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个税起征点拟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重磅!个税起征点拟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迎来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修正。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此次距离上次修法已有7年,从草案披露内容看,新一轮个税改革涉及范围广、亮点多,堪称1994年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也将是百姓获益最大的一次改革,被业内视为对现有个人所得税制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此次修法有何看点?对百姓收入影响几何?

01

首次增反避税条款

为堵塞税收漏洞,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拟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02

个税免征额标准提高,能省多少钱?

在个人所得税税率方面,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税率最低档为3%,最高档为45%。税率具体如下表所示:

重磅!个税起征点拟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如果个税免征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虑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不变,则个人将少缴纳个税45元,即(5000-3500)*3%。对于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3500-5000元之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

03

标准提高,对不同地区的人员影响不同

根据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所以,各地工资收入水平不同、五险一金的缴纳标准不同,也会影响个税改革后的税后收入。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同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也明显高于普通员工。所以个税免征额提高,对于收入较低地区和人员的边际影响会更大。

重磅!个税起征点拟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表2 2017年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元/月)

同时,比较同一工资水平,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缴纳五险一金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从比较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差别较大,南京、合肥、成都地区在住房公积金缴纳上保持一致。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重磅!个税起征点拟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表3 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成都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分别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成都六个地区工资水平10000元的情况下,个税起征点从3500调整到5000,因为上海地区在扣除五险一金后,应纳税所得额在起征点调整后,恰好从税率20%一档变为税率10%一档,从而税后收入提高的金额更多,而其他地区基本一致,税后收入均提高了150元。

重磅!个税起征点拟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重磅!个税起征点拟上调,将影响你的收入

表4 起征点调整后的税后收入比较

04

个税免征点提高对购房、购车等政策的影响

目前很多城市因实行房地产限购,对本地户籍的购房者限制较少,但外地户籍的购房者一般需要持续缴纳一定期限的个税或社保证明。因各地限购多是提供社保或个税证明,所以如果没有个税,但有社保记录,将不会影响买房,所以个税起征点上调对买房的影响相对较小。

就购车而言,因部分地区购车需要摇号,对于非本地户籍人员会有一定限制,以北京为例,非京籍人员参加摇号需要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个人起征点上调后,导致纳税间断,可能会影响后续摇号购车。

所以个税免征点提高,普通居民确实能够获得更高的税后收入,但对于有限购政策的城市,非本市户籍的居民可能会因免征额提高不用纳税而影响其享有购房或购车的权利。

但总体而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税免征额相应提升,有利于减少广大老百姓的税收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