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区军营的故事——说说在连队那些事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要塞区军营的故事——说说在连队那些事

人的一生过得太快,转眼间我已经七十岁了!今天老伴要和我一起去办理老年免费乘车卡、孙女高兴的说:"爷爷以后坐车不用花钱了!可我总是高兴不起来、就这么就老了?是不是把年龄记错了?看看身份证、瞅瞅户口本、哪个都没错。难怪战友们都喊我老张头。看来我真的是老了。

人老了、总愿意回忆过去、尤其是回忆当兵在连队那些事情,尽管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我相信你肯定和我有同感。

还是从我刚入伍时说起,我的老家在长海县獐子岛最东边一个叫砣子的小渔村。全村二十几户人家全都是靠打鱼为生。就在我报名参军的头一个月、父亲因病死在海上。老母亲说:"孩子呀,出海打鱼风里来浪里去太危险!你还是去当兵吧。

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我和毕勇、石加元、杨宝臣等八个新兵乘船去了大长山岛、由此开始了正式的军旅生涯。参军是为了逃避在海上打渔,而到了连队连长刘德刚的一席话、又像是一盆冷水泼我个透心凉:"热烈欢迎新同志来到连队。我们水线连是一九六一年组建的。它担负着东起鸭绿江口,西至葫芦岛海区、以及东北三省江河湖海的水线敷设和维修等任务。我们是点多线长。我们穿的是陆军的服装,干的却是海上的活。人们都叫咱们是陆军海战队!我们一定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决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连长还没讲完话,我的心里却打起了鼓,.....怎么又是在海上干活,看来当兵这条路是走对了、门是进错了!

既然来了,咱也不能当逃兵呀!那就好好干吧!怎么也得争取当个五好战士。水线连的工作虽然又苦又累,但是他吃的是海灶、那馒头也大都是精粉。在家里哪里吃过精粉呀!新兵个个大米饭一顿吃三碗、精粉馒头一顿消灭四个!新兵下连不到一个月、司务长急忙找连首长告急!粮食严重超支(海灶粮食标准是一斤二两)、司务长出了个熊着、把大米换成高梁米、把精粉换成标准粉。这一着肯定管用!连长刘德刚想了想、否定了司务长的作战方案,立即下令杀猪!上顿炒肉、下顿蒸肉。今天肉包子,明天周六包饺子。不用一个星期,新兵肚子里挂满了油水。再也吃不动了!司务长苏德武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连长这一着、高!实在是高!

水线连不是我自夸,他是一个英雄的战斗集体。从黄浦江畔到黑龙江边、从长山列岛到珍宝岛吴八老岛、到处都留下了水线兵的足迹,朝鲜的海岛上也有水线兵的汗水。连队多次出席沈阳军区、旅大警备区,外长山要塞区先进的集体代表大会。那时候真是报纸有名,电台有声。我曾代表连队在旅大警备区积代会上抢过话筒。刘徳才司令员表掦水线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典范。战士们还自编了连歌:"乘東风迎朝阳、水线战士斗志昂,踏平黄海千重浪,一颗红心永向党......。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水线兵,首先要战胜晕船这一关、要真正过去这一关、那不是吐一次二次就能解决问题。你要是海岛兵、你一定坐过船、六七十年代的船航行的速度都很慢。要是遇到大风大浪,用战士们的话讲、那真是要血命了!连跳海的心思都有。你坐的船是在航行,我们水线船把电缆断头捞上来、船就停在海里接续电缆、有时候一停就是几个小时、船艇始终是在无规律的摇摆。你看那些晕船的战士,随便在甲板上找个没水的地方一躺、双眼紧闭、紧接着就是脸色变黄、脑门冒虚汗,五脏六腑翻江倒海、不一会就该向大海交公粮了这种难受的滋味你一定体会到。

就这样年复一年、老兵不晕船了,也该退伍了。来了新兵又接着开始晕。有的兵也晕夹生了、从入伍就开始晕、一直晕到复员。河南六六年入伍的张海旺同志从海上作业回到连队、看到一张宣传画上有海浪、他就感觉床也在摇晃!再接着吐!排长刘生才撫摸着他的头心痛的说:"你妈给你起这个名子、希望你这把火在大海上越烧越旺。今天这把火咋就不旺了呢!张海旺不好意思的说:"今天的风浪太大啦!这火没焼旺!

我从军二十年、送走了一批不晕船的老兵、又迎来了一批新兵接着晕、但是一代一代水线兵始终是无怨无悔地在海上战斗着!每每想起那些火热的军旅生涯,尽管己过去了几十年,但心中总是充满了自豪感!衷心祝愿水线兵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世代永存!

要塞区军营的故事——说说在连队那些事

要塞区军营的故事——说说在连队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