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相處時,這4個教育原則父母要牢記,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和孩子相處,最好的狀態是什麼?1000對父母有1000種回答。沒有一個揹著千金重壓的孩子,可以不覺辛苦不覺累;沒有一個在怨聲載道中成長的孩子,可以覺得生活是美好的。這些年,太多這樣的父母。他們總是喜歡把孩子作為自己一生心血和一生努力的歸結點。他們總是認為,自己那麼努力,就是為了孩子。他們的幸福和不幸福都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和孩子相處時,這4個教育原則父母要牢記,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學榜認為:陪孩子成長,卻未必要求孩子伺我到老。父母的努力不全是為了孩子,而是在一起的日子,孩子覺得高興,父母看著高興,就已經足夠。其實,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內心很強大,但也很敏感,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1、不當“法官”,而做“律師”

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那麼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關鍵在於“定位”。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不去詢問原因,而是一味的妄下結論,這是很危險的。

和孩子相處時,這4個教育原則父母要牢記,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瞭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瞭解孩子的第一要訣就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傾聽其心聲,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2、不當“裁判”,而做“啦啦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能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啦啦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和孩子相處時,這4個教育原則父母要牢記,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父母做孩子的“啦啦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充分的鼓勵和信任,和孩子有效地溝通,很多事情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3、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好習慣的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和孩子相處時,這4個教育原則父母要牢記,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習慣的養成是一輩子都不能停止的。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未來從習慣培養開始。


4、樹立孩子學習信心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家庭教育真正的發力點所在。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和孩子相處時,這4個教育原則父母要牢記,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製造“機器”……父母如果採取如此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還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後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還有一點小提醒,不要隨便向孩子訴苦,因為你會發現,你無意間的訴苦,會讓孩子形成無形的壓力,而你永遠不知道,這樣的壓力會在他成長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