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长江边上的小镇,勾起了多少中年人的记忆

季市不是市,它只是靖江市下属的一个小镇。不过能把“市”作为名字,也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看到我们的行程中有“季市古镇”,我想大抵又是装修精美的仿古建筑,里面充斥着来自浙江义乌的旅游小商品,加上烤肠鱿鱼之类的“小吃”而已。在全国各地,类似的“现代古镇”不知道有多少。

到了季市才发现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完全原生态的居民区,没有精致的小桥流水,没有泛着漆味的红墙碧瓦,也没有身着民国服饰的店主。有的房子可能已经没有人居住,有的还有老实甚至有点木讷的主人。

这座长江边上的小镇,勾起了多少中年人的记忆

“新华书店”四个字,或许曾是中国门店最多的连锁品牌

虽然这里在我家乡几千里之外,但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大约类似。全国统一的“新华书店”那四个毛体大字,伴随着我们那一代人的成长,或许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在市场大潮中,各种新潮现代的书店层出不穷,这个图腾般的符号也越来越少见到了。木墙泥瓦,充满了原生态,然而住起来并不舒适,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这样的老房子,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

这座长江边上的小镇,勾起了多少中年人的记忆

缝纫机的社会地位曾经如今天的轿车,弹棉花和杆秤已推出历史舞台

缝纫机是八十年代结婚的标配之一,基本相当于小轿车在当今结婚硬件中的地位。心灵手巧的女性,可以用它为全家制作或者修补衣服。弹棉花的场景,或许只能在影视剧中见到了。看到这个弹棉花铺子的时候,跳入我脑海的,是拿到大学录取通知的时候,母亲说:北京很冷,要不要请人弹一床加厚的被子。季市还有一家制作杆秤的铺子,在我们的请求下,主人拿出了它的“镇店之宝”,那杆可以又粗又长,可以用来称一头猪或者一麻袋粮食的杆秤。0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们,或许对“天地之间有杆秤”的歌词耳熟能详,但未必知道这杆秤是如何称东西的。毕竟,更为方便准确的台秤和电子秤,已经让杆秤退出了历史舞台。店主人说,现在的杆秤,只是作为一种工艺品,表达“称心如意”的美好祝愿。

这座长江边上的小镇,勾起了多少中年人的记忆

换了四次的锅底,曾经是婚礼时髦礼物的暖壶,尘封的蜂窝煤和烛台

那口铝锅让同行的年轻人们好奇不已。在几十年前,铝锅是最大众化的新型厨具。用得时间久了,或者不小心烧干了,锅底就可能坏掉。对于农民来说,一口铝锅也还是价格不菲的,“补锅匠”也就有了巨大的需求。巧手的匠人们用手工换掉锅底,能够严丝合缝,继续烧水煮饭。照片上的这口锅居然换了四次锅底,足见主人的勤俭。

暖水壶、蜂窝煤和烛台,其实是在“荷叶桂花茵糕”的店里看到的。烛台已布满尘灰,应该是很久没有用过了,蜂窝煤和暖水壶或许偶尔还用一下。

桂花茵糕是代表季市的特色食品之一,店堂里展示着他们被媒体报道的记录。儿时,这些食品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而今,当我条件反射般地用食品工程的眼光去审视它们,它们于我就失去了神秘感。不过,想到没有食品技术理论背景的古人们,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摸索才做出这样的食品来,我对他们依然充满了尊敬。

茵糕是用米粉做的。糯米粉粘性好,但熟化后太软;粳米粉熟化后比较硬,但粘黏性差,无法形成绵软的口感。茵糕的关键之一,是两种粉的搭配——各自的选材,以及搭配的比例。出于对匠人的尊重,我没有去问两种米粉的细节和搭配的比例。店主告诉我,粉不能使用干法打磨的,需要浸泡之后捞出来湿法磨粉。

制作茵糕的米粉并不和成面团,只是边洒水边和,让米粉湿润而已。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用湿法磨成的粉,而且磨了就用的原因。干法磨成的粉虽然便于储存,但与水接触时需要水从外往里渗透。制作茵糕只是洒点水而不和面,水就很难均匀地进入米粉颗粒的内部。那些没有水的地方,淀粉就不会变熟。而湿法磨粉,米已经完全浸透了水,也就不容易出现干粉而导致没熟的白点。

虽然是边洒水边和,也还是会出现粉团。所以,洒了足够水的湿润米粉,就要经过细筛均匀地掉落到磨具中。茵糕没有经过发酵,蒸的过程中也就没有气体可以膨胀,茵糕的蓬松只能依靠堆粉时形成的疏松状态。细筛打散了充分吸水的米粉,松松地装满磨具,在用刀片把多余的刮掉,把磨具倒过来放在荷叶垫底的蒸笼里。

这座长江边上的小镇,勾起了多少中年人的记忆

茵糕蒸之前需要划成薄片

磨具里有祝福吉祥的文字。再用刀划出一道道缝隙,便于蒸时的水蒸气进入到糕中,否则蒸熟的时间就需要大大延长。而划成薄片之后,这么大这么厚的一个茵糕,20分钟也就蒸熟了。

其实“茵糕”的“茵”是指一种叫做“茵草”的植物,最初用来垫蒸笼的。茵草有特定味道,于是叫做“茵糕”。但是茵草的风味类似中药,并不为广大顾客喜欢,后来也就用清香的荷叶代替,但“茵糕”的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至于桂花,或许当初是用桂花或者桂花汁的,而今也用桂花香精代替了。茵糕里加了糖和桂花香精,店主坦荡地谈及,丝毫没有许多人谈及食品添加剂时的躲闪,很让我赞赏。

季市曾经是南来北往的交汇之处,也就有了来自各自的食物。各种烧饼琳琅满目,颇为诱人,可惜那天中午已经吃得很多,然后又吃了茵糕,胃里实在没有空间再去品尝各种烧饼。

这个叫做“酒酵馒头”,应该是与茵糕齐名的季市小吃代表。

这座长江边上的小镇,勾起了多少中年人的记忆

大小如磨盘、用米酒发酵、蒸到半熟后油炸而成的馒头

跟普通馒头不同的是,它是用米酒来发面的。发好的面也不是面团,而是半流体。在特定的锅中蒸到大半熟,再用油炸熟。整个摊子前,弥漫着油炸食品特有的香味。酒酵馒头有大有小,图中这些像小磨盘的有几斤重,买一个足够一家人吃,或者放起来,每天切一部分下来吃。

季市很好地保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风貌。在我看来,它不是一个旅游意义上的古镇。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中年人,它勾起了太多的儿时回忆;而对于年轻一代的孩子们,它是“活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