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卫立煌?

天蓝海蓝542


卫立煌,字俊如,安徽省合肥县人,国军陆军上将,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虎将。

卫立煌,年近15岁从军,参加过讨袁运动,也曾追随过孙中山参加粤军讨伐桂系,此后又在粤军许崇智部转战广西、江西等地,在此期间,他作战勇敢,屡屡提拔,成为补充旅旅长。

1925年,许崇智被蒋介石逐离广州,部队改编,卫立煌至此开始追随蒋介石。

此后,在中原大战期间他击败了石友三的部队,解除了南京之围,在鄂豫皖作战、闽变中,卫立煌也是军功赫赫在抗战期间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缅北滇西反攻战等一系列战役,在忻口会战破坏了日军作战计划,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3年,卫立煌继任中国赴缅远征军司令官,指挥远征军收复滇西全部沦陷国土,完成了完成了打通中印公路的战略任务。

卫立煌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当时日军华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称卫立煌为“支那虎将 ”。史迪威也在回忆录中称其为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美国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他为“常胜将军”。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称他为“一百零一胜”将军。

1946年,卫立煌为躲避内战,赴美考察,同时又去欧洲各国调查,1947年秋,蒋介石紧急电报催他回国。

可是在辽沈战役中,蒋介石不断干涉卫立煌的军事指挥,蒋卫二人的矛盾的不断加深,最终帮助我军在辽沈战役我军胜利。

此后,蒋介石十分恼怒,卫立煌被撤职查办。

1949年,蒋介石下野,李宗仁走马上任,卫立煌获释,随后逃往上海,之后乘船到达香港。

1955年回国,当时周恩来,朱德等人亲自在车站迎接,此后担任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要职。

1960年,64岁的卫立煌病逝在北京,而后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卫立煌,一代抗日名将,识大体,明大意,是一个爱国将领。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对于国军将领,想要了解的更多,可以多看看《大决战》系列电影,纵横是看了很多遍啊!其中对两军的评价也还算客观,纵横不明白的一点是,导演给卫立煌那么多内心戏是为那般。

卫立煌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早在抗战爆发前,就从警卫做到军长,你不佩服都不行,今天纵横就来讲讲卫立煌这个人。

投奔革命,建功立业

自幼就有从军梦想的卫立煌,在1914年到武汉学兵营学习,一年期满后,投奔粤军的吴忠信,当时蒋介石是粤军的总参谋长,吴忠信和蒋介石是同学,因此经常在一起,所以,卫立煌结识了蒋介石。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从1912年之后就有点暗淡无光了,大部分都知道孙中山在这段时间发动了护国和护法运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成功。

1917年孙中山成立军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军政府大元帅,卫立煌经吴忠信介绍,担任大帅府的警卫,护法运动失败后,卫立煌又被安排到许崇智那里当排长,在闽西战斗中,因为表现优异被晋升为连长,22岁的时候又被提拔为营长。

1921年陈炯明叛变,卫立煌又因功被擢升为团长,可以说,在追随孙中山过程中,也是卫立煌早年投身革命,建功立业的岁数。

卫立煌就是在这段时间,一直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平定商团叛乱,和东征陈炯明,从警卫做到团长。

从北伐到中原大战

1925年孙中山去世,卫立煌悲痛不已。当年九月,卫立煌随军参加了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

1926年蒋介石决定北伐,卫立煌在东路军,屡立战功,在讨伐孙传芳和周荫人约两万人的顽强抵抗,两军激战六昼夜,卫立煌因功升任副师长,师长。北伐过后,卫立煌又被升为副军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因为石友三倒戈,南京受到威胁,蒋介石召卫立煌回南京进行招募新兵,四个月,卫立煌招募了一个师的兵力,并接受原四十五师番号,任师长,1931年改师先是改为第十师,后扩充为第十四军,卫立煌任军长。

其实,这个军长早在北伐结束时就应该给他,只不过当时黄埔系的何应钦给自己的哼哈二将,刘峙和顾祝同一人弄一个军长,卫立煌就只能当副的了。

抗日战场,彰显虎威

正因为卫立煌在战场上的表现,因此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而且是虎将。

但是这员虎将最厉害的地方还是在抗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卫立煌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一职,8月卫立煌率领第十四军在保定下火车,准备和日军作战,在丰台附近,卫立煌与日军冈本镇臣第二十三联队遭遇,卫立煌的部队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因此,卫立煌“支那虎将”的名声大震。

日军后来向晋西北靠拢,卫立煌驰援山西,卫立煌成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在忻口与日军展开战略要战,卫立煌的部队正是在忻口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任弼时曾评价说;“忻口战争是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战争”。“卫立煌将军指挥下的全线部队,虽遭受了重大伤亡,毫未动摇,许多忠勇将士的英勇奋斗,是值得每个同胞永远纪念的。”

最后由于娘子关被突破,卫立煌只能命令部队退出忻口阵地,向太原靠拢。

1938年卫立煌指挥所属部队在太行山区的韩信岭一带展开,构筑工事,采取阵地战的办法,进行了继忻口之后的第二次阻击战。

19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


卫立煌可以说是蒋介石嫡系中的杂牌,用到你的时候就把你调来,用不到的时候就一脚踢开,卫立煌也不惯蒋介石包子,你踢我,我就撂挑子,所以,蒋介石和卫立煌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自己又无法成为陈诚、何应钦、胡宗南这样的亲信。

最后在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时候和蒋分道扬镳。


史论纵横


国民党统治期间,蒋介石麾下有著名的五虎将,分别是“干将”陈诚、“福将”刘峙、“中将”顾祝同、“飞将”蒋鼎文和“虎将”卫立煌。光从外号都可以看出,最能打的就是“虎将”卫立煌了。


卫立煌,字俊如,1897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卫立煌行伍出身,曾当过孙中山的卫士。卫立煌连军校都没有上过,他的军事才能都是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所以卫立煌一不是浙江人,二没有上过黄埔军校,三更没有上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蒋委员长的用人准则完全不沾边,自然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是由于卫立煌英勇善战,屡获胜绩,是著名的常胜将军,蒋介石不得一次又一次捏着鼻子重用他。卫立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曾经的反G先锋。在土地革命期间,卫立煌多次率部奉命围剿红军革命根据地。更是在1932年围攻鄂豫皖根据地的围剿中,一马当先占领金家寨,被大喜过望的蒋介石,将金家寨改为立煌县,以示对卫立煌的奖赏。在解放战争期间,也曾担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在新华社公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中,被列为第13名。

第二,抗日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和抗日名将。卫立煌先后指挥了忻口会战、中条山战役、郑州战役等国内战役,并给予日寇重创。1943年,卫立煌继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后,指挥远征军收复滇西沦陷国土,并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卫立煌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人称为“支那虎将”,美国人称其为“常胜将军”,曾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称卫立煌为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一度属于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麾下,而在山西战场上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卫立煌也可以直接指挥第18集团军。卫立煌对八路军不干预,不夺权,不搞摩擦,并将八路军与其他国民党军队一视同仁。

卫立煌顶住诸多压力和干扰,坚持给积极抗战的八路军调拨军用物资和武器装备弹药。卫立煌与共产党人如朱德等关系始终良好。也正是由于卫立煌对共产党一视同仁不搞摩擦,被顽固派多次向蒋介石告状,一贯视共产党为心腹大患的蒋介石,对这个非嫡系的将军更加不满,最终卫立煌被夺取军权,调回了国民党中央闲置。




第三,最终返回大陆,得以善终。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东北战场一团糟后,蒋介石任命卫立煌接任了东北“剿总”总司令,但蒋介石与卫立煌意见完全相左,两个人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东北国民党几十万大军被歼灭,蒋介石也以贻误战机为由将卫立煌逮捕。1949年被当上代总统的李宗仁释放后,卫立煌到达香港。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并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0年因病去世,享年63岁。



鸢飞九天2018


我是冯杰,这个问题我看到很多回答,但很遗憾,由于答题者没有掌握核心材料,回答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自然达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用一句话评价卫立煌,那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证据吗?且听我娓娓道来。


卫立煌早年是孙中山先生的卫队战士,由于能征善战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因他不是黄埔军校出身,人称“杂牌中的嫡系”。另一方面,卫立煌的政治觉悟性很高,华北抗战那些年,他始终与八路军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从内心仰慕共产党。1938年下半年,卫立煌曾向中共委派的秘书赵荣声透露心声:“我参加共产党好吗?怎么参加呢?”翌年,邓小平、杨尚昆经过河南去河北开会,卫立煌又向他们说起参加共产党的愿望。

1940年11月26日,毛泽东电报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卫立煌暗示,以后形势变化他希望通过中共得到苏联的支持。在(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二年(1938年),卫立煌对朱德同志说,他想加入我们党。我们建议他留在国民党阵地,因为这有利。此后他再没有提出这个问题。”


1944年底,国民政府开始“军改”,裁撤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卫立煌改任陆军副总司令,心头颇有怨言。蒋介石好言劝导:“此乃中当时审核计划未周,以致吾弟未兼方面军之职务,此实中之疏失之过。”

1946年11月,卫立煌和夫人韩权华一行远赴欧美游历考察,认识了留法学生左派领袖汪德昭。卫立煌说:“将来回国,蒋介石还是要用我的,我决心起义,现在感到难办的就是我的意见,没法传到延安方面去。”汪德昭说:“我可以找到适当的关系,取得联系,寻求配合。”卫立煌当即执笔电报,略谓:“为了尽快地结束中国的内战,我决心站到人民一方,和有关方面进行军事的、政治的及其他的一切合作。顾及个人的环境,希望绝对保守秘密⋯⋯”



那么,中共方面有没有收到这封电报呢?答案是肯定的。金城同志常期担任延安交际处处长,1947年春又负责主管敌军工作,是年12月,刘少奇在西柏坡召开敌军工作会议。金城汇报说:“蒋介石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现在有很多国民党军官看到了蒋政权就要垮台的趋势。将来必有更多的国民党官员起义,奔向我方。”刘少奇颇为认同,“最近卫立煌曾通过苏联驻法国大使馆告诉我们,蒋要派他到东北去,问我们的意见如何?我们只做了一个比较灵活的复电,让卫相机行事”。

后来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几次想要放弃沈阳,命令东北国军主力西进,打通沈锦线,把部队撤至锦州集中。卫立煌掌握部分高级将领不敢西进的心理,以各种各样理由拖延,消极守在沈阳不动,应该说加快了国军在东北战场的彻底失败。

1955年3月,卫立煌从香港回到祖国大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这样说道:“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像卫立煌、翁文灏这样的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我们应当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毫无疑问,卫立煌属于爱国将领。


冯杰


卫立煌1897年生于安徽合肥,表字俊如,又字辉珊。他从小学习十分用功,饱读诗书。1915年入粤军第二军当兵,开始军旅生涯。两年后的9月加入孙中山的卫队。1918年随粤军一起讨伐北洋军因战功被提升为连长,不久又被升任营长、团长。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最后升至师长。

1932年5月中旬,蒋介石纠集30万大军,兵分三路“围剿”鄂豫皖苏区,卫立煌任中路军第六纵队指挥官,率部同红军进行激烈交战,并因战功而受到蒋介石赏识。1934年2月平定李济深发动的“福建事变”。卫立煌先后被任命为驻闽预备军总指挥兼驻闽第10绥靖区司令官、鄂豫皖三省边区“清剿”总指挥兼三省边区督办、闽赣浙皖边区“剿匪”总指挥。

抗战开始后,卫立煌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给八路军提供了大批军需物资。1939年9月起,卫立煌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在主政河南期间,卫立煌与八路军及中共保持良好的关系。除此之外,卫立煌还建立了中条山防线,该防线先后挡住日军十三次扫荡,成为当时抗日的模范地区。 由于与八路军来往密切,卫立煌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不满,蒋介石于1942年1月撤销卫立煌职务,将其调往西安。此后,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国军惨败,卫立煌苦心经营的中条山防线毁于一旦。



图片二:剧照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东任命卫立煌为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总揽东北党政军大权。到达东北后,卫立煌采取集中兵力固守沈阳长春等几个大城市,不与共军决战的策略,引起蒋介石的不满。锦州失守后,卫立煌被蒋介石用专机接回关内,并被撤职!1949年卫立煌出走香港。

1955年,在组织的周密安排下,卫立煌回到大陆,并先后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又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逝世,终年63岁。



图片三:剧照

综上所述,对卫立煌的总评价应当是:他不但是一个军事指挥能力十分突出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对祖国和人民抱有深情的爱国人士。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战功赫赫,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华。至于与共产党之间的敌对,虽然不容肯定,但确属事出无奈。后来他回归大陆后为国家统一所作的大量工作,应给予充分肯定。


壮图山人


卫立煌出身于孙中山的卫队部下,忠心耿耿的守护着孙中山的生命安危,孙中山对其也是颇为的关心,所以他在往后的很多日子里都牢牢的记着孙中山的恩情。

在有一次孔祥熙和蒋介石的请帖中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孔祥熙的请帖,宁愿得罪上司也要去赴孔祥熙的宴会,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孔祥熙是宋家三姐妹中大姐宋霭龄的丈夫。

卫立煌在孙中山部下的时候,这位大姐对他一直照顾有加,所以卫立煌牢牢记住了这份恩情,冷落蒋介石直接去参加了孔祥熙的宴会,所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招受到了蒋介石的报复,他后面被蒋介石寻找机会撤掉了军职。

卫立煌最终还是离开了孙中山的身边,进入了军队里面建功立业,卫立煌的领兵水平非常过人,他在东征和北伐中立下了很多功业,最终做到了高层将领的位置,卫立煌在围剿鄂豫皖苏区的时候立下了极大的功劳,所以出现了第一个以卫立煌名字命名的立煌县,他后来还平定过福建的兵乱,由此收到了蒋介石的极大包褒奖。



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卫立煌在沂口会战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自此之后成为了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将其称之为虎将,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卫立煌将军带领的部队一直与日本人缠斗不休,给予了日本人极大的重创。

再后来,卫立煌奉蒋介石的命令来到了中缅边境,他和其他几位将领联手打通了中缅公路,重创了此处的日本人,因为感受到卫立煌作战能力的强大,所以美国的时代周刊将其称之为了常胜将军,可见卫立煌将军的厉害之处。



在内战中因为军队的失利,蒋介石把罪名全部推脱到了不听话的卫立煌身上,将其撤了职,派人把卫立煌看管了起来,后来卫立煌趁着蒋介石等人的疏忽,带着一家人向南准备逃向香港。

但谁曾想在广州的时候卫立煌太过于大意张扬,住在了当时广州最豪华的酒店,所以被蒋介石的军统追查到后,重新将其拿了起来,关押在了南京。

1949年蒋介石因为战局的失利被迫下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之后把卫立煌放了出来,在出来后,卫立煌一家人迁到了香港,后来又回到了大陆,在1960年的时候在北京故去。

我觉得卫立煌将军一生战绩辉煌,是顶天立地的抗日名将,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爱国将领,他不会为了自己仕途的上升,而去谄媚于蒋介石,他有着自己的尊严,有着自己的脾气,所以人生才会如此的波折与险曲。


孤客生


卫立煌是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说他是蒋介石手下第一名将毫不过分。

今天让知事君好好给你聊一聊卫立煌。

1,安徽青年,国父保镖。

卫立煌生在安徽合肥的一个基层官吏之家,1912年,15岁的卫立煌响应孙中山的二次革命,遭到镇压hiu随革命同志流亡在外。1917年,卫立煌成为孙中山的卫队成员,这是他革命生涯新的开始。

卫立煌一开始是粤军许崇智手下,镇压商团叛乱和平定陈炯明叛军后,卫立煌升为旅长。许崇智失败后,卫立煌成为蒋介石部下。

2,北伐悍将,反共先锋。

北伐战争中,卫立煌作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东路军的团长,随何应钦转战福建浙江等地,立功很多,南京城下,卫立煌成为14师师长,后来有担任第9军军长,南京卫戍司令。

与蒋介石娶宋美龄同年,卫立煌与朱韵珩结为夫妻。卫立煌通过太太路线,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人。

在国民党“围剿”红军的战斗中,卫立煌成为反共反人民的急先锋,曾担任“鄂豫皖边区剿匪总指挥”。

一二八抗战的英雄部队十九路军被调到福建后,不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发动了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蒋介石军队在卫立煌带领下,剿灭了福建事变。

3,抗战名将,常胜将军。

抗日战争是卫立煌军事生涯的最顶峰,卫立煌长期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和第一战区总指挥,不管是抗日救国还是统一战线,卫立煌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中,我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后来又改为十八集团军,建制上归卫立煌指挥,可是卫立煌尊重了八路军的独立战争地位,不干预、不夺权、不搞“磨擦”,属于对八路军很友好的部队,我党领导人对卫立煌评价很高。不仅如此,卫立煌支援了八路军大量军需和物资,1938年春,他一次就拨给八路军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颗。对此,卫立煌受到了蒋介石的猜忌。

抗日战争中,卫立煌打赢了这样几次战争。

  • 郑州战役。1941年,冈村宁次率领优势军队偷袭郑州得手,十天后,卫立煌率军反攻,不到20天收复郑州。

  • 滇西战役。1943年,卫立煌率领中国远征军在滇西与缅甸交界地带作战,一举收复滇西全部领土,打通了中印公路,保障了大西南的安全。

4,辽沈战役,与蒋交恶。

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召回在国外考察军事的卫立煌,让他主持东北战事。但蒋介石不断干涉卫立煌的军事指挥,蒋卫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辽沈战役我军胜利,蒋介石失去了东北。

辽沈战役后,蒋介石撤销了卫立煌的一切职务,从此之后,蒋介石用人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忠诚”,大量草包主持战事,国民党军队越来打越少,最终败退到台湾。

蒋卫交恶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蒋介石用人标准的改变,也预示着蒋介石必将彻底失败。

5,返回大陆,安享晚年。

卫立煌被蒋介石解除职务后还被特务监视着,解放前夕,卫立煌找到机会,逃到香港,听到新中国成立,第一时间发回贺电。1955年,卫立煌回归大陆,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为我国统一战线工作作出卓越贡献。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63岁。

卫立煌一开始是蒋介石的亲信,后来就被踢到一边了呢?我觉得和卫立煌两任妻子有关系。

卫立煌第一任妻子是朱韵珩,他和宋美龄是闺蜜也都是基督教徒,在宋美龄的影响下,卫立煌在蒋介石面前映像很好。

卫立煌第二任妻子是韩权华,韩权华是20年代北大校花,1945年6月,卫立煌和韩权华结婚,成了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连襟。这次婚姻,也许意味着卫立煌与蒋介石渐行渐远了。


历史知事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二十二:陆军上将、东北剿总司令长官卫立煌。自陈诚掌权东北军政后,昏招叠出、节节败退丢城失地,国人皆曰陈诚可杀。不得已蒋介石命国军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接任东北剿总总司令,统领东北地区和50多万大军,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蒋介石交代他全权负责东北事物,甚至包括货币发行权。卫立煌在抗战中担任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立下赫赫战功,为表彰其功绩,将金寨县改为立煌县。对于卫立煌其人,有人说是中共地下党,早已被我党策反,对于这点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其至少是共产党同情者,为共产党开了很多方便之门,这点是毋容置疑的。



卫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陆军二级上将,堪称国军五虎上将中之虎将(另4虎为蒋鼎文、陈诚、刘峙、顾祝同等)。1915年结业于湖北陆军学兵营,加入粤军第二军任班长,后任孙中山警卫团排长,因战功一路升迁,于1930年奉命组建陆军第45师并任师长,后升任第5路路军总指挥、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冀察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48年初赴美考察刚回国的卫立煌被任命为东北行辕代主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能征善战,是国军少有的懂政治、懂军事的帅才,一生戎马生涯:在中原大战击败石友三解南京之围,指挥对红军围剿,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在缅北滇西反攻中取得一系列胜利。日军将领称其为支那虎将,史迪威赞其为中国最有才能的将领,美国出版《中国名人大辞典》称他为常胜将军。



卫立煌将军战功卓著、资历深厚,是国军中罕见的杰出将领,为抗日战争作出极大贡献。并且卫立煌对共产党、18集团军一直持友善态度,真正执行国共合作,把共产党军队当做国家军队对待,在武器配给、待遇方面对共产党军队一视同仁。其指挥影响力最大战役,一是指挥抗日战争一系列的战役,特别是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期间,为中华民族抗日作出杰出贡献;二是指挥辽沈作战,与蒋介石对着干,几乎配合共产党打败东北国军。



1948年国军在各战场丢兵损将,各战场呈胶着状态,形式严峻。但国共争夺关键点在于东北,东北人口众多、土地肥沃,重工业发达,几乎没有遭受抗战破坏。所以早期国共双方在东北派出的都是最强阵容:我方东北民主联军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各部队都是各解放区抽调的精锐和和主力;而国军初期派出的是最强战将杜聿明,麾下有国军五大主力之二的新一军、新六军,另有石觉13军、刘玉章52军、陈明仁71军都是战力与五大主力不相上下的部队,蒋介石说国军主力一半在东北,东北万不可失。杜聿明百战名将,山海关、四平之战后林彪北撤松花江,蒋介石之后把东北交给了草包陈诚,陈大草包到东北后做了很多事情,赶走新一军孙立人,撤了四平打胜仗的71军军长陈明仁、52军军长刘玉章,秘密调查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受贿舞弊,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在东北丢城失地,人人喊杀陈诚的局势下,蒋介石撤换了陈诚,启用刚回国的卫立煌,任命其为东北行辕代主任、东北剿总总司令,掌握党政军大权。但是卫立煌与蒋介石在军政方面意见相左,完全对立。蒋介石要求四处出击争夺东北,卫立煌以重兵守长春、沈阳、锦州三点,实则自保,令蒋介石非常不满。国军山头林立,以形成东北卫立煌集团势力、华北傅作义集团势力、华中白崇禧集团势力、西北胡宗南集团势力、华东刘峙集团势力,这些派系中蒋介石真正能掌握的只是胡宗南和刘峙部队。其他部队只能靠不断的协调、严令、请求来调度,所以东北华北本为一体,但是蒋介石协调不了卫立煌率军南下(保全东北主力),也协调不了傅作义北上接应。这和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联手歼灭杜聿明集团,白崇禧在华中带着几个主力兵团(张淦兵团、宋希濂兵团)看热闹的局势一样一样的。



卫立煌临危受命,也打着小九九,蒋介石是秋后算账的主,擅用追责制,张学良、韩复渠是前车之鉴。1948年国军军事检讨会上谁都知道东北已不能守,但是微妙之处在于蒋介石与东北最高长官谁都不想先提出放弃东北的建议,谁也不想负责。从军事上说,东北民主联军(林彪4野)攻克东北只是时间问题,东北国军缩成三个坨坨(长春沈阳锦州),连饭都吃不上。但是卫立煌的布局自有他的道理:一是林彪东北民主联军没有攻占大城市的先例和作战经验,陈明仁71军守四平足以说明战例;二是林彪围城打援战术过于犀利,让卫立煌断绝救援边城念头,与其出门送死不如守住一亩三分地;三是退也是败守也败,不如看时局(主要是长春10万守军是鸡肋,林彪围而不打)变化,所以决定国共命运的辽沈战役,国军将领想的是如何推卸责任,乱命叠出。如廖耀湘兵团是东北国军主力辖5个军,蒋介石命其出沈阳救锦州,卫立煌命其守沈阳;锦州失陷后蒋介石命其走营口,卫立煌令廖耀湘回沈阳。卫立煌是唯一能影响国军三大主力兵团(廖耀湘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的方面大员。



辽沈战役前,长春郑洞国10万国军已被围困多时;锦州范汉杰15万国军多为杂牌,唯有沈阳20万国军是主力。蒋介石对卫立煌据守大城市的战略非常不满,下令只留少部分兵力守沈阳,其余部队编为机动兵团,南下锦州,卫立煌拒不执行。9月12日辽沈战役在北宁路打响,林彪大军跳过长春、沈阳,直扑锦州,准备将东北国军关门打狗。蒋介石亲赴东北指挥,命令卫立煌率主力南下援锦,卫立煌以沈阳只能固守以自保,不执行蒋的命令。24日范汉杰锦州告急,蒋介石招卫立煌南京,逼迫沈阳主力南下,并派顾祝同前往沈阳督促执行,军事会议上卫立煌与多数将领仍认为沈阳至锦州千里,路途十条大河,侧敌行军兵家大忌。



10月3日,蒋介石再赴沈阳,跳开卫立煌,直接下令廖耀湘兵团南下援锦,廖耀湘不敢抗命,率兵团5个军南下攻克彰武,切断林彪大军退路;蒋介石同时抽调华北国军成立侯镜如东进兵团,自葫芦岛攻击锦州门户塔山。期间卫立煌意见与蒋介石向左,多次干预部署:1是卫立煌亲赴葫芦岛,告诉东进兵团侯镜如,说东进兵团与廖耀湘汇合,是不容易办到的,再三告诫要稳扎稳打,不要做无谓牺牲,直接与蒋要求的不顾一切拿下塔山唱反调。第2锦州危机之际,蒋介石命范汉杰锦州能守则守,不能守可退葫芦岛。卫立煌则电令:锦州坚守不退,一退就乱。第3锦州丢失后,蒋介石命彰武观望廖耀湘收复锦州,或出营口从海路撤退,卫立煌不断命令廖耀湘兵团撤回沈阳,并让工兵在辽河上架桥。致使廖耀湘举棋不定,错失撤退良机。


卫立煌主政东北后,直接违抗蒋介石主力机动作战命令,对于各地求援的报告视而不见,眼看东北城市一步步丢失,数十万大军龟缩在三个大城市,是兵家大忌。为将者能战则战(战还有一线生机,至少林彪不能发展这么迅速),不能战则守,但守也是灵活防守,攻守兼备,龟缩在3个孤立的城市,弹尽粮绝靠空投只是杯水车薪,那是守死;不能守则走,如率沈阳主力南下锦州,与傅作义集团遥相呼应,必要时经山海关南撤,林彪可能啃不动这么大坨的国军集团。




烟酒阁大学士


第一次知道卫立煌的名字,是在一本中学爱国主义课外读物上,里面有票讲述辽沈战役的文章中提到了他。由于意识形态问题,里面的卫立煌被描写成了一个无能可笑的败军之将,一个狼狈的可怜虫。总之,卫立煌在文章里的形象跟抗战神剧中昏晕无能的鬼子指挥官差不多!


卫立煌,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合肥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北伐战争期间

卫立煌生于1897年,从小学习十分用功,饱读诗书。第一次与行伍接触,是在“二次革命”时,参加了群众武装队,抵抗袁世凯,失败后潜回家乡。

1914年,卫立煌到汉口的湖北陆军兵学营读书。1915年入粤军第二军当兵,从此正式开始了军旅生涯!

1917年9月加入孙中山的卫队。

1918年,北洋政府段祺瑞派兵进攻广东,卫立煌随粤军一起讨伐北洋军,在一次战斗中指挥部队反败为胜,立了军功,被提升为连长,不久后又因战功被提升为营长。

北伐战争前,卫立煌已经是团长,1926年北伐开始,在北伐战争中,卫立煌英勇沉毅,兼富谋略,屡立战功,最后升至师长!

1932年5月中旬,蒋介石纠集30万大军,兵分三路“围剿”鄂豫皖苏区,卫立煌任中路军第六纵队指挥官,率部同红军进行激烈交战,并因战功而受到蒋介石赏识。

1933年10月,卫立煌参加了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一个月后,蔡廷锴,蒋光鼐联合李济深等国民党内部反蒋人士,发动“福建事变”,卫立煌奉命前去镇压,于1934年2月彻底平定“福建事变”。卫立煌先后被任命为驻闽预备军总指挥兼驻闽第10绥靖区司令官、鄂豫皖三省边区“清剿”总指挥兼三省边区督办、闽赣浙皖边区“剿匪”总指挥。

抗日战争期间

抗战开始后,卫立煌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是八路军的直接领导。

在担任八路军的“上级”期间,卫立煌经常找八路军的高级将领联合磋商,但给予八路军充分的自主权,从未指挥和干预过八路军的军事行动,不同八路军“搞摩擦”!


卫立煌与蒋介石

除此之外,他还顶住压力,给八路军提供了大批军需物资,例如,1938年春,他一次就拨给八路军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颗。

1939年9月起,卫立煌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在主政河南期间,卫立煌与八路军及中共保持良好的关系,多次拒绝蒋介石的“剿共”命令,积极抗日,坚持给八路军发放军事物资,为了应付蒋介石,卫立煌与朱德协定了八路军与国军地盘的界线,防止两军发生摩擦。

“摩擦大王”朱怀冰主动招惹八路军,结果北八路军反击,向卫立煌求救,卫坐视不理,八路军成功消灭朱怀冰部,从而消除了华北抗日前线的一大隐患。除此之外卫立煌还建立了中条山防线,该防线先后挡住日军十三次扫荡,成为当时抗日的模范地区。

1941年10月4日,日军占领郑州,卫立煌随后调集部队反击,于10月31日重新夺回郑州,这次战役亦即抗战时的12次会战之一。

由于与八路军来往密切,卫立煌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不满,蒋介石于1942年1月撤销卫立煌职务,将其调往西安。此后,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国军惨败,卫立煌苦心经营的中条山防线毁于一旦!

1943年,卫立煌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经过两年的作战,将日军全部逐出云南,打通了中印公路。

中间者为卫立煌

解放战争期间

抗战胜利后,卫立煌到国外考察军事,借此远避内战,但最终还是没能躲开,1948年北蒋介石紧急招回国内。

回国后,蒋介石东任命卫立煌为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总揽东北党政军大权。


到达东北后,卫立煌采取集中兵力固守沈阳长春等几个大城市,不与共军决战的策略,引起蒋介石的不满。而蒋介石直接指挥卫立煌的部下,架空卫立煌的行为也让卫立煌对蒋介石意见越来越大。

锦州失守后,卫立煌被蒋介石用专机接回关内,并被蒋撤职!

1949年,卫立煌出走香港。

1955年,在有关组织的周密安排下,卫立煌回到大陆。

回到大陆后,卫立煌先后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又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逝世,终年63岁!


卫立煌是个军事指挥能力十分突出的军事家,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期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充分展示了其军事才华。

再解放战争期间,卫立煌由于不愿参与国共内战,加上国民党江河日下,在辽沈战役中一直处于被动,已无力挽回败局,所以卫立煌在东北期间没有什么军事上的成功。

卫立煌作为国军高级将领,在解放战争期间与共产党敌对,实属各为其主,不得已而为之,我觉得没什么可批判的,更不应该因此贬低卫立煌将军,更不能将其在抗战期间以及回归大陆以后对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给否定了。


武六七


很多人都在说卫将军战斗多牛逼,其实仔细看看卫立煌这人的历史,真觉得挺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两点吧:

1、卫立煌和朱德朱老总是好朋友,而且是过命的交情。韩信岭战役,卫立煌被日军击败,被日寇围堵,然后在白儿岭一带被朱老总接应掩护,成功撤退。可以说朱老总对卫将军有救命之恩。


那个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魅力是不用怀疑的,再加上朱德老总的资历,能够让卫立煌折服也是正常的。两人不止公务上有合作,在私底下也有很多交流。朱老总曾经送给卫立煌两匹马,然后卫立煌回赠一只钢笔、一块手表,手表一直被朱老总戴到去世。

2、解放后,卫立煌回到大陆,也被安排的很好,可以说结局很圆满了。不过卫立煌最早剿共的时候非常疯狂,蒋介石都专门设立了一个“立煌县”来表彰他,可见他当年下手多狠。

但是被朱老总折服后,卫将军对共产党的态度大变,抗日战争期间为八路军提供了很多便利,甚至专门跑去延安对中共中央进行了访问。而他曾经的手下陈铁、彭杰如都起义投诚,从国民党跑到了共产党这边。

到了解放战争,卫立煌更是不惜违抗蒋介石的命令,把廖耀湘卖了。打锦州之前,蒋介石的意思是守锦州,卫立煌却坚持守沈阳。结果就是锦州丢了,按计划廖耀湘要走营口撤退,然后卫立煌命令廖来沈阳。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耽误了时机,机械化的廖耀湘部被跑步前进的林彪追上,国名党五大主力的前两位新一军新六军被歼……一手练出来的新一军被打没了,已经调回国防部的孙立人,从一楼哭骂到二楼,不知道问候了廖耀湘、卫立煌、陈诚多少遍……

不管怎么说,卫将军真是人生赢家。作为一个军人,非常能打,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美国人称其“常胜将军”。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去世后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作为曾经的国民党头等战犯,卫将军这一生也算得上左右逢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