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采访丨Amber 文&图丨周晓涵

爱奢汇 x 2018 中华杯•太酷「最佳人气奖」线上投票活动终于落下帷幕,6 位人气选手分别是王宇凤、周晓涵、张祖川、王婧、胡若涵、黄鸿鑫。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作为中华杯公益合作伙伴,将对这些年轻且优秀的大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独家采访报道,带你了解新锐设计师的台前幕后。

今天接受我们采访的是投票活动中人气第二的周晓涵~她接触服装设计才两年多,但却拿下了不少的奖项和荣誉,可谓是设计界的一颗耀眼新星。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2018 中华杯•太酷入围设计师独家采访

「最佳人气奖」TOP 2

Drexel University 周晓涵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设计,需要匠人精神。」

中华杯设计作品

「City in Thinking」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Q1 获得人气第二,心情如何?

周:我很开心自己可以拿到第二名,同时也挺意外的。刚开始投票的时候,我发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后来因为我忙于毕业设计,就松懈了一段时间。但我身边的不少朋友比我还关注这次的投票,有一天突然打电话来恭喜我,说我的票数超高的。我一直不敢相信,还以为是投票系统出了问题,特意去咨询了主办方。

Q2 参加这次中华杯是什么感受?

Q3 这次的作品灵感从何而来?

周:因为我喜欢把艺术类的东西和设计结合在一起,所以这次作品的风格延续了艺术化的概念。我把一个年轻艺术家-- JingsiLi 的现代抽象艺术绘画作为布料和灵感来源,开始了这次的设计和制作。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他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和城市、思考相关的。我从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把他的艺术作品转为了服装。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现在,大众所熟知的大多是博物馆里的艺术作品,很多艺术眼光很敏锐的年轻艺术家,却很少被人熟知。

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把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带给大家,也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和更多艺术家合作,这会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Q4 和参赛选手的相处中,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很多参赛选手看到我在拿箱子或者挂衣服,就会跑来帮我。我还记得当时静态展的时候,我和选手张祖川共用一个龙门架,我熨烫衣服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旁边帮我,还一直劝我不要太累,要多休息,感觉特别暖心

Q5 中华杯之后在做什么?

周:我参加完中华杯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毕业设计。期间,也投过两次比赛。一次是中华杯的公益征稿项目,是和一些知名品牌合作的,我设计了两个系列、投了稿。另外一次是一个美国的比赛。每次参加这些设计比赛,我都很开心,因为可以看到自己全新的作品。

Q6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服装设计?

周:关于服装专业的选择可谓是机缘巧合。以前,我的家人不赞成我学习服装,所以本科时,我选择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期间,我还自学了UI设计、动画设计、CG、建模。尽管我接触了不少其他方面的设计,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后来读研,我申请了室内设计。在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我遇到了我的恩师 Kathi Martin。一番交谈后,她对我说了一句话,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她说:「 You should belong to Fashion. 」之后,在Kathi的不断鼓励下,我成功地从室内设计转到了服装设计。

我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同时修了打版和立裁,在转专业后的大半年里不分昼夜,一口气补完了别人两年的课程。这种努力学习的状态,是我之前从未有过的。可以说,服装设计这个专业,我是转对了。

Q7 以前有参加过比赛、拿过奖吗?

周:接触服装的这两年多来,我参加过一些国际性的比赛和走秀,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在第一年走秀的时候,取得了 Gentle Monster 的 the best junior 的奖和 Joan Calabrese 的 the best Children’s wear design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之后,我入围了全球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 (arts of fashion competition),游学于法国罗浮宫大师班,作品在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展出,与当时轰动一时的Dior展在同一个博物馆。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在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作品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模特上身图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模特上身图

那次,我还被 Nathalie Doucet (Arts of Fashion Foundation 创始人)赞扬为“ Art Fashion Designer(艺术服装设计师)”。

今年,我的毕业设计更是得到了 Neiman Marcus 的时尚总监 Ken Downing 的好评,并亲自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了我的设计。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毕业设计作品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时尚总监 Ken Downing 在展示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时尚总监 Ken Downing 在展示

我在服装设计方面还开创了一套独特的设计方法—Neo-Cubism(新立体主义),并为这种分割再拼贴的设计方法开设了Instagram账号:blue.hera , 拥有18k的喜欢设计的粉丝。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Instagram账号:blue.hera

不过,这些都是对我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我还远远没有达到优秀的地步。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不断向国内外那些特别有才华的设计师学习。

Q8 未来有什么规划?

周:我未来的主攻方面还是 ready to wear。以前,我常常问别人的穿衣感受,听多了“穿衣要好看”和“凹造型”之类的话。有一次,有个朋友说了一句话,特别触动我。他说:“虽然中国现在有很多新的设计师品牌,但没有一个中国优衣库。”我听了之后感慨万千。

所以我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我能够做出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保证质量的、有设计感的、同时普通大众都能够支付得起的品牌。当然,要达成这个目标,我还需要学习更多服装方面的知识和工艺。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爱奢汇时尚圈」之后将对每位参与中华杯的优秀设计师进行独家专访报道,一定要关注我们哟~

爱奢汇携手2018中华杯太酷,独家采访「最佳人气奖」获奖选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