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了10個學霸父母后,發現最好的教育,藏在家裡

採訪了10個學霸父母后,發現最好的教育,藏在家裡

寫在前面

生活中,我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各方面表現都比同齡人更出眾,最重要的是,這些孩子也因為自信,自己的幸福指數也會更高一些。

我採訪了10個不同年齡段的“學霸”父母,發現這些孩子自身的一些特點,大多都形成在六歲之前。

也就是說,孩子的差異,在人生的早期就拉開了差距,而這一切,真的是父母決定的。

01

培養專注習慣

我採訪的孩子家長,孩子的年齡跨度分佈在小學三年級到高三之間,這些孩子具有共性的特點是“專注”。

有意思的是,這些孩子,大多家庭養育環境非常簡單,一般都只是孩子的父母、甚至是孩子母親,老人參與的並不多。

這反而讓孩子的早期教育,環境比較單純和固定,沒有太多人打擾孩子。

這些家長表示,本身也非常希望老人一起幫忙帶孩子的,但因為自家的情況不適合,老人的身體原因等因素,最終只能靠自己養育。

小健的媽媽告訴我,平時自己做飯的時候,就會先跟那時不到三歲的孩子說清楚,媽媽現在要做飯,我們離的很近,你自己玩一會,如果需要媽媽,可以隨時呼喊。

起初孩子也會經常喊她,她聽見就會積極回應一下,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滿足後,慢慢地大一點,就不會總是呼喊媽媽。

那個時間段,至少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孩子在獨自玩耍中度過,不知不覺中修煉出了專注力。

現在的孩子不缺愛和陪伴,甚至有時候,可以說是陪伴過度了。其實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當給孩子獨立探索的空間和時間,對培養孩子專注度真的是大有裨益。

孩子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是很容易培養專注力的。尤其是有了接近一個小時的獨處時間,這對他以後的成長,是非常有價值的。

小熊的媽媽告訴我,平時發現孩子正在做事,哪怕是專心致志地玩耍,她也會悄悄退出孩子房間,等孩子把手中的“工作”完成得差不多後,她才會喊孩子一起參與其他的家庭活動。

孩子的專注,是父母的剋制帶來的驚喜。如果孩子正在拼拼圖,媽媽剛做好飯,就大呼小叫地讓所有人來吃飯,如果孩子正在研究手中玩具的興頭上,相當於專注力就被打斷了。

多這樣做幾次,孩子一遇到事情也喜歡大呼小叫,希望馬上得到回應和反饋,這對專注力的培養,反而非常不利。

02

樹立時間意識

小旺的媽媽告訴我,雖然自己不喜歡做飯,但是卻用這段時間培養出了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比如說,獨立玩耍和探索的時間也不能過長,以至於影響到家裡其他的安排和進度。

如果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不妨先告訴孩子,我們10分鐘以後要做什麼,寶貝你自己安排好時間,如果可能,別忘了把玩具放回收納箱。

這10分鐘的提醒,既給了孩子一個不馬上中斷的過渡,減少與孩子內心的衝突,又能鍛鍊孩子的自我時間管理意識。

10分鐘後,如果孩子還在繼續手上的“工作”,這個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暫時結束,然後約定一個再次進行這項“工作”的時間。

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已經獨處了一個小時,而過度專注也會消耗孩子的體內能量,還是要及時休息的。

孩子對10分鐘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慢慢地他就知道10分鐘能幹些什麼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又能做些什麼事,這一些時間具體量化後,孩子慢慢就會形成一個自主安排時間的能力。

03

培養共情能力

小強的媽媽可以說是比較另類了,她把做飯這件事變成了對孩子的生活課程。

從買菜開始,她就會帶著兒子一起,一邊買菜,一邊告訴孩子,家人喜愛的口味,還能順便教孩子認識菜品,瞭解各種顏色和形狀以及各類蔬菜的名字。

回到家後,她也習慣把兒子帶進廚房,和自己一起洗菜,做各種準備工作。

到了要炒菜的時候,她會讓兒子退到廚房門外,允許兒子在門外“張望”,巨大的炒菜聲,就像過年放鞭炮一樣令人歡心,兒子和她都極為享受這歡樂的時刻。

有意思的是,週末的時候,她會請老公當“大廚”,自己和兒子趴在廚房門外“張望”,每次聽到鍋裡發出的巨大聲響,她和兒子都樂的不行。

感覺她家做個飯,每天都搞得像過年一樣開心,雖然也只是簡單地兩菜一湯,卻讓生活充滿了很多樂趣。

這種讓孩子見證和參與家務的過程,可以增進彼此的理解,也讓兒子知道,廚房不只是媽媽的專屬,而是全家人共同參與的生活場所。

現在已經上高中的兒子,自己做些簡單的飯菜,一點問題都沒有。

聽到很多想送孩子留學的家長,嘮叨孩子不會做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出國很不方便的時候,她才想起:

原來自己多年前,帶著孩子在廚房一起瘋玩的經歷,不僅讓孩子有了共情能力,體會做家務的感受,還給了孩子一筆人生寶貴的財富,那就是強大的自我照顧能力。

原來,最好的教育都在生活裡,在我們每一天能夠遇到的場景裡。

同樣是做飯這件小事,有些人就能充分利用這一段時間,把每天不得不面對的事兒變成了教育的契機。

最好的教育,藏在家的每個角落裡。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