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宣佈,他們的 “ 鴻雁星座 ” 項目終於要開工了,今年會發射第一顆試驗衛星。

如果你對 “ 鴻雁 ” 兩個字還沒什麼印象,那可能看到下面這張疑似傳銷海報的圖能想起來,能不能請個好點的設計師。。。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看到這張圖差評君第一反應是。。。

這特麼真的不是傳銷麼?

後來一查,這玩意兒還真是個正經工程,鴻雁星座是一套近地軌道通信衛星組成的星座,計劃發 300 多顆,工程搞起來以後就能在全球建立通信網絡。

到時候,“ 不在服務區 ” 這種事情就不存在了~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在 2023 年,這個系統會有 54 顆衛星上天,建立起星座的主體,到那時侯就有全球通話,全球數據採集能力了,到時候你在太平洋上你媽也能打電話喊你吃飯。

現有移動通信網絡主要靠基站來發信號,但是地面基站覆蓋範圍有限,大概幾百到一千米,信號基本靠走量,鋪到哪算哪兒。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但在偏遠地區給個基站接電,接光纜,成本就不低了,而且使用率還不高,要不是運營商帶著國家任務虧本也要造,進藏旅遊估計都發不了朋友圈。

更不用說在海上,荒漠裡了。。。

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區域的信號和網絡服務問題呢?

把基站打天上去。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這個項目和當年拖垮摩托羅拉的 “ 銥星計劃 ” 非常像,也想建立一個全球通信衛星網絡,發射了 66 顆衛星。

但 90 年代的航天技術比不上現在,導致整個計劃壓不住成本,建成以後衛星通信費率太高了,被快速發展的 GSM 吊打以後,就破產了。。。

現在銥星系統被美國軍方收購,作為軍用通信系統在工作。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銥星計劃在當時也許過於超前,但現在這個事兒很有可能成功。

科研衛星由於只發那麼一兩顆,單顆研發成本很高,但這種商用通信衛星可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一旦批量生產,每顆的性價比會很高。

而且商用火箭技術越發成熟,火箭回收技術極大降低了發射成本,銥星計劃第二代就和 SpaceX 籤的合約。

至於最近類似的項目,SpaceX 自己就計劃了個 Starlink( 星鏈 )。

馬斯克作為一個心繫航天事業的推特網紅大佬,打算髮射一萬多顆衛星,在全球提供互聯網。

是的一萬多顆,我有錢你能怎麼地?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話說回來,全球互聯網通信衛星很明顯是個商業項目,建成了等著收流量錢呢,靠新增的偏遠地區用戶能收回成本嗎?( 畢竟和建基站不同,這玩意兒要上天 )

事實上,差評君覺得是有的。

在看文章的你可能根本離不開互聯網,為了玩手機覺都不肯睡,但截至去年,全球互聯網普及率才一半。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這個數據是不是讓你非常震驚?

這樣的低普及率,也就意味著商機,例如另一家做互聯網衛星的企業 OneWeb ,就靠著給一些太平洋群島地區提供網絡服務,掙了好幾個億。

看看人家的示意圖。。。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所以說,鴻雁星座並不算一個特別新穎的探索項目,做好了它能給國家掙不少錢。

而且衛星既然要發信號,那就需要搶佔頻段,衛星本身又要搶佔軌道,這種項目越早做起來越好。

作為 “ 基建狂魔 ” 的天朝對這種先佔坑的項目從來沒手軟過,看到祖國這麼我放心了。。。

現在地球外面大概是這個樣子

這兩天我國航天領域又造了個大新聞……

到時候,我們出國就不用換電話卡了,而且走到哪裡都有信號,偏遠地區的建設也會因為上網方便而獲得一些收益。

最後要強調一遍,這些通訊信號的確有輻射,但它們是非電離輻射,除了熱效應以外沒有任何額外作用,不用擔驚受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