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若说演艺圈内即便不刻意做宣传,蛰伏于大众视野之外,也不会被人忘记,需要时,上几档栏目,多露几次面,便足以抢占各种头条。细想来,为什么会这样?总结得出,她们均有不羁的个性,游离于世俗价值观之外,保持自我独到的处世方式。当然,还有上天垂爱赐予的天赋与才华。

曾经的王菲如是,徐静蕾如是,今日的姜文亦如是。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是一个符号堆叠的特殊存在

血性、硬汉、精致刁钻、炸药桶、导演、演员,他被称为“荷尔蒙”的代言人,他的影片充满了粗犷、纵欲,却又空虚的味道。

姜文生于河北唐山,十岁时全家迁到北京定居,在内务府街生活了40年。与马未都、王朔、崔健一样是部队大院的孩子。周身透着大院子弟特有的身份优越感、好斗蛮霸、贫嘴能事和不彻底叛逆的气息。

大院孩子是王朔的《动物凶猛》,姜文把它拍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从来不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故事,把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转化成青春年少时期的骚动与眷恋,透露出创作的真实态度。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从此,《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姜文导演的电影被称为无烂片的保证,每一部影片都值得玩味,就像子弹在空中,让它再飞一会儿,需要时间回神,恍然,咂摸出其中特有味道。

与《一步之遥》时隔四年,新片《邪不压正》定档7.13。

这个夏天,注定躁动。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张北海的武侠小说《侠隐》

《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先生的《侠隐》,是一部将背景建立在民国的武侠小说。故事发生在1936年:讲的是这一年,侠客李天然从美国回到北平手刃仇凶。那时的北平基本上是间谍之城,是某种意义上的《卡萨布兰卡》(有人犀利的指出《卡萨布兰卡》根本不是爱情片,它是一部谍战片,因为它还有一个译名《北非谍影》)。

高晓松读了《侠隐》爱不释手,曾找张北海先生求购电影改编权,被告知已被姜文买走,郁闷三秒之后,破涕为笑。他深知姜文肯定拍的比自己好。

对于原著的价值,姜文从来都肯定有加,往往一部小说读完,便已在他的脑海中长成另外一个样子,继而从头来过,再次来过。《让子弹飞》、《一步之遥》之后的《邪不压正》,姜文民国三部曲齐活。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关于台词:一两句话能描述的东西就别看了

姜文对台词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台词不是为了叙事,如果仅仅是为了叙事,就太简单了。

好的台词是为了找寻人物内心,也许他自己都没发现的那个角落,在人物不断地否定,掩饰的过程中,逐渐展示出来。现在的台词都过于直白,复杂一点还得专门跟观众解释,生怕观众看不懂,这样的台词叙事是方便,可是也太没趣了。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一步之遥》编剧就有九人,姜文喜欢与会写字的人聊天,他认为那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在确定《一步》剧本前,姜文与每一位编剧聊天,每个人都会写,最终他会将结果揉搓在一起。

有时候他会认为编剧已经写得非常好,但还是有可能再改。每句台词,他一丁点都不浪费,也不会有丝毫多余。他的强度、浓度一定要提炼到最高。看似简单,其实都暗藏着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志向。

这样的台词,观众看着才精彩。

如果说国内的导演,看谁的电影可以从松懈的坐姿,慢慢变得专注起来。然后可以在月色中,散着步、唱着歌回家,必定是非姜文莫属。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一奔子到中年,才发现是碎了一地的烟火

那个曾经期盼四十岁快点到来的19岁少年,一奔子到中年,才发现中年是碎了一地的烟火。

人到中年,似乎可以理所当然的感慨人生,无奈中年是一场斗争,人都不过命,命都不过时间。儿时觉得无法逾越的坎儿,哪怕是那个要恨一辈子的人,此时突然变得云淡风轻,过去的所有都会败给时间。

人到中年,开始懂得敬畏,敬畏生命,敬畏生活,敬畏阅历,敬畏年龄。也懂得:少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人到中年,发现每个人其实都很孤独,从本质上,孤独是再正常不过的状态,如果想寻找不孤独,已经远离了自己。每个人都是独自降生,独自死去,独自承担一切。

姜文的戏里也在讲述孤独,人如何跟自己的孤独相处。

姜文: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

《名物志》为您讲述一直在坚守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