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出入境排隊將不超30分鐘」如何實現?公安部詳解

“中國公民出入境排隊將不超30分鐘”如何實現?公安部詳解

“中國公民出入境排隊將不超30分鐘”如何實現?公安部詳解





“中國公民出入境排隊將不超30分鐘”如何實現?公安部詳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公安部今天(6月14日)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移民管理局在發佈會上通報,決定自6月18日起,在全國陸海空口岸實現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排隊不超過30分鐘,解決大型口岸高峰期中國公民排長隊問題。

新舉措如何能切實落地,公安部相關負責人就此做了解釋。

釋疑1:為何出臺“不超過30分鐘”新政


——國家移民管理局調研發現部分口岸排隊超過1小時

數據顯示,內地居民出境旅遊、探親、商務等活動日益頻繁,港澳臺同胞來往持續保持旺盛勢頭。2017年,全國出入境人員總數達5.98億人次,比改革開放前的1977年增長140多倍,比2007年增長73%。

其中,中國公民出入境達5.12億人次,佔出入境人員總數的86%,比1977年增長150多倍,比2007年增長75%;內地居民出入境達2.85億人次,比1977年增長110多倍,比2007年增長2.5倍。

與此同時,全國已有海、陸、空對外開放口岸305個,出入境邊防檢查站302個,其中日均出入境人員超過5000人次的口岸35個,超過1萬人次的口岸19個,超過5萬人次的口岸7個。

持續增加的出入境客流,為邊檢帶來了挑戰。一些大型樞紐機場口岸和毗鄰港澳的大型陸地口岸,週末、節假日期間出入境的客流相對集中,旅客高峰期排隊等候邊檢的時間比較長。國家移民管理局調研發現,個別大型口岸高峰時段排隊甚至接近或超過1個小時,旅客迫切希望出入境過關能夠便利順暢,少排隊、排短隊。

為此,國家移民管理局組織有關部門專題調研後,決定自6月18日起,在全國所有陸海空口岸實現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排隊不超過30分鐘,解決大型口岸出入境高峰期中國公民排隊等候時間長的“煩心事”。

釋疑2:實施哪些舉措保證“不超過30分鐘”落地?


——設置中國公民專用通道和高峰期提示線

據公安部邊防管理局參謀長史禎平介紹,為確保新舉措得到全面落實,邊防管理局部署全國邊檢機關在出入境旅客流量較大的口岸設置中國公民專用通道,進一步便利中國公民出入境。

同時,邊檢機關大力提升科技信息化運用水平,推進邊檢自助通關,提高自助通關人員比例。目前,全國已在70多個口岸建成自助通道1170多條,年內爭取達到1700條,實現全國50%以上的出入境人員自助通關。

邊檢口岸將設置高峰期提示線,當旅客排隊超出提示線時,及時加開通道。口岸也將改善優化通關環境,協調地方政府改擴建邊檢候檢場地,科學配置人工、自助查驗通道,解決候檢場地狹小、查驗通道不足等制約通關效率的問題。

釋疑3:哪些口岸需要設置中國公民專用通道?


——日均出入境達2萬人次的陸地口岸和達5000人次的海空港口岸

2013年7月1日起,依據出入境管理法,中國公民進出國門可使用專用通道。此次公安部為何再次部署在出入境旅客流量較大口岸設置中國公民專用通道?

國家移民管理局邊檢處相關負責人解釋,2013年提出設置中國公民專用通道時,各地根據情況來設,沒有明確哪些口岸必須設置。此次國家移民管理局在部署工作時明確提出,陸地口岸日均出入境人次達到2萬以上,海港和空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次達到5000以上,同時通道數量不少於10條的,要設置中國公民設置專用通道。

同時,我國還在部分口岸設置了跨境學童專用通道。上述負責人表示,在深圳、珠海等比鄰港澳的口岸,因為有很多跨境學童出入境上學,在特定時間開通了跨境學童專用通道。在一些國際口岸,如雲南、廣西比鄰中越、中緬邊境的口岸,也設置了一些專用通道,專門供跨境上學的孩子在上學放學等時段快速通關。

釋疑4:外國人出入境是否有特定措施?


——外國人出入境排隊候檢時間與國際大型口岸相當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司局級幹部陳斌介紹,相對於中國公民出入境的情況,近年來出入境的外國人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據統計,2017年,全國邊檢機關一共查驗出入境外國人8539萬人次,佔全國出入境人員總數的14%。現在外國人在中國口岸出入境排隊候檢時間,相當於國際上大型口岸出入境查驗的時耗,一般不存在排長隊的問題。

“應該說明的是,外國人出入境不同於中國公民,邊檢機關需要對外國人持用的護照證件、簽證、來華事由和停居留事項進行必要的識別、詢問和核查。所以工作量較大,耗時也比較長。” 陳斌說,邊檢機關也會根據出入境旅客的群體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增加通道數量,適應現場外國人出入境通關需求變化,有效保障外國人的通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