平臺還配備了類似專業“客服”角色,幫助用戶尋找到適合自己諮詢領域的諮詢師,給予專業建議和人性化關懷。

壹心理諮詢嚴格諮詢師篩選標準,守住心理服務行業的良心

以壹心理為例,平臺配備心理學專業出身的【心理小助手】,在工作日期間提供客服服

互聯網諮詢會有怎樣的未來?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一個在中國成長几十年的行業帶來了快速的成長和改變的可能性。同時,在一個有嚴格倫理規範、關乎人類精神的領域,如何將心理諮詢業務做得更好、更人性化,一直是留給在線心理諮詢平臺的難題。

第一,在行業標準亟待重構的情況下,機遇與挑戰並存

如今,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被取消,行業標準亟待完善。建立起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培養機制迫在眉睫。

在這一點上,領先的一些平臺已在籌劃與心理學專家和心理機構合作,希望在未來圍繞平臺,制定一套更加完備的諮詢師督導體系和培養機制。

第二,如何消除語音、視頻、面對面諮詢在客觀效果上的差別

現階段來看,面對面諮詢能讓諮詢師通過語言表達、情緒狀態和肢體語言等多方面獲得來訪者的信息狀態。 但受限於諮詢者經濟能力和地域限制,語音及視頻方式是網絡心理諮詢平臺,以及一些心理諮詢機構都在努力推廣的諮詢方式。

早年參加心理行業峰會時,壹心理CEO黃偉強曾對這個行業做出“大需求,小市場”的判斷。有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超過10家心理機構獲得了風險投資,其中4家心理機構市值過億。但現實是,心理諮詢行業的專業化道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要做一個沒有原罪的心理學公司,我們的成長不靠欺騙自己的用戶。這或許也是期待行業向好的所有心理學人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