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协和杯”山水桦甸·五彩金城全国摄影作品展入展作品选登

■小米 点评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余脉,松花江上游,素有“长白山下黄金国”之美誉。秀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魅力绽放的旅游资源。由中国摄影报社、桦甸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协和杯”山水桦甸·五彩金城全国摄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已于近日揭晓。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高山下的白桦林 王维 摄

点评:照片的色彩层次让人印象深刻,位于底部的黄色起到了稳定的支撑作用,枫叶渲染出的红色点明主题,而上部的蓝色山峰如宝石一般成为画面的亮点。照片形式感突出,只是后期处理饱和度过高,略显失真。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白山湖的晨曦 董士阳 摄

点评:照片拍摄于清晨日出之时,冷暖色调的交相辉映是亮点。虽然前景中的部分湖面已被冰封,但还未结冰的湖水却形成优美线条,绵延至远方。作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进行构图,再配合色温的过渡变化,给观者以想象空间。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山湖秋枫 付丽华 摄

点评:拍摄这幅照片时,作者应该是提前构思并耐心等待了一段时间。拍摄当天云层较厚,映照在湖面上的阳光不多,唯有左侧的一点格外明显,当快艇行驶到此处时按下快门,瞬间难得。前景枫叶色彩斑斓,引出主题。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一束杏花照碧湖 韩梅 摄

点评:作者拍摄岸边盛放的杏花树,取景时,恰好一艘快艇在湖面上划出美丽的弧线,瞬间把握到位。快艇的出现打破了画面的单调,也弥补了左侧的空白。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秋染白桦林 马海津 摄

点评:作者使用无人机垂直拍摄白桦林,丰富的色彩点缀于画面各处,杂而不乱。构图方面,色彩跳跃的人工草坪及湖泊纳入画面,被置于黄金分割线处,成为视觉重点,使原本较散的布局有了看点。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梦幻夏夜 赵延斌 摄

点评: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长为20秒,令盛放的花田和银河星空在夜间一览无余。拍摄时,作者巧妙地在花田间让人帮忙打开了手电筒,照向银河,让天与地产生了关联,也给原本常见的夜景增色颇多,属点睛一笔。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远眺紫云阁 卢山 摄

点评:紫云阁位于吉林省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内,因所处位置较高,成为拍摄日出的绝佳场地。作者以紫云阁为主体,仰角取景,颇显气势。红色建筑在蓝天白云和雾凇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颜色的反差带来鲜明的视觉效果,通透的天气更衬托出神清气爽的氛围。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独钓寒江 徐红梅 摄

点评:泛起水雾的湖面上,一叶小舟行在其间,舟上渔民安静垂钓,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色彩淡雅,气氛宁静。作者选择了枯树根作为前景,与渔船形成了一大一小、一实一虚的对比关系。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一米阳光 杨光辉 摄

点评:阳光四溢,洒向向日葵田。拍摄时,向日葵处于逆光位置,能实现照片上的效果,作者在后期处理时应该下了不少功夫。这样的照片虽然中规中矩,但整体视觉效果让人赏心悦目。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湖上渔歌 程千 摄

点评:渔民撒网捕鱼的照片很常见,这幅照片的特点是俯拍撒网瞬间,且借助了鲜花和绿叶为前景衬托画面。虽然画面平平,缺少层次感(使用长焦镜头大光圈拍摄可能会有更好效果),但角度和构图还是值得肯定的。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湖光秋色 王喜春 摄

点评:作者以框式构图的方式取景,前景中的红叶“框”住了行驶在湖面上的小船。红色的枫叶、绿色的青山、蓝色的湖面交相辉映,虽然都是鲜亮的颜色,但并不冲突。建议对照片底部再做适当剪裁。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轻纱舞松江 杜雨飞 摄

点评:作者采用对角线式构图,利用慢速快门使云雾产生动态效果,同时与前景雾凇的静态互为衬托。虽然技法应用良好,但主体的欠缺使得照片并不出彩,若有颜色反差较大的主体出现在画面当中,会有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农家院 丛强礼 摄

点评:作者以俯拍角度记录农家院全景,黑白影调令雪后的场景更显干净,画面下方行走在路上的人成为视觉中心点。只是去色处理也淡化了远景的山脉和云海,令照片的层次略有缺失。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丰收之歌 鱼明淑 摄

点评:广角镜头的运用带来了夸张的画面效果,小光圈配合较长的曝光时间令照片动感十足,阳光的星芒效果衬托了气氛,配合表现丰收时节农民作业的瞬间可谓精彩。从主体、瞬间、环境、构图各个方面的综合掌控,可见作者的摄影技术纯熟。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曲桥魅影 靳进 摄

点评:暖暖的色调带给照片温馨的感觉,行走于桥上的人们增添了生活气息。照片的拍摄时间和瞬间都比较得当,想必是长时间蹲守的收获。此外,作者利用了湖面的倒影,对称的构图让画面更显稳定。只是后期处理时饱和度调整略高,虽然视觉效果突出,但显失真。

入展图赏|山水桦甸·五彩金城

今儿真高兴 张志 摄

点评:这张抓拍照片的动态效果以及人物表情都比较自然、到位,主要内容交代清楚,现场感较强。只是背景较为杂乱,容易“抢戏”,且要注意标题应当便于观者解读照片。

闲话影展

步步为营方能捧杯 ▣君美

在世界杯上一展风采是每个足球运动员的愿望,谁不想过关斩将赢取奖杯?但这需要团队的协作和过人的球技。球场名将一般技术过人,但也正因为如此,一上场就被对手死死盯住,往往难以施展。而懂得打配合、发挥个人特长、付出全力拼抢的小将有时反而能抓住机会攻门成功。我们联系起来想想,这与影友们参加各类摄影评选活动也有相似之处。进球和入选同理,要么出其不意,要么快速反击,要么远“摄”一脚定乾坤。

打好“预选赛” 对于很多摄影人来说,参与活动都是由小到大逐步练起,即先参加区级、市级的摄影评选活动,等技艺一步步锻炼出来了,再聚焦省级乃至全国范围的展览评选等。区市级的“预选赛”就是很好的试金石,触“影”之后如果认为自己拍得还不错,不妨先在熟悉环境里的小活动中先尝试一下,看看反应,也借此结识一下附近和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摄影路上“拉着手”。相比较而言,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友实力较强,参评选择照片时要注意差异化,有视觉新鲜感的照片可能更能赢得青睐。不要过分依赖身边的高手,亦步亦趋地追随模仿,不利于取得长远的进步。互通有无,差异化研习,更有利于共同提高。

晋级“小组赛” 到了小组赛阶段,往往就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到各地去“征战”了。许多地方性摄影大展的征集时间定为一年,其实是给大家拍摄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观和各类节气民俗留出了足够的时间。理解了主办方的这种意识,你就可以观察总结大多数参评者的拍摄规律,了解对手的招数,比如常选择什么时间去什么景点、爱拍什么内容,再规划自己的战略战术。若是结识一两个大展举办地的影友,那就再好不过了,或是提供实用的拍摄信息,或是把照片先给他们过目,听听东道主的意见,也有利于提升照片。

拼搏“半决赛” 半决赛争夺的是决赛权,拼尽全力过招,即便负于对手,也往往是虽败犹荣。参评是要拿照片说话,光影、瞬间、情节、气势、环境等缺一不可。在一些高规格的摄影活动中,经过海选后入围的照片,比量更为严苛,在面对评委的仔细端详时,不谨慎的疏漏就会被放大。多年积累的摄影经验和对活动的理解认知此时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多半凭功底,一点靠运气。

争锋“世界杯” 世界杯给球员带来的是至高的荣誉,但更重要的是球迷世界的狂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摄影活动也讲“重在参与”,评比、入选、取得荣誉只是活动的表象,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增长见识和积累经验,学习竞争对手的长处,乃至于组织者、参与者、围观者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摄影行业氛围。如果摄影人通过积极参与行业活动,能够感染更多人爱上摄影、加入摄影队伍,共同拥抱摄影美好的未来,岂不是更圆满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