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爲「入侵物種」,究竟爲何?

說到食蚊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何物,但對於它的另一個名字——大肚魚,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沒錯,食蚊魚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大肚魚”,也被稱為“柳條魚”,我們經常可以在水坑、水窪、溝渠、小溪、稻田、魚塘裡看到它們的身影。儘管近些年由於化肥農藥的濫用,它們在很多地方已不多見,但這依舊否認不了它們是入侵物種的事實。在2016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公佈的《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食蚊魚赫然在列,可見它的危害並不小。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食蚊魚原產於美國,因喜吃蚊子幼蟲而得名。20世紀初,北美開始利用食蚊魚進行滅蚊,隨後食蚊魚被作為滅蚊手段而引進到世界各地。1913年前後,我國臺灣省食物十分匱乏,大量的青鱂(類似於食蚊魚的本土魚類)被人們抓來食用,導致蚊蟲氾濫、疾病橫行,不得不從美國引進食蚊魚來對付蚊子。為控制蚊子和防止瘧疾的發生,我國大陸地區也於1927年引進了食蚊魚。20世紀中後期,我國雲南省為了提高高原湖泊的漁業產量,在引進外來魚種的同時,也無意中引入了食蚊魚。目前,食蚊魚在我國長江以南和雲南高原地區的各水體中均有分佈。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雖然成年的食蚊魚一天能吃上百條蚊子幼蟲(孑孓),但它們不單以蚊子幼蟲為食,它們吃得更多的是各種浮游生物、土著魚類的魚卵或魚苗、兩棲類的卵或幼體、小昆蟲、無脊椎小動物等等,其一天的進食量可達體重的42%至67%,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食蚊魚大量繁殖擴散後,雖然對蚊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更多的是會造成部分土著物種走向瀕危或滅絕,進而影響當地水域生態平衡。在我國,同樣吃蚊子幼蟲的本土魚類“青鱂”,就幾乎被食蚊魚擠壓得走向滅絕。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據統計,在20個引進食蚊魚的國家和地區中,僅有4個達到了相當的控蚊效果,其中最著名的非俄羅斯索契市莫屬,2010年他們為滅蚊有功的食蚊魚建立起了一座紀念碑。大部分國家引進食蚊魚後,不僅達不到控蚊效果,而且還導致當地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實在是得不償失。食蚊魚不僅會吃大魚的卵、幼魚和蝌蚪,它們還會直接攻擊大魚,咬其魚鰭和鱗片,造成細菌感染,間接造成大魚的死亡率提高,其中鱸魚和鯉魚就是深受其害的魚類。食蚊魚也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入侵物種”。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