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爲什麼被稱爲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引子:

城市規劃有訣竅,土地人口最重要;

自然人文須藉助,城市特色要突出;

地形氣候細查看,重點風向與水流;

夏季涼風能導入,冬季寒風能阻住;

商業中心人氣足,交通便捷好服務;

良好地段給居住,上班不必跑長途;

工業用地重運輸,汙染大戶須防護;

易燃易爆要隔離,轉運便利建倉儲;

公共綠地宜均布,濱水地帶多種樹;

舊區新區要兼顧,文化遺產多保護;

道路骨架要清楚,相交儘量九十度;

道路間距宜適度,一般內密而外疏;

高速公路不穿城,過境公路擦邊溜;

客運站場宜深入,編組站場城外布;

淨汙分置上下游, 雨水儘量順勢流;

四通八達有出路 ,抗災避難易救護。

讀過本文上篇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口訣有印象,上篇主要是從城市規劃的總體要求、地形氣象、商業居住、工業倉儲四個方面分析了歷史鄭州和現在鄭州在城市規劃方面的特點以及不足,當然本非專業出身,這個方面知識有限。

所以文章肯定會有很多不足,此文不過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發現錯誤或者有不同的觀點,在留言中給予指正。

好了,繼續往下說:

1、 綠化環境:公共綠地宜均布,濱水地帶多種樹,舊區新區要兼顧,文化遺產多保護

1948年十月鄭州市解放時,5.2平方公里的市區內沒有一個公園和苗圃,僅有77株行道樹,庭院樹木寥寥無幾。城市外部環境更為惡劣。每年冬春的乾旱季風季節,黃沙彌漫鄭州城,行人連眼睛都睜不開;而到盛夏酷暑,街上行人則備受陽光暴曬。

“無風三尺土,下雨滿街泥”便是舊鄭州城的真實寫照。

建國後鄭州市綠化城市建設取得巨大成績。1985年,鄭州市以35.25%的綠化覆蓋率名列全國省會城市之首,人均公共綠地達到4.12平方米,獲得了“綠城”的美譽。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圖為七十年代河醫大附近

2008年底,鄭州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2.87%、35.5%和8.9平方米(官方數據,我有點懷疑),三環內區域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以道路綠化為骨架,公園、廣場、遊園均勻分佈,濱河公園貫穿市區,點線面結合,可以說是達到了“濱水地帶多種樹”的要求。

但是,隨著城市建成區不斷擴大和人口的急劇增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出現明顯滯後的局面。鄭東新區高起點規劃,園林綠化建設成就有目共睹。

但是,老城區的綠化建設水平不同步,制定老城城市規劃時沒有預留足夠多的綠化用地,造成鄭州三環內老城城市道路綠化水平滯後於城市整體水平(以中原區為例,90年代前基本上道路都是法桐大道,但是截止到現在能夠稱得上法桐大道的只有伏牛路、互助路、嵩山路和幾條小的支路),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遠不及鄭州上世紀的綠化水平,所以“公共綠地宜均布”不能說是做得很好。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圖為鄭州法桐大道

多數鄭州公園綠化主題不鮮明(比如月季公園特色就很突出),雖然擁有眾多的公園,但是,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公園缺少主題、更多的主題是硬加上去的,和本身的整體規劃,苗木配置、建築特色並不相配。

很大數量的公園都差不多,千篇一律。另外近幾年新建的公園在設計上缺乏居民參與意識,雖然整體面積很大,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可以讓人參與區域、讓孩子奔跑的綠地太少。

說到文化遺產的保護,鄭州市已經進步了很多,很多城市遺蹟比如說城隍廟、文廟、商代城牆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保護。但是這種保護,更多的是集中在對點狀文物單位的保護而非對具有城市記憶的成片街區型文化的保護(鄭州市前幾年開始進行商城遺址公園的建設,這是個進步),更加側重於對1949年之前的文物保護,但是對於建國後遺跡,整個城市還沒有足夠的重視。

鄭州不是像西安洛陽一樣屬於一個具有連續記憶的城市,

它是屬於一個斷代記憶型城市,深埋於地下的商城遺址和青銅器,雖然是鄭州的驕傲,但是你能說絕大多數的鄭州人能對他們有多深的感情嗎?

火車站、二七廣場和老管城一片,雖然有很多人童年記憶,但是這一片大拆大建的局面已經形成,東方紅電影院拆了,二七賓館拆了,已經沒有整體街區的感覺,強行恢復,感覺讓人太假,也只能留下諸如書院衚衕,日本領事館等記憶點。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已經成為記憶的東方紅影劇院

現在實際上能給鄭州以及上了歲數的老鄭州人留下印象的成片街區型記憶的可能只剩下“金水行政區法桐街區”和“中原蘇氏建築群”。特別是後者,整個建築群東起嵩山路,西到秦嶺路,南界建設路,北邊為棉紡路(實際上應該到隴海鐵路,但是鐵路和棉紡路之間的老工廠已經拆完了,保護已經失去了意義),規模巨大,建築完整,有著強烈的時代特色。

中原區這片蘇氏建築群應該說代表了一代或者幾代老鄭州人對這個城市的記憶,對工業化鄭州的記憶,對那個激情燃燒歲月的記憶,對自己為之奮鬥半生意義的記憶,我想比那些某些城市的新建的“仿古一條街”和“明清建築街”更有味道和深度。

整個街區按照不同的廠區,統一規劃,建築風格統一,街區風貌統一,順著棉紡路一字排開,三層的家屬樓都是典型的“蘇式建築”。50-60年代建成,紅磚紅瓦結構,三層樓帶煙囪,左右呈中軸對稱,門斗厚重,窗戶小而長,迴廊寬緩伸展,標誌性地具有“三段式”結構,即簷部、牆身、勒腳。多棟樓或可圍合成四合院,與我國傳統的民居四合院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充滿了前工業化時代的韻味。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典型蘇氏建築家屬樓(原是紅磚裡面,後統一粉刷成白色)

歷時半個多世紀的“蘇式建築”主體建築群尚十分完整(但是裡面已經有部分70——90年代的磚混建築,但高層建築尚不多)。從內部看,建築質量尚好,牆壁較厚、地基堅實,冬暖夏涼,居住舒適。

他們代表了一代鄭州人的記憶,並且成片存在,我覺得應該至少保留一個棉紡廠家屬區的原址建築和綠化(個人建議保留國棉三廠家屬區),按照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的處理模式,修舊如舊,以旅遊地產、特色街區模式進行開發,對其進行商業化、休閒化、景觀化改造,如果僅僅像棉紡路北的幾個廠區處理方式一樣,一扒了事,重建新房,難道好嗎?須知,失去了方知古蹟的可貴,診視這份財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舊區新區要兼顧 ,文化遺產多保護”

二、道路骨架要清楚 ,相交儘量九十度,道路間距宜適度, 一般內密而外疏

如果要我選擇對鄭州最不滿的地方,我想我的選擇是交通,鄭州堵城的稱號,絕非浪得。不過鄭州市在交通設計方面難度確實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據鄭州前幾年的統計數據:

鄭州市目前命名的道路有1026條(市區),共有658個路口,其中信號控制路口400處,智能信號控制路口130個,監控路口路段為62處。市區雙向6車道以上道路34條,雙向4車道道路38條。市區多為雙向兩車道的道路,承載流量能力較弱。全市共有公交車線路180條。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圖為鄭州路網

鄭州市道路網中的斷頭路和瓶頸路較多,另外,由於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交匯於中心城區,使中心城區分隔成四塊,鄭州市的一些主幹路和次幹路也被分割,可跨越鐵路的通道較少,使得如農業路、黃河路等道路被截斷,這些都影響了交通流的均衡分佈,加大了部分路段的嚴重的施工重複延誤,破環了路網系統的整體性,降低了道路網的整體運行效能。

鄭州市道路結構圖可以反映出,目前市區內縱橫貫通的道路較少(除三環四環快速路),東西橫貫通道路只有農業路(施工)、金水路—建設路、中原路—正興街—東西大街—鄭汴路、隴海高架、航海路五條道路,南北縱貫通道路只有紫荊山路—花園路、京沙快速、嵩山路、城東路經三路四條道路。

因貫穿市區的道路較少,車輛穿行市區過於集中在幾條主幹道,造成主幹道的交通流量居高不下,高峰時段經常發生交通擁擠現象,發生交通擁擠後,因其他主幹道、次幹道、支路不能卸載分流,出現擁擠時間較長現象。

三環路是鄭州市交通條件相對完善的環路,承擔著大量的過境交通和進出市區交通,但路口通行能力較弱,影響三環路交通功能的發揮。四環路完全未形成,過境車輛不能夠快速通過城區。

近年來,鄭州城市道路建設在城市拓展中起到了引導作用,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都是以道路先行為基礎的。然而,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交通與城市擴展之間也隨之產生了一些矛盾,這主要表現在新區並未承擔起分散城市中心區人口、就業、交通壓力的作用,導致城市中心區密度仍然過高,交通過於集中。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現在的鄭州無論是小汽車交通,還是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交通均面臨著日益惡化的交通環境,高投資的道路建設被佔總數不到30%的小汽車使用者佔用,交通公平性無從體現。

相對而言,公共交通的發展舉步維艱,大運量公交系統和站場建設滯後、資金投入不足,缺乏落實公交優先的強制性措施(鄭州的BRT還是值得贊一個的)。道路紅線的加寬,道路等級的提高,無形之中降低了行人和非機動車在道路系統中的地位。

所以說鄭州市內交通道路在農業路、金水西延工程和諸多地鐵沒有修通之前,是很難做到“道路骨架要清楚”,同樣也很難形成 “道路間距宜適度, 一般內密而外疏”的路網布局。

三、高速公路不穿城, 過境公路擦邊溜,客運站場宜深入 ,編組站場城外布

相對於鄭州市內道路交通的矛盾重重,鄭州市出市交通情況要好很多。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在城市的中的佈置較科學的,有的是城市道路的延續,比如說建設路,有的是城市道路的組成部分(比如中州大道)。

中州大道最可以體現“過境公路擦邊溜”的,在鄭東新區還是一片農田和軍用機場的時候,中州大道就是原來的最早的107國道,上面跑的是大車,對於很多鄭州人來說那時候中州大道就是鄭州的東邊界。隨著東區的擴展107國道一步步的向東走,先是到了鄭州東站以東,以後就要移到萬三公路一線,總之作為107作為國道,經常走大車,是不宜讓它穿過市區的。

鄭州市主要的高速入口都放在了四環之上,鄭州市現在房地產開發的主要區域是三環和四環之間,所以基本上可以做到“高速公路不穿城‘’,但是一旦三環和四環之間的土地開發完畢,房地產開發區域勢必延伸到四環之外,如果高速公路的不外遷,穿城是個必然的事情。比如,鄭州市北區,已經出現了這個問題,連霍高速鄭州段附近已經出現了錦藝四季城、錦藝金水灣、和昌悅瀾和康橋朗城數個項目。相信隨著鄭州的擴展,這種情況會越來越突出,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繞城高速兩邊。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圖為連霍兩邊已經開始出現住宅

長途汽車站的位置對城市規劃佈局影響很大,在城市總體規劃中既要使它使用方便,又不影響城市正常交通和生活,並且要與鐵路車站、地鐵有較好的聯繫,便於組織聯運。

鄭州市客運站的佈局,便體現了鄭州這個城市由小到大的變化的過程,在鄭州城市比較小的時候,火車站和長途客運總站和二馬路汽車站佈置在一起,主要考慮疏散本省非本市的居民比較方便。

在城市比較小的情況下,這樣做可以,但是很快發現這樣做火車站的城市道路交通太難組織了,再加上火車站商戶多,乘客多,公交多,所以必須分流。之後逐步把各個方向的客運站分開放置,這樣就出現了鄭州的客運東站、西站、南站、北站以及航海、京廣客運站等。

鄭州火車編組站的問題是一個鄭州典型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問題,是一個典型的規劃趕不上時代要求的問題,鄭州的鐵路編組站特別是北站放在了沿南陽路一線,原來在鄭州居住區和居民主要分佈在中原和金水兩區,周邊沒有多少居住人口的時候是恰當的。但是隨著周邊居民的日益增長,依然這樣做是非常不合適的。

編組站佔地很大,對於組織鄭州城市交通是個很大障礙,晝夜不停地作業對城市環境有較大汙染和干擾(主要是噪音干擾),因此從長遠考慮必須把它安排在城市郊區四環之外甚至五環之外,這一點晚做不如早做。

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歷史沙漠?

△圖為鄭州編組站

四、淨汙分置上下游, 雨水儘量順勢流,四通八達有出路 ,抗災避難易救護

鄭州市現在有柿園水廠、石佛水廠、東周水廠、井水廠、中法水廠和劉灣水廠,汙水處理有王新莊、五龍口、馬頭崗、雙橋、新區、馬寨、南三環幾個汙水處理廠。對於居住,自來水廠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汙水處理對居住區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汙水處理一般包括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雨水,汙水處理廠一般設在地勢較低、便於城市汙水匯流入廠,其位置應靠近河道,最好佈置在下游,並遠離居住區、並保持一定寬度的隔離地帶。

除此之外,我對汙水處理和建廠專業知識不多,鄭州市已經建成或規劃了這些汙水處理廠,位置是否恰當,規模是否夠用,我確實很難說出什麼,希望我們的讀者中如果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可以不吝賜教。

另外對於鄭州的防災減災問題,我的材料和知識不多,不妨把我一次參觀“減災公園”的知識給大家談談:

1、 日本對防災公園的指標以及管理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

按城市人口計算,每人要佔有公園面積不少於7平方米。公園的分佈,是讓每個居民在30分鐘之內能步行抵達公園。

2、 公園內要有消防直升飛機停機坪、醫療站、防震性水池和防災食物貯備。防災公園內有緊急水管深埋地下,在災害時期運行,還有臨時淨水裝置。淨化蓄水槽和水池裡的水可供避難居民使用。臨時廁所設在公園的道路邊或空地,配備了雨水收集和循環系統。防災公園內要備有小型發電機、食品、日用品倉庫。防災公園的建築還可以架設電信通訊設施,成為臨時指揮中心等。

3、 平時,在相關部門機構的配合下,用於開展有關防災的信息交換、各種模擬演習以及訓練等活動,是做防災準備的場所。為國民提供各種體驗、學習、訓練機會,以增長國民對於防災的關注度,引導他們掌握遇到實際情況時能應對災害的知識、智慧、技術,並培養自助及互助意識;

同樣對於鄭州減災建設和規劃,我在網上找了半天,只找到了幾條信息:

關於減災,地震局召開過專題會,512曾經做過公益諮詢活動,碧沙崗公園是一個有減災功能的公園,僅此而已。

我想說的是鄭州作為一個新型的城市,他的規劃如果只注重建設全國第幾高樓、新增多少城區面積,多少人口,而不關注這個城市的真正重要的而看不見的地方(比如下水道、減災公園),他只能是個城市,一座冰冷的鋼筋水泥的森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