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所謂的中國功夫大師們一再被外國搏擊術Ko,難道中國功夫真的是千年騙術嗎?

過客妙登


這樣的問題其實我已經回答過多次啦,近一年來你說的大概是徐曉東的事件吧,其實他自己也說了他打的是假大師,但是也有真大師,只是他不會去招惹而已



中國的武術傳承到現在,經過禁武,經過槍林彈雨,能夠保存下來實屬不易,武術雖然沒有金庸小說裡那麼神乎其技,但是也不至於大家認為的那麼差勁,只不過武術代表的面太廣,種類太多,有適合養生的,有適合治病的,有適合表演的,有適合競技的等等並不是每一個武術都要能打,就像我們人一樣不能都一樣,而是我們要會的不一樣,才會多姿多彩


說起來中國功夫能打的也有很多,最具有規模的就是武術散打,這個也是目前練習的最多的一個拳種,也是中國武術競技中最拿的出手的一個拳種,其實韓國的跆拳道也是緣至於中國的武術,只不過後來也是改的不倫不類,沒有了技擊性

大家好,我是一名武術愛好者,本文有什麼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點,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感謝


奧輝搏擊


中國功夫在今天的大環境下發展,它的價值已經不是實戰和搏擊為主了,可以說退居了它主要的功能地位!



過去兵荒馬亂,抵禦外侮,保家衛國發展到今天的防身自衛,健康養生,競技體育,藝術表演,影視作品了!在古代和戰爭年代武術起到了積極防禦備戰的作用,到今天儼然已經成為歷史,和平環境下早已沒有了可以讓你實戰的環境了,就像你學習外語,沒有語言環境,打死你也是學不好它的!

對於歷史和過去,我們都要正視它,而不是否認它質疑它,還有,如果你質疑它,那麼你的目的是什麼呢?不同的環境不同人物不同的訓練方式,衡量標準也是不一樣的!

什麼事情都是一概而論,顯然這是不理性的作為,武術它代表的是幾千年的文明智慧,文化傳統,怎麼以"打"而論呢?

有人說我們沒有信仰,我們難道真的沒走信仰嗎?真的自己祖宗傳承幾千年的文明發展都要去質疑,自己國家的文化都不去尊重嗎?


很多人擅長給自己找個噱頭,打著某某旗號,堂而皇之的為了個人的私利不惜犧牲一切國家和大眾的利益,那個在視頻裡口口聲聲要罵所有練太極的人的人,今天反而要去說他是英雄?那些七十八十都可以做你爺爺奶奶的人是如何影響到你的利益了呢?

那些傳統武術中弄虛作假的假大師,一定是為世人所不齒的,上面那些人和這些假大師便宜沒什麼區別,都是小人行為,都是為了名利,而不擇手段的!

不要說武術不行,散打的前身就是傳統武術,別無知的一說他是練散打的,不是練武術的!有時間去查一下資料,別露怯了!



如果說中國的散打和現代搏擊綜合格鬥,拳擊的發展相比較,應該說是發展比較緩慢,這些都有各方面原因的!職業價值,商業價值,比賽環境,這麼多年才沉澱下來一個武林風,原來也有好幾檔賽事活動的,包括央視在內的節目,到最後也沒發展起來!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賽事活動,提倡體育產業,所以我們才看到了後面的崑崙決等等賽事,包括引進來的一些賽事活動,同時也帶動了線下的培訓機構等。

應該說現在是大好發展傳統武術的好時機,重新把中國的散打王推向世界,以此展示傳統武術的魅力!而不是打擊詆譭阻止它的發展!


九五太極養生


傳統武術不是騙術,只是它選擇的方向與現代搏擊不同。

一九五Ο年 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北京召開了武術工作座談會,倡導、發展武術,把武術提到了新中國體育工作的議事日程。

一九五二年 6月,毛澤東主席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二屆代表大會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並號召人們做體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極拳等。 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成立後,武術被列為推廣項目,並設置了民族形式體育研究會,依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進行武術等民族形式體育的挖掘、整理、繼承和推廣工作。

一九五三年 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舉行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武術是這次大會的主要表演項目之一。有145名運動員進行了332個武術項目表演。政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提出了發掘、整理、提高、發揚、光大武術的主張,對武術運動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九五四年 國家體委在中央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前身)組建第一支國家武術隊(當年底解散)。 在國家體委運動司主持下,匯聚全國太極拳名家研討,後由李天驥執毛,在傳統楊式太極拳基礎上,創編了24式簡化太極拳,以便學練。此成為新中國簡化拳種之始。

一九五五年 國家體委運動司下設武術科(後改為武術處)。

一九五六年 2月,《簡化太極拳》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 3月,國家副主席劉少奇在同國家體委負責人談話中指出:“要加強研究,改革武術、氣功等我國的傳統體育項目。研究其科學價值,採用各種方法,傳播推廣。” 4月28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運動競賽制度暫行規定(草案)》,把武術列為表演項目。定期舉行,使武術作為體育競賽項目,開了新的一步。 11月1日至7日,在京舉行的十二單位武術表演大會上,首次試行打分辦法,區分運動員技術水平的高低,使武術競賽向規範化方向邁進了一步。

一九五七年 1月,通過《關於1956年體育工作總結及1957年工作的要求》,第一次把武術列為國家競賽項目。 6月16日至21日,全國武術表演評比大會在京舉行,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83名男女運動員參加。

一九五八年 8月5日至23日,國家體委在青島召開全國體育院校負責人座談會,強調要把武術列為體育學院必修或選修課程。會後,北京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相繼成立武術系。 9月7日至16日,全國武術運動會在北京舉行,27個單位的26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 9月, 中國武術協會在京成立。李夢華任主席。之後,在上海、天津、浙江、四川等18個省、直轄市

相應成立了省、市武術協會和研究會。

一九五九年 中國武術協會起草了中國第一部《武術競賽規則》,由國家體委批准後公佈實施。 9月13至10月3日,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京舉行,設有武術比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參加單位有北京、上海、陝西、青海、廣東、山西、湖北、江蘇、吉林、湖南、寧夏、河南、遼寧、新疆、雲南、甘肅、黑龍江、江西、四川、浙江、廣西、安徽、內蒙古、福建、山東25支代表隊,127名運動員。比賽按評比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進行。評比項目分團體總分、長拳、太極拳、長器械、短器械5類進行,評比1-6名;表演項目分一、二、三等獎。 10月1日,國慶十週年。日本自民黨顧問松村謙三應周恩來總理之邀,率團來京參加盛典。總理會見他時,談到太極拳是中國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學練太極拳可以強身健體、修生養性。松村先生即渴求學練

。由國家體委指派李天驥給松村傳授24式太極拳,此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太極拳正式傳入日本之始。

一九六Ο年 中國青年武術隊隨中國體育代表團赴捷克斯洛伐克參加該國第二屆全運會“友誼晚會”的表演,揭開了武術對外交流的序幕。 年底,作為對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國武術隊隨周恩來總理率領的訪緬友好代表團赴緬甸巡迴表演,受到緬甸人民的熱烈歡迎.

一九六一年 由教育部組織修訂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將武術列入中小學體育教學。

一九六二年 國家體委運動司組織編寫了《武術競賽規定套路》。

一九六五年 9月11至28日,第二屆全國運動會在京舉行,武術被列為表演項目。有17支代表隊,78名運動員參加,

進行了260多項表演。

一九七四年 6月3日至7日,中國武術代表團應邀出訪美國,獲得成功,美國總統尼克松在白宮廣場會見代表團全體成員,並觀看了武術表演,在國際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6月由佐藤隆之助為團長的日本太極拳代表團一行16人訪問我國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城市。

一九七五年 6月10日,為紀念毛澤東“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發表23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武術》特種郵票一套,共6枚。 9月13支25日,第三屆全國運動會在京舉行。武術被列為競賽項目。參賽的有28支代表隊,380名運動

員。北京李連杰和安徽陳道雲分獲男女全能冠軍。

一九七九年 1月,國家體委發佈《關於挖掘、整理武術遺產的通知》並組成武術調研組到13個省、市、區進行了較廣泛的考察。 5月10日至15日,首次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行。31個單位的284名運動員表演了510項各拳種流派的武術項目。1995年更名為全國武術演武大會。比賽採用評分的辦法,對有繼承的項目和技術水平優秀者,根據不同年齡組和參賽人數,按比例評選一、二、三等獎。 9月17至28日,第四屆全國運動會在石家莊市舉行。有28支代表隊,336名運動員參加表演。

1979年,隨著一股中國武術熱的再度興起;中國中央政府體委按照現代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項目的試點訓練。並在上述3個試點各設置了至少一個體積在80釐米高,8米見方的擂臺,以方便參加項目的運動員在上面進行比賽及訓練。當時的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技法,但不允許使用擒拿肘膝也不許攻擊喉、眼、襠、後腦等人體要害部位;而運動員則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5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彙報表演。同年,又再進行了幾次比賽。

一九八一年 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賽在山西太原舉行。

一九八一年 5月,在遼寧省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北京體育學院隊與武漢體育學院隊首次公開進行散手對抗表演賽。

一九八九年,散打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項目,並設“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賽制。
一九九三年,散打比賽正式被列入第7屆全運會比賽項目。

---------------

從以上的武術發展史分析,進行實戰對抗的是在1979年開始,而其它的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因為沒有擂臺的合法性,大多隻是在民間流傳。不具備有權威性。


福州禪武


如今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已經退化,再加上很多江湖騙子打著傳統武術的旗號招搖撞騙,讓傳統武術的聲譽變得越來越差。就拿最具體的例子,太極雷雷並不是最牛的太極大師,詠春丁浩也不過只是一個詠春習練者,僅此而已。



再說下傳統武術是不是騙術的問題,拳迷都知道中國武術講究博採眾長,當年的霍元甲就是如此。另外,在古代的軍隊裡,武將會十八般武藝也照樣能上陣殺敵,你說他們有沒有實戰能力呢?


我始終相信一個道理:騙術總會被揭穿。試想一下,中國那麼多朝代,每個朝代都有武術,難道每個朝代都是愚民?難道一個明白人都沒有嗎?


文武先生聊體育


中國功夫不是騙術。中國人是充滿智慧的,怎麼能讓自己創造的武術,一代一代自己被自己欺騙幾千年呢?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句話是對的,鬱鬱蔥蔥的武術之林,也會有幾個裝鳥的蝙蝠存在,比如某芳大師。他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或為名或為利),編造許多謊言,明明自己練的是健身太極,卻偏要違反物理學原理去隔空打倒一片人,諸如此類,讓許多不明真相的人,覺得這武術是不是“騙術”啊,是不是不能打啊,是不是就是裝樣子啊?等等。不是武術騙了你,是一小撮沒有武德的所謂“武人”騙了您,並且使真正的武術蒙羞。


一、武術的基礎是實戰

武術是古代軍事戰爭一種傳承的技術。在血與火的冷兵器時代,恰恰是武術幫助我們的祖先強身健體,防禦敵人進攻。作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生存技能,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

中國古代的名將同樣許多是武術名家。舉例來講,明代的俞大猷將軍,他不僅是一名軍事家還是一名武術家。俞大猷自幼習武,精通劍術和棍術,曾中過“武舉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武術實戰家。俞大猷有一套專門的棍法俞家棍並著於《劍經》中。俞家棍的動作剛柔兼用、靈活百變、威武勇猛的特點,為今後棍法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嘉靖四十二年,俞大猷在南征時聽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劍技,想一睹為快,因此造訪了少林寺。在俞大猷看後,他對少林寺的劍法大為失望,告知方丈說:“少林棍法因傳久已經失去了它的真訣。”小和尚們聽了之後便想要向俞大猷學習真正的棍法,俞大猷告訴他們,這些真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需要經過數年的苦練才能悟出裡面的真理。於是,眾僧推薦了兩名年輕而又有膽識的人跟隨俞大猷南征並且學習棍法。在南征的過程中俞大猷隨時隨地傳授棍法的要領,二人在軍營中也在不斷的學習,一邊殺敵,一邊學武,進步非常之大。隨軍三年,便學到了高超的棍術,此外還學到了輕功等武技。然後回到少林寺,將所學的棍法傳授於眾僧,學習的人非常多,武技精湛的人也有近百人,從此俞大猷的棍法一直流傳至今。


二、近現代武術與國外搏擊術的較量

梅惠志是北京市散打運動的創辦者。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為北京什剎海業餘體校國際式摔跤教練,他在北京武術隊主教練吳彬和中國式摔跤教練李寶如的協助下,開始練習武術散打。練習武術散打的原因是當時中國武術套路表演走向了世界,並獲得國際好評,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外國的武術愛好者來到中國,都想與“中國功夫”較量較量。尤其是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上映之後,中國功夫實戰能力如何,成為一個亟待證明的焦點。“那個時候來挑戰的國外武術愛好者,很多都由我來對付。”梅惠志說。但來較量的一般都不是職業搏擊手,由摔跤轉為散打的職業運動員梅惠志完全能夠應付得來。“在1990年第一次帶隊參加京港搏擊會之前,我們對世界上的整體搏擊狀態並不瞭解。”

1990年率隊曾慘敗於泰拳

梅惠志第一次真正接觸泰拳是在1990年。當時,作為北京武術散打隊的首任總教練,他帶隊參加剛剛設立的京港搏擊會,雖然帶去的都是當時的頂級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國散打慘敗於泰拳。“沒辦法,我一看到泰拳用肘用膝,就只好丟毛巾。”梅惠志說,當時,北京武術散打隊第一次出國,根本不懂什麼是自由搏擊,對泰拳的膝肘攻擊很不適應。“與泰拳硬碰硬,我們根本打不過,拳腳打在對手身上,跟打在皮球上一樣。而當時我們的隊員抗擊打能力比較差,捱上兩三下膝肘就不行了。”此次慘敗之後,梅惠志等人才把泰拳的錄像拿回來反覆研究。“泰拳非常硬朗,主要使用邊腿和膝肘。他們的記分主要是以擊倒而定的,所以踢你時一下是一下,你的重拳他們根本就不躲。但我們的散手沒人家能捱打,散打只有發揮摔法的優勢才有取勝的機會。” 梅惠志說。

武術和泰拳的較量、民間武術選手和武術散打專業隊員的較量

其實,中國功夫與泰拳的較量一直在進行著。目前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從1921年開始,中國功夫就在向泰拳發起攻擊。但除了1922年,由流亡泰國,本有武功,並拜華裔泰拳宗師為師的李德與泰拳手打平之外,其餘皆遭慘敗。

而1958年至上世紀80年代,由香港和臺灣組織的數次中國功夫與泰拳的比賽,也僅有一場平局,其餘都告失敗,而且敗得相當慘,最短的一局僅堅持了20秒。

但近幾年,散打所代表的中國功夫在與泰拳的對抗中,卻出現了贏多輸少的局面。“雙方研究規則,泰拳可以用肘膝,我們可以用摔法,做好針對性練習,贏面比較大。”梅惠志說。雖然,從中國功夫與泰拳的對抗歷史中,中國傳統武術的成績還不如散打來的好看,但大多數中國人仍然相信,真正的中國武術的技擊精華是在民間,在傳統拳術中。雖然沒有任何確實的證據證明這一點,但人們更願意相信,在那些與世隔絕的密境,有神仙般的武林高手存在。“雖然存在民間有高手這一說法,但民間拳手的水平並不高。與散打相比,基本沒有對抗性。”梅惠志說,他曾經會過許多民間高手,“很多都堅持不到十秒八秒。”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過散手試點,當時來自民間的參賽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極、大成等等拳種。“但比賽剛開始沒兩天,一看進入半決賽的選手,都是練習散打的了。” 梅惠志說。民間武術大多沒有經過對抗訓練,對抗起來根本沒有反應,捱上兩下就不打了。1987年,梅惠志帶隊參加武當山全國武術擂臺賽,這一次的場面比北京的散手試點更加熱鬧,賽場上有扮成武松模樣的,還有和尚、老道的。比賽前表演,架勢挺嚇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鐵釘子拍了出來,可一上臺打擂,那人只捱了一腳,自己就跳下擂臺了。1987年,在一次兩省警察的集訓中,某省一名練習傳統武術的警察與另一省份練習散打的警察對練,結果因為前者從未做過對抗訓練,在被摔起的時候沒有任何防護意識與技巧,頭部直接墜地,導致死亡。


三、武術到底能不能打?舉例國家層面組織的中國武術散打VS泰拳

中國武術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既有相擊形式的搏鬥運動(其傑出的代表是武術散打),更有表演形式的套路運動。這是其他民族和國家所沒有或少有的。中國武術的一些技擊術至今仍在中國的軍隊、公安中被採用。你不能說武術不能實戰,如果想要一探究竟或者新存懷疑,可以去挑釁一下,親自試驗。下面列一下本世紀初,國家層面組織的中泰對抗賽的一些比賽及結果。

2001年09月23日,地點:中國廣州

中泰第一次交戰結果中國5:2泰國,泰國KO中國2人,中國KO泰國0人

2001年12月5日,地點:泰國曼谷

中泰第二次交戰結果中國1:4泰國,泰國KO中國2人,中國KO泰國0人

2002年4月5日,地點:中國澳門

中泰在澳門打的一次附加比賽,中方以6:1獲勝,泰國KO中國1人,中國KO泰國0人 2002年9月7日,地點:中國廣州

第三屆中國武術散打 Vs 泰國職業泰拳爭霸賽再次在廣州舉行,中國散打6:1勝泰拳

2003年地點:泰國曼谷

武術散打3:2客場擊敗泰拳。中國散打王寶力高KO泰拳手

2000-2005年超級散打王柳海龍、散打王寶力高成為中國武術散打的一張名片。

最後再重複說一句,我們現在的實戰功夫大師依然活躍在國家武術散打隊中,活躍在散打王、武林風、崑崙決等比賽擂臺上,而不是活躍在那些搞笑的“隔山打牛”的小視頻中。國粹武術不是千年騙術!


散打王


自從號稱“中國MMA第一人”的徐曉冬與“太極大師”雷公於成都一戰後,關於傳統武術的實戰性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難道傳統武術真的是千年騙局嗎?這還要從太極拳的發展史說起。

現在社會上所說的太極拳一般是指陳式太極拳,發源於明朝年間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新中國建立後,太極拳被國家體委改編,主要作為強身健體廣泛傳播;改革開放後,被部分還原本,但主要作為體操運動用,分為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這就是說因為時代發展,比武用的太極拳經歷變革,為了方便人們練習,就把原來的鬥技拆分開來並將動作放慢,陳式太極拳也從108式被簡化成了24式,從而就成了現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太極拳。所以說不是傳統武術是騙局,只是傳統武術經歷時代的變遷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延續了強身健體的部分而失去了好勇鬥狠的性質。人們認為現在的太極拳沒有實戰型是因為現在的太極拳已經不是太極拳,而是“太極操”了。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本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等學說形成的拳術,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對於太極拳的評價,毛澤東主席曾號召全國人民打太極拳,鄧小平曾親筆題詞“太極拳好”,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文化、經濟的發展,太極拳的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太極拳也開始推廣普及。如今,太極拳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符號象徵,同時也已經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因此,繼承和保護太極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天帝賴元和


任何搏擊術都是起源於狩獵與戰爭,中國功夫也不列外,它的實戰與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國武術萌生於先秦,越漢、唐至宋元,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到明清匯成高潮。但是,也就是在它高潮的時段。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打了過來。數十載辛苦修行的武藝還沒有使出來,就被洋槍火炮打成了篩子。當年馮玉祥闖清宮時候,大內高手前來護駕,一招白鶴亮翅還沒是使全就被一個小兵打死了。新的武器改變了戰爭的方式,狩獵更是變成了高級貴族們偶爾消遣的玩意。武術從根本上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

沒有存在基礎的東西,沒落就成了必然。辛苦數十載,煉成屠龍技。畢業就是失業,練武的無事可做,自然越來越少的人去學武。在這逐漸沒落的過程中,聰明現實的武者開始注重武術的表演,因為雜耍可以謀生。有不甘逝去榮光的武者開始鼓吹武術的神奇,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視。這兩種人在大歷史大潮中做出的選擇註定了我們現在中國功夫的現狀:姿勢優美好看,騙子層出不窮。

武術套路的編排和各種武俠故事的演繹,就是這兩種思想的體現。歷史的選擇註定了今天的局面。外國搏擊術基本特指的就是西方的搏擊術。西方的歷史發展進程在近代比我們要快很多。迅速的發展,讓他們的搏擊技術傳承比我們要完整。而且西方搏擊很早就商業化了,有專門從事搏擊的人群。而我國是在逐漸富強之後才重新拾起被我們破過的“四舊”。傳承比不上別人,發展沒有別人早,落後自然捱打。




客官請客觀一點


所謂的中國功夫,是指什麼呢?中國傳統武術?還是包括中國現代競技武術?

其實傳統武術從古軍用技法演變而來,中國古來有之。國外也是一樣。隨著火器的出現和發展,這個古軍用冷兵器技法早已淘汰。留下的只有型而無神。中外皆是一樣。

而現代競技武術,是針對徒手格鬥發展而來。

中國發展較晚,但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散打技法也立足於世界競技格鬥舞臺。雖然不是頂尖級的存在,但也有一席之地。

中國傳統武術不是千年騙術,最多就是百年騙術。而這一點國外也有。只是我們身處國內看見的比較多罷了。我在國外也遊歷過幾年,也見過不少。比如:日本的柳龍拳,美國的截拳道等等等等。東南亞一代: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更是各種神技盛行。

為什麼我說是百年,因為百年之前冷兵器技法還有存在的必要和生存的環境。之後就沒用了。也沒存在的必要了。於是剩下的也就只有騙術了。


綠城大叔


首先我們先看一看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世界第三,中國人憑什麼搶到這麼多的土地,靠的是科技發達嗎?不完全是,中國人體能很強壯,也不是,中國能在與外族競爭中,靠的是中國功夫、靠的是智慧。中國人的體能比不了歐洲人,也比不了非洲人,所以跟人家打,靠的是技巧,這個技巧就是中國功夫。中國功夫就是殺人的技巧,是由千千萬萬的屍體堆積起來的經驗總結。在槍炮出現後,中國功夫的作用就很弱了,1842年西方就靠槍炮打進中國。中國能佔領了世界這麼多國土,證明中國功夫還是有兩下的。

.今天,功夫已經退出了戰爭的舞臺,.功夫的傳人只是拿著一本拳譜劍譜當上掌門人,功夫只是用來表演和健身,沒有必要練得死去活來,自然就比不上靠贏掙錢的外國博擊。


wegoto2019


是誰說中國功夫是騙術?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有項羽,關羽,今有李小龍!

在沒有槍炮的年代,江湖戰場哪裡沒有功夫的身影?眾多的江湖門派,獨門絕技耀眼中華大地。南拳北腿,武當詠春……,如果是騙子那時的人學來無用,打架時打不贏,那還不把他們的牌子給砸了。


中國功夫打不過外國搏擊術,其主要原因是:

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各種槍炮層出不窮。任你武功蓋世,也擋不住子彈與炮彈。功夫學得再好有什麼用?

二 由於國家鼓勵武術套路化,眾多武術比賽都是進行套路對戰不會出現傷亡。漸漸的武術實戰作用就被淡化了。

三 現在是商業社會,很多武術比賽都是利益的比賽。眾多選手被公司,團隊所包裝,要你贏就贏,要你輸就輸。你說還談什麼武術實戰?

四 很多武術的傳承,都講究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所以慢慢的就失傳了。再者,現在還有多少人吃得下練武術的各種苦,各種累。即便吃得下,對今後的發展有多少幫助,學好武術能買跑車,買別墅?(通過武術實現的畢竟是少數)

所以現在中國功夫打不過外國搏擊術。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功夫不是騙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