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中屬「甲辰」最值錢

清朝初年設置江南省,轄地範圍為如今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康熙以後江南省的轄地縮小到江蘇、安徽兩省。至雍正元年(1723年),江南省被撤消,轄地復歸江蘇、安徽兩省。江南省所鑄的銀幣在市場上流通的時候,江南省早已不復存在了,故它是我國貨幣歷史上唯一有省份之名分而無實際省份的一種銀幣。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中屬“甲辰”最值錢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戶部鑑於廣東、湖北兩局鑄造銀圓成效良好而通令沿江沿海各省自鑄銀元。南洋大臣劉坤一早有建廠鑄造銀元的設想,接戶部通令,當年即以“制錢不敷週轉,洋元行銷形成利權外溢,依賴外省終非久計…”等理由,要求建立鑄幣廠。不久朝廷允許設局鑄造銀元,廠址選在南京城西水關內雲臺閘南岸。由桂崇慶勘地營建廠房,江司瑞為總辦,江蘇候補道劉式通負責籌辦鑄造銀幣及銅幣的機器。不久劉式通在上海瑞生洋行向英國希頓廠訂購全套銀元機器,總價為9867英鎊。

光緒二十三年三月,駐蹕廠啟用“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關防,故後來該廠所產的銀元均標以“江南省造”。鑄幣之初,劉坤一令籌防局暫借經費8萬兩銀,又派劉世芳赴湖北銀元局抄取三種章程,銀幣式樣亦仿製湖北銀元圖樣設計,僅將省份字樣改為“江南省”。十月二十八日銀元廠竣工,當年開鑄三種無紀年版別銀元(俗稱老江南)。從光緒二十四年至三十一年(1898—1905),江南造幣廠在八年時間裡生產的銀幣增加了干支紀年{俗稱新江南},這是我國在銀幣鑄造上攜干支紀年系列最早的省份。江南銀元局鑄造銀幣八年時間,正是朝廷多事之秋。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中屬“甲辰”最值錢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年),康梁變法,德國強租膠東半島;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己亥年), 俄國強租遼東半島、撫順,法國租借廣州灣;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起義,八國聯軍進京;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壬寅年),中國教育會成立,以辦教育之名鼓吹革命。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年),日俄在東三省發動戰爭;

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年),黃興組織華興會在湖南起義;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已巳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孫中山被推選為總理。

八年來清政府內憂外患,早已走向滅亡的邊沿。

我們要說明的是:光緒二十七年以後,所鑄造銀元正面多帶有HAH字母,這是江南局所聘請英國的化驗師H.A.HOLMES之姓名的縮寫。有此戳記,意在取信於中外,到光緒三十年,又加TH和CH戳記,據傳這是雕刻師和廠長的大名。光緒三十一年銀幣上的SY字母不知何意,尚待考查。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中屬“甲辰”最值錢

江南甲辰是一種很有矛盾的銀元,因為CH版未使用級的至今仍存世很多,可是TH版有AU以上好品相的,卻是少之又少。唯一能對此做出合理解釋的,乙巳後從1906到改鑄袁大頭的1915年二月之間的十年,生產的一元幣都是甲辰CH,所以推測TH均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年)時所鑄,CH則多為乙巳以後到民國四年二月時後期補鑄的。

從《江南銀元總局歷年所鑄銀元統計表》中可知光緒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龍洋較前逐年減少,次年停止發行,光緒三十年鑄造的甲辰僅為92萬多枚。可以想象,假如沒有後鑄,甲辰銀幣的價格毫無疑問將要翻幾番。實際上清朝所鑄甲辰數量約只佔到甲辰總數的四十分之一而已,在《南京金融志》中明確寫到民國利用江南舊模鑄幣達到36萬枚。其價值可想而喻,特別是對於現如今的交易市場,出現一枚都是非常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