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冰箱,没有压缩饼干,古代人四十多万将士的粮草从哪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最首要的一点就是粮草。

尤其是在古代,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打仗一般也在荒郊野岭,粮草的运输也十分不方便,而且不像现在一样有真空的食物,可以保质很长时间。

那么数十万大军和马匹的粮草是怎么先行的呢,今天就来看看古代人打仗怎么吃饭。

没有冰箱,没有压缩饼干,古代人四十多万将士的粮草从哪来?

粮草,顾名思义,就是“粮”和“草。

“粮”指的是官兵吃的粮食,一般就是大米。

吃饭的时候就将大米熬成粥,每个官兵的主食基本就是粥。很少有人会将米蒸成米饭,因为那样太费粮食了,而且古代宋朝之前是没有铁锅的,只能煮粥。

煮的粥,一般都是比较浓稠的,毕竟也要保证官兵的体力,太稀薄了官兵饿着肚子,难以振作士气。

粥里,一般会放一点蔬菜和肉。

没有冰箱,没有压缩饼干,古代人四十多万将士的粮草从哪来?

蔬菜在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是最珍贵的,因为蔬菜保持新鲜,太难了,很容易就坏了。所以很多时候会加一些豆类,代替绿叶蔬菜。

肉,一般就是做好的腊肉。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就学会了用盐来腌制肉类,保持肉的新鲜。在熬粥的时候放点腊肉,想必味道也是不错。

在某几个朝带,还出现过饼、锅盔、馒头等主食。但是一般最常见的还是粥。

“草”指的就是马吃的稻草。一般是将稻草事先整理整齐,然后用绳子一捆一捆的扎起来。

稻草容易保存,但是及其容易着火,所以很多时候,敌军断粮就是从烧稻草开始的。

没有冰箱,没有压缩饼干,古代人四十多万将士的粮草从哪来?

在古代运用粮食也是相当的麻烦的。

一般粮食都靠马车拉送,但是马车拉送,速度及满,而且中途马夫和马还需要休息吃饭,往往送一次粮食就需要在路上三四十天。

所以后来,朝廷一般会修建类似于驿站的地方,供后勤部队,换马加粮,及时将粮草送往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