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引言

于振蓮女士,自幼即酷愛繪畫,其後對水墨藝術痴迷而執著。上世紀70年代,青年時代師承“長安畫派”名家何海霞先生,為其入室弟子。于振蓮女士水墨藝術不但深得其師何海霞先生藝術精髓,且能博眾名家之所長,功仕女、山水、花鳥,尤精荷花。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創新精神,在審美價值取向上,既不失傳統文人畫的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藝術格調,又融入了時代精神,突破傳統所限,另闢蹊徑,形成其個性化的藝術審美特質。

認識于振蓮女士源於西安美術學院,于振蓮女士給人留下蘭心蕙質、端莊典雅的印象。幾番接觸後,隨著瞭解的深入,愈發被其水墨藝術打動,萌發為其寫篇藝術評論的願望。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著名畫家于振蓮近影

一、于振蓮女士水墨藝術——師出名門 、丹青天成

自古有云:名師出高徒。對於于振蓮女士而言,其水墨藝術,師出名門。其師正是“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著名繪畫大師何海霞先生。

中國傳統繪畫,特別是文人畫勃興以來,“自娛”觀下,隱逸、超脫成為繪畫的格調。明清已降,畫界因襲摹古成風,與現實生活愈發脫離。脫離現實與寫實造型能力的欠缺是中國傳統繪畫在主題創作中的兩大短板。新中國,圖繪歷史、謳歌現實所需,主題創作聲勢浩大。傳統水墨畫,特別是文人畫被視為“舊文藝”而一度岑寂。步入新中國,在傳統水墨的改造中,在傳統圖式向現代圖式的轉型的藝術探索上,有一支西北的生力軍,那就是其後被成為“長安畫派”的藝術家群,反映現實,結合地域與時代特色,一掃傳統繪畫,特別是文人畫脫離現實、背離時代之流弊。建設題材山水畫成為新中國主題性繪畫的一種表現模式。建設題材山水圖式傳達了山水畫全新的表達方式和審美理念。一些富有時代氣息的造型對象,如:紅旗、鍊鋼爐、道路、橋樑、汽車、火車等都被作為新山水畫的表現對象,其價值在於,鐵路、高壓線等引入圖式,反映了新中國的建設成就這一主題,亦即刻實現了圖式的傳統向現代的跨越。如何海霞1956年的《寶成鐵路》、1979年的《秦林新貌》等。《秦林新貌》中,一座高壓線的鐵塔聳立群巒疊嶂,一條鐵路穿越其間,使得山水即刻活了起來。 體驗生活,是“長安畫派”藝術家共同的創作原則,作為“長安畫派”的代表性畫家,何海霞先生海量寫生,並以此為基礎,創作出緊密契合時代的主題性繪畫。《定軍山下新戰場》就是何海霞先生1958年初,共赴陝南勉縣寫生後所作。描繪初春農閒時,陝南的定軍山,工地熱火朝天,誓將荒土變良田。這種全新的主題性山水不僅在圖式上是傳統山水所未有的,其所具有的社會功用,更是傳統山水尤其是文人山水所不及的。“長安畫派”在“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藝術主張之下,實現傳統圖式向現代的轉型,為傳統水墨的改造提供了成功的範例。“長安畫派”藝術家們為傳統水墨圖式向現代轉型提供了範本,是現代語境下傳統繪畫的創新,其結果不僅適應了當代人的視覺感受,更為傳統水墨的推陳出新提供了成功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其中,何海霞先生功不可沒。

于振蓮女士動情地說,由衷感謝何老引領她走上藝術道路。不僅如此,用於振蓮女士的話說,冥冥中自有安排:千里姻緣一線牽,上世紀七十年代,于振蓮女士成為了何海霞先生的兒媳婦。近水樓臺先得月,基於對藝術的喜愛和對何老的崇拜,對於畫畫一竅不通的的於女士每次在回公婆家時,都會用心觀賞何老作畫。何老因勢利導,加之言傳身教,使得於振蓮女士入得藝術的殿堂,且在藝術的人生歷程中伊始,就有了一個很高的起點,為其後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於女士水墨藝術以侍女起步,兼攻山水,尤善荷花。作品線條精到,講究筆情墨趣,畫面靈動唯美,有章法,更有格調。

1、侍女、人物畫

主要以山水畫在新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何海霞先生,亦不乏高水平的人物畫創作。傳統的人物畫是逃避現實的,講究出世的隱逸情懷,與現實保持距離,甚至是逃避現實,幾無活力可言。何海霞先生人物畫作品與傳統概念化的人物畫迥然不同,筆簡意豐,洋溢著純真質樸的生命力。何海霞先生國畫現代人物畫有現實氣息,一掃傳統人物畫的脫離現實之氣,引領著人物畫走進現實生活。何海霞先生人物畫的變革與創新,同時也能夠體味到時代變遷所帶來的蓬勃生機。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圖1)何老拓張大千的作品

于振蓮女士耳濡目染,接受何海霞先生的藝術薰陶,加之自身的勤奮好學,且善於思考,在藝術上突飛猛進。然而,提及當初,是從一張白紙畫起,從畫線、圓圈開始,接著畫衣紋大線,是最有難度的,剛開始,何老評價,線條像髮絲,無力度,圓圈像鴨蛋。線條有一定力度後,何老說可以畫畫了,你愛美,就畫美人吧。從侍女入手,何老說,中國畫,點、線很重要,畫侍女就是很好入手題材。4尺,衣紋大線,沒有一筆達到的,非功力不到,而是墨續不到,接筆接的好,非勤學苦練是拿不下來的。畫侍女關鍵地方就是衣紋大線接筆,很重要。要練功夫,何老說,在運墨過程中,筆、墨、水很重要。不僅如是說,何老三上四川青城山,手拓三張張大千先生的仕女圖(圖1),讓于振蓮女士下功夫去練張大千作品人物衣紋大線。張大千先生其筆法骨絡堅闊,筆力雄健凝練。何老先生是大風堂嫡系弟子,張大千先生的得意門生。所以,何老的體悟最深。

功夫不負有心人,何老循循善誘的講授,加上自己的用功和勤奮,于振蓮女士很快就能掌握所學要領,完全掌握點、線,面的佈局、長短、明暗、粗細、大線銜接等繪畫技法,藝術感悟和表現力得到質的飛越。

于振蓮女士的人物畫創作或山水人物畫創作中,不難顯見,有著中國漢唐繪畫的線描、民間藝術的造型表達的功底。難能可貴的是,其人物表現貼近現實,流露出鮮活的情感。人物畫用的雖是傳統筆法,下筆卻很有人情味、世間情。

2、山水、界畫

何老曾經專門告誡于振蓮女士,要畫好山水,要先學會畫花草、樹木、人物、房屋、山的走向、水的流向等,然後要學會佈局和構圖等。何老說:“畫花猶如美女嬌,畫松猶如古人舞……畫什麼都要觀其風貌,悟其神韻,解其寓意,深得其精髓。”業內人士皆知“畫樹難畫根”,為了讓于振蓮女士學會畫樹根,何老專門帶著她來到樓觀臺的一處景觀,讓她現場臨習樹根的各種畫法。其後,于振蓮女士多次去樓觀臺採風臨習,漸漸悟出真諦,創作出《終南秋色》,且在該作中,把何老當年帶著自己去樓觀臺的情景永遠定格畫中,作為永久的紀念。

秉承師風,正確地領悟何老的智慧,又能夠在山川自然中有自己的感悟,便會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真情,從而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於女士的山水畫不乏蒼勁氣派又具清峻秀麗的特質。

于振蓮女士深諳傳統文人畫的精神義脈,在此之上,在自身的藝術創作中轉為結合自身體悟的獨抒靈性。《松下高士》(圖2)、《樓觀雲晴》(圖3)、《終南幽居圖》(圖4)等作品所顯露出的這種遠致與騰踔就是中國哲學所說的超越精神。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圖2)《松下高士》

《松下高士》(圖2)雖然是傳統題材,自然有一種古典的意境。但較之傳統文人畫,松柏的表現雄健有力,賦予昂然生機,與傳統文人的消極遁世拉開了距離。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圖3)《樓觀雲晴》

作品《樓觀雲晴》(圖3)兼工帶寫,山石、樹木多寫意表達,而樓觀則以嚴謹的界畫之法細細勾勒,畫面賦予對比而又渾然一體。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圖4)《終南幽居圖》

《終南幽居圖》(圖4),畫面雲蒸霞蔚,雲霧繚繞,穿插在畫面中,若隱若現,虛實相生,有一種獨特的意境氛圍。

3、墨荷藝術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有著與生俱來的純潔高雅之秉性,有頑強生長的一面,往往被視為一種清高和氣節的象徵,是理想的審美對象。所以荷花入畫,入詩,入心。以荷喻人,寄情託志於荷。歷代文人雅士,與荷相伴,顧荷自憐,丹青詩畫,樂此不疲。所以所以在中國的繪畫中,荷花題材為歷代所推崇。

于振蓮女士畫荷花,也是受教於何老。何老從構圖、花瓣的走向、花莖的橫斜、葉子的遠近、留白的大小、佈局的合理,畫面的立體程度等,一點一滴的用心指點和教誨,使于振蓮女士獲益匪淺。何老告訴於女士,歷代畫家都有專愛,祖師大千先生特別愛荷,不止因為荷花的高潔品質,還因為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畫荷最易也最難,容易入手,難畫神韻。為了畫好荷花,祖師大千先生曾租居頤和園,每天用心觀看荷形態和神韻,最後總結出畫荷的基本方法和理論。何老還風趣地說,大千老師愛荷,我姓何,你又叫振蓮,這都是很好的緣分。于振蓮女士謹記師言,從此筆耕不輟。何老還曾經說過,一定要先把荷花畫好,小紙畫大畫,小筆墨見大題材,一幅畫就是一個故事,一幅畫就要有一種境界。于振蓮女士在其後的創作中,每每畫荷花的時候,至情至性,身心都在畫裡面,感覺自己整個人都隨著畫筆搖曳生姿,有時候畫完好久都出不來。這就是“神會”,“神會”是中國畫的最高境界,這便註定心理修養和悟性的至關重要。惲南田《題石穀臨九龍山人》雲:“心忘方入妙,意到不求工。點拂橫斜處,天機在其中。”歐陽修《盤車圖》曰:“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見詩如見畫。”能夠“忘形得意”是很少的,意是大概,但又是精神實質。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談到:“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正是如此,于振蓮女士水墨荷花漸入佳境。其寫意墨荷濃淡相宜,疏密相間,穎妙成趣;削繁就簡,看似廖廖數筆,卻又荷影婆娑,風姿綽約。縱軸、橫幅、斗方等一應俱全,構圖以表達需要而有別。《荷香》、《荷香圖》等純潔無瑕,清新典雅。而這些墨荷作品的共同之處是,洋溢著一種渾然天成的韶秀之美,一種高風絕塵的格調。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圖5)《人品誰如花浩蕩,文心可比藕玲瓏》

《人品誰如花浩蕩,文心可比藕玲瓏》(圖5),畫面開闊、舒展。數片荷葉用鬥筆濃墨,揮灑自如,滋潤心田;荷幹則用中鋒古力表現。整個畫面觀之,靜匿、安詳而又生機盎然。背景表現上惜墨如金,與荷花、荷葉繁簡對比,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對比,使得畫面主體有一種突出的美感。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圖6)《荷香》,對角線構圖獨具匠心,酣暢淋漓的潑墨荷葉與工細精到的荷花形成鮮明對比,愈發襯托出荷花之高潔、委婉。

(圖7)《荷香圖》,映日荷花別樣紅。兩朵荷花相映成趣,視角、大小在同一中又富於變化,形成豐富的視覺效果,妙趣橫生。《荷香》到《荷香圖》,同中更有異,前者突出荷葉,實為襯托荷花,含蓄委婉;後者直接以荷葉的表現為主體,開宗明義。由此可見,的荷花創作,絕非數量上的機械重複,而是有著深度的思考和不同的表現技巧的。藝術的求新、求異,正在此。

對於于振蓮女士的墨荷藝術創作而言,荷是她的小宇宙,表達天人合一是她的大境界。品她的墨荷作品,墨荷率性、灑脫,筆飛墨舞,健筆寫來,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這源自於畫家對自然造化至靜至深的精神體認。老子所說的“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藝術創作須有一顆靜心,質本潔來還潔去。這原本就是畫家高尚的人格境界。品她的墨荷作品,尤為其中所釋放出的盎然生意所感染,人與自然的情懷所打動,悅目而靜心,這也是于振蓮女士的墨荷藝術傳達給觀者的獨特藝術魅力。

二、于振蓮女士水墨藝術特質——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

孔子有曰“君子不器”,大約是指對“術”和“技法”不是看得太重。中國畫的藝術造詣是“養”出來的。一靠生活體驗去“養”;二靠個人修為去“養”。沒有生活閱歷,作品是沒有深度的;沒有個人修為,作品的沒有格調的。經歷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于振蓮女士愈發熱愛生活,與人為善,追求“真、善、美”,這些都能在她的作品中得以體現。

自從踏上藝術之路,于振蓮女士勤磨苦礪,精益求精;遊歷大江南北,採天地之精華,她靈動的心智,漸使自己的作品有一種淡雅清新,晶瑩透徹的生命感覺。

三、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胸懷大愛,熱心公益

于振蓮女士人如其畫,沉穩端達,寧靜淡遠,善良敦厚,熱心慈善。

大風堂有一句傳訓:“努力重明德,隨時愛景光。”警誡弟子要學繪畫,首先要努力學會做人,要回饋社會,要有藝術家的重任擔當。藝術上于振蓮女士吸納了何老的繪畫精髓,為人上也學得了何老胸懷寬廣,內心博大的做人原則。她胸懷大愛,熱心公益,經常參加慈善以及社會活動,滿懷愛心向社會各界捐贈作品,回饋社會。2017年8月17日,于振蓮女士將十三米長卷的鴻篇鉅製《百荷圖》無償捐給了國家佛教著名寺院法門寺,被法門寺永久收藏。

于振蓮女士就是一位如此淡泊名利,真心回饋社會的藝術家。

結語

真正的大藝術家必是大人格者,于振蓮女士胸懷大愛,熱心公益,是一位有社會擔當的真正的藝術家,有此心胸,有此大愛,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豈能不高格局?其作品講究筆情墨趣、造型新奇,其“情”非傳統文人的孤芳自賞,而是融入了新時代的人文精神和情懷;其“趣”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讚美,是源自於大愛。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將傳統精神熔於自己的創造個性之中,作品傳達著一種建立於傳統之上有現代人文情懷,既能衝擊觀者靈魂,亦能振奮精神。

映日荷花別樣紅,祝願于振蓮女士永葆藝術青春,在藝術道路上勇攀高峰!

畫家于振蓮作品欣賞: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純淨墨彩 神合自然——品于振蓮女士的水墨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