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區塊鏈更能支撐商業應用?

什麼樣的區塊鏈更能支撐商業應用?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是今年最熱門話題之一。儘管後者的存在和應用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作為一種創新技術,正在驅動商業模式和產業格局的深層變化。

瞭解區塊鏈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聽聽身處其中的創業者和研究者的解讀。豐元創投(Amino Capital)在清華舉辦了一場區塊鏈論壇,邦哥特整理出嘉賓曹恆(IRIS網絡創始人,邊界智能創始人,原上海IBM研究院院長)的分享乾貨,以饗讀者。

區塊鏈何以能快速發展?

怎樣讓區塊鏈技術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如果區塊鏈只是投機標的,其實非常愧對它背後的巨大價值。

區塊鏈是個檔案,分佈式的賬本。為什麼比特幣能夠獲得大家的信任?它有技術的基礎、挖礦的共識機制,能支撐分佈式的、安全的、去中心化的P2P的交易。

區塊鏈為什麼發展那麼快,甚至成為可能改變生產關係的技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token economics(通證經濟)。token不僅僅是代幣,可以翻譯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Token和權益綁定在一起,在一個系統中,經濟反饋是最高效的,這樣的區塊鏈就是有生命力的、有價值的。所以發Token沒有問題,判斷token價值如何,還是需要有一個透明的市場,讓大家去選擇。

區塊鏈潛力巨大,但現實發展還是有一定挑戰。我們說區塊鏈1.0是比特幣,區塊鏈2.0是以太坊,區塊鏈3.0呢?

區塊鏈如何支撐商業應用?

能夠支撐商業應用的區塊鏈應該是什麼樣的?我認為有兩個特性:共識和跨鏈。

共識,進入第三代,有更好的方法,不一定要耗電。如何把應用邏輯和共識進行分離?雙耦合的角度,不限制使用某種共識機制。

目前鏈的性能還不能支撐複雜的高效的計算。如果提高共識效率是垂直擴展的話,那跨鏈協議就是水平擴展。

我們看很多人都想做個大公鏈,什麼都要在區塊鏈上實現。包括去年醫療的病例,大家也在說要上鍊,真的把區塊鏈作為數據庫來用了。但其實像ERP系統、分析算法等,並沒有必要上鍊。

區塊鏈更多的價值是連接,我們要做的是鏈上和鏈下的互操作。複雜的商業邏輯和運算放到鏈下,鏈上要做的是解決交易和調用的信任問題,在這個資源使用後,能夠得到透明高效的經濟反饋。

也因此做鏈接的架構很重要。這也是我們目前很驕傲的一點,我們現在做的跨鏈不僅僅是傳遞token,更多是安全的、鏈和鏈之間的計算和資源的使用和調用。

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會是多鏈共同存在。鏈和鏈之間的價值不能傳遞,何談是個價值鏈。跨鏈的互操作性是很重要的。

區塊鏈在不同的場景,治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只有在生態上有一定的打造,區塊鏈才能更高效地落地。

跨鏈的應用實踐

未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對數據隱私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需要知道自身數據是否在被安全地使用,也需要能夠從自身數據中獲得回報。

我們(IRIS)現在做的一個事情,不同於傳統的把數據收集起來用算法做切分,而是直接先把算法做個切分,和隱私相關的數據不會傳到鏈上,只對非隱私部分做數據提取。

另外,在一個公鏈裡,怎麼讓網絡變得可靠和可信呢?通過跨鏈協議,Value letter,類似比特幣礦工的角色,這裡邊有一套算法。如果操作正確,可以獲得代幣獎勵,如果錯誤,甚至搞分叉,會通過類似智能合約的方式,把它抵押的代幣鎖定到網絡裡邊,沒收和消除。通過這樣的通證經濟的方式,引導大家做正確的事情,如果做惡會受到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