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狂吃增肥捐髓救父的背后……

都说百善孝为先,孝顺不仅仅是一种美德,它是在孩子与父母、家人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相互产生的情感依赖。

从蕴育孩子出生,到哺乳期忍受的各种不适,再到孩子有了思维判断的能力,我们的父母和身为父母的我们,都无不竭尽全力照顾这么一个小小的新生命,在这一种照顾之中,我们对上辈、对晚辈给予的温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于是他们有了善良之心,有了责任之心,有了孝顺之心。

湖北武汉市有这样一位惹人怜爱的女孩儿,她的父亲身患重病,需要捐赠骨髓才可以医治,得知消息后的她一直积极与医生沟通,寻找能够救治父亲的方法。当医生说自己的骨髓可以和父亲配对时,她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女孩狂吃增肥捐髓救父的背后……

为了使身体的各项指标能够健康达标,医生叮嘱她体重得增至50公斤,之后,只有45公斤左右的她便开始了自己的努力增肥之路。

她一天吃四顿饭,除了早中晚,晚上九十点钟还得加个餐,比如水饺、鸡蛋、巧克力之类,只要是母亲做什么,她就吃什么,这对于易瘦体质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她离目标体重还差了0.3公斤。

而且骨髓捐赠并不是一项小手术,可是这位小姑娘的做法是让人钦佩的,她说:“我的命是我爸给的,现在只有我能救我爸,并且我是女儿,应该的”,而她的愿望则是希望爸爸赶快好起来,做完手术早点回学校,中考能考一个好成绩。

女孩狂吃增肥捐髓救父的背后……

也有不少网友说,小姑娘的品行也离不开父母对她的教育和平日里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一点,吉哥是认同的。不管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善与恶都不是一个固定词,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经历发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而“本”,我们更愿意理解为“本来”或“原本”,我们的生活,本应该就是充满美好与希望。

温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阳光,能够促进孩子养成乐观积极的性格,能够培育孩子的孝顺与感恩;极端的家庭氛围则有很大可能造成孩子的叛逆或心理上对他人的不信任,形成反面的隐性人格,而这方面的例子,我们见过太多太多:

1. 美国一位离异自父亲,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带着孩子一同观看血腥暴力电影,不久后孩子便模仿其中的情节,杀害了一个婴儿;

2.38岁的女导演黄莉在《演说家》里痛苦诉说着儿时家庭暴力的境况,让她再难摆脱对父母的恐惧;

3.2017年10月,一位11岁的男孩儿拿着满是仇恨、压抑的日记本放在法官面前,里面记载着父母之间争吵打架的点点滴滴......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熊”和“恶”,而是父母的相处方式与成长环境,让他们产生了性格和行为上的偏差,所以对于上述这位初中女生的做法,吉哥更倾向于因为孩子成长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其中的欢乐融融和空气中温和的分子,每时每刻都在浇灌着她心灵中那朵善之花。

女孩狂吃增肥捐髓救父的背后……

她说:我的命是父亲给的;

她说:我是女儿,应该救我爸。

这个懂事的孩子已经将救父亲当作是自己的责任,她已经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其实正面的例子我们不用举太多,女孩的这两句话已经足够。这两句话传达的信息中,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和睦恩爱的父母,有两代人之间相处的其乐融融……

因此,教导孩子善良,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教导孩子孝顺,主要的影响也在于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