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鸳鸯和紫鹃是《红楼梦》两位个性十分突出的女性,她们一个是贾母的贴身婢女,一个是黛玉的大丫鬟和知己,在小说中交集并不多,然而你却不约而同地拥有同样的人格特质,把便是“忠贞”。只是不同的是,鸳鸯“忠己”,而紫鹃“忠主”。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鸳鸯的品格犹如她的姓氏“金”一样,禁得起贾府这个大染缸的淘洗,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她即使只是一个丫鬟,却也是贾母身边的丫鬟,但她并没有恃宠而骄,而能忠于本性的善良。鸳鸯在贾府的地位无疑是高的, 普通的丫鬟见到她,无不恭恭敬敬。就连凤姐,见了鸳鸯也不见了往日的跋扈与泼辣。但是鸳鸯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而仗势欺人,没有被权势偷走良心。即便她撞见司棋与潘又安偷情这样严重的事,也没有告发,反而安慰司棋。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鸳鸯的“忠己”还表现在对贾赦的誓死抗婚。他不愿意做贾赦的姨娘,不管是邢夫人来做说客,还是自己的嫂子和哥哥来劝,她都毫不改变自己的心意。鸳鸯的决绝之态并不是忸怩作态,即便贾赦要娶她做“太太”,她也是不愿意去的。这是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被大老爷看上,并不是什么天大的喜事,她需要自己的尊严和选择。面对贾赦的一再逼迫,也只是说“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只因没有自己灵魂的任何恩荣都是束缚。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当然说鸳鸯“忠己”并不是说她对贾母就不忠,而是相对于“忠主”而言,她“忠己”的人格特质,更加鲜明,更让人印象深刻。鸳鸯最后追随贾母而死,既是殉主,也是殉己。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说完了鸳鸯,再来看紫鹃。从紫鹃的身上,我们更多看得的不是她个人,而经常和黛玉连接在一起。冯育栋《关于紫鹃》评价她是大观园中“一个堪为白璧无瑕者”,“她天真无邪,光明磊落,侠骨柔肠,忠心耿耿,只有成全他人之念,毫无自私利之心”,“是某种‘忠义’的化身,是一个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十分亲切可爱的心灵美的姑娘”。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紫鹃与黛玉是知己,只有她能明白黛玉的痴情,能明白黛玉心底的期盼,也只有她敢于批评这个有点任性的小姐。她懂得心疼黛玉,也会呵护黛玉,她陪伴黛玉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在黛玉离开之后,为她诵经祈福。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可以说紫鹃“忠主”的特点已经完全掩盖了她本来的性格,我们总是看到她对黛玉嘘寒问暖,关心这又操心那。比如黛玉去薛姨妈那里玩,紫鹃觉得天冷,便叫人送去了小手炉。这样的小事,连黛玉都没有放在心上,还说:“哪里就冷死我了呢!”然而紫鹃偏偏就能够时时关心者。黛玉背井离乡,没有家人的呵护,没有归属感,然而在这,是紫鹃给了黛玉一个心灵的居所。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紫鹃也刚玉指出黛玉的不足。第二十九回中张道士替宝玉提亲,宝玉和黛玉吵了架,紫鹃知道后,待黛玉的情绪渐渐平静,便批评起了黛玉:“论前儿的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这样逆耳的忠言,恐怕也只有紫鹃敢说。

做人要像鸳鸯,始终忠于自己;做朋友要像紫鹃,懂得陪伴

​紫鹃对黛玉最大的“忠”,那便是陪伴了吧,在黛玉最伤心落寞的时候,她也不曾离开。紫鹃的陪伴,一直到了黛玉生命的最后一刻。从黛玉焚稿断痴情到黛玉魂归离恨天这一天,紫鹃总共哭了八次,她或许也替黛玉怨恨着宝玉,替黛玉谴责过宝玉,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陪伴就够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做人就要像鸳鸯那样,正直善良,敢于坚持自我;做朋友就要像紫鹃和黛玉那样,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相互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