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明军第二次北伐失败乃是徐达轻敌所致,原来我们被骗六百年

朱元璋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令北元闻风丧胆,可是经过休养生息之后,到了洪武五年,北元又开始猖獗,不断南下抢掠大明。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恼怒,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当时朝中众臣出现了分歧,朱元璋主张防御,而魏国公徐达主张主动进攻,最后经过不断讨论,权衡利弊,朱元璋决定采纳徐达的建议,命令徐达、李文忠、冯胜三人分别为破虏大将军和左右副将军,各率兵5万,兵分三路攻打北元。

都说明军第二次北伐失败乃是徐达轻敌所致,原来我们被骗六百年

第一路是以徐达为统帅的中路军,担任主攻任务,兵出雁门关,到处宣扬要急攻和林,而实际上行军却是非常缓慢,希望能够引诱元军出战,然后想办法将其歼灭;第二路是以李文忠为统帅的东路军,担任的任务是助攻,出居庸,直扑和林,想要出其不意地攻打北元;第三路是以冯胜为统帅的西路军,出金兰,也没有具体的作战任务,主要是为了疑惑元军,使北元不知所向,说穿了西路军完全是个小配角,不值得一提。

可是,第二次北伐的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被寄予厚望的中路军和东路军都遭遇了元军的顽强反抗,中路军损失惨重,东路军是得失相当,一直没被看好小配角的西路军在冯胜和傅友德的带领下,却所获颇丰,但是总的来说,明军的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都说明军第二次北伐失败乃是徐达轻敌所致,原来我们被骗六百年

关于这次北伐,《明太祖实录》 详细记载了这样一番君臣谈话:

“上御武楼,与诸将臣筹边事。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曰:“今(天)下大定,庶民已安,北虏归附者相继,惟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复遁居和林。臣愿鼓率将士,以剿绝之。”上曰:“彼朔漠一穷寇耳,终当绝灭。但今败亡之众,远处绝漠,以死自卫,困兽犹閗,况穷寇乎?姑置之。”诸将曰:“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上曰:“卿等必欲征之,须兵几何?”达曰:“得兵十万足矣。”上曰:“兵须十五万,分三道以进。”于是,命达为征虏大将军,出中路;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东路;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出西路。”

《明太祖实录》

从《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来看,第二次的北伐计划是徐达主动提出来的,其实一开始朱元璋心有疑虑,并不赞同主攻,是在徐达等人的一再坚持下,这才同意兵分三路,主动攻打北元的。

都说明军第二次北伐失败乃是徐达轻敌所致,原来我们被骗六百年

可是,关于这次出征《皇明资治通纪》中的记载却有些不同,里面说第二次北伐的作战计划其实是由朱元璋提出。

“议征沙漠。上谓诸将曰:‘今 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其一,历代传国玺在胡未获。其二,统兵王保保未擒。其三,前元太子不闻音问。今遣汝等分道征之。”

《皇明资治通纪》

意思是说(朱元璋与众臣)商议征讨沙漠。朱元璋对诸将说:现在天下一家了,不过还有三件事没有了解。第一,历代传国玉玺还在北元手中,我们并没有获得。第二,北元统兵王保保没有被擒获。第三,前元太子失去了音讯。现在让你们分道讨伐。

《弇州史料》也有关于第二次北伐的记载,不过跟《明太祖实录》是有出入的。

“高帝御武楼,与计边事。曰:‘扩廓游魂尚在,出没奈何?’达乃请曰:‘亟发兵厄竖子耳。’”

《弇州史料》

意思是说高皇帝驾临武楼,与众臣商议边境之事。说:‘扩廓游魂还在,有没有办法?’徐达就请说:“赶快发兵讨伐这小子吧。”

都说明军第二次北伐失败乃是徐达轻敌所致,原来我们被骗六百年

从《皇明资治通纪》和《弇州史料》中记载可以看出,第二次北伐的实际倡导者是朱元璋,而并非徐达,可为什么《明太祖实录》中的记载却说是徐达呢?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明太祖实录》这本书主要记录明太祖、建文帝两朝皇帝事迹的史籍,其史料价值是毋庸质疑的。这本书初修的时候是建文朝,后来燕王朱棣夺位后,又修改过几次,总的来说就是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宣传部工作人员编写的官方史书。大家想想,这样的史书或多或少有拍马朱元璋的嫌疑(当然,司马迁那样的人也有,但是估计不多),前面我们说过朱元璋出生时的各种天生异像(神话朱元璋),就是最好的证明。按照这种思路来看,这本书说朱元璋好的地方,可能有些会失实,但是说朱元璋不好的地方,估计是错不了的(如果皇帝没有缺点,哪个史官却把他写得不好,难道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吗?)当然有些史官可能为了取悦皇帝,把皇帝的责任轻描淡写,甚至直接推卸到其他人的身上。

都说明军第二次北伐失败乃是徐达轻敌所致,原来我们被骗六百年

我们知道朱元璋是个军事奇才,每回大战总是亲自布置好战略,这才派人出征,我想这次也不例外。如果徐达主张出战,朱元璋心存疑虑的话,依照朱元璋的个性来看,应该不会主动出兵征讨北元得。因此,我个人认为《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主防,是在徐达一再主战之下,心存疑虑的朱元璋这才出兵征讨北元的记载并不可靠。《明太祖实录》之所以如此记载,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帮朱元璋开脱责任,让徐达背了黑锅。

明军第二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朱元璋的轻敌,战略部署上有些轻敌冒进,这才导致大败。

《龙飞纪略》中的记载是这样的:

“壬子春正月,以大将军徐达帅师伐迤西,李文忠总东道兵趋上都。帝以残虏未除,终为边患。乃以达帅师伐之。冯胜、傅友德、文忠各总东、西道兵。顾时、陈德为副将军,率兵以从。赐敕谕戒以务察胡人情状,审其来否,则慎督三军,一鼓可俘,否则坚守斥堠,以静朔方。”

《龙飞纪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