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貸款面談面簽工作?(信貸員必看)

近年來,在銀行類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借款人、保證人要求進行筆跡鑑定的案件逐年增多。究其原因,銀行信貸人員在具體貸款業務的辦理過程中,未能認真落實面談面籤制度,存在對借款合同簽字不進行審核的情形,從而發生失職瀆職、冒名貸款、貸款詐騙等違規違法行為,導致貸款糾紛,最終銀行承擔敗訴後果,給銀行帶來貸款損失。

根據目前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來看,面談面籤存在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代筆代簽,信貸人員未當面核實簽字人的真實身份,其主要風險及危害是容易產生冒名貸款,危害極大。

二、惡意欺詐,由於借款人的貸款動機就是欺詐,在面談面籤時設好陷阱或圈套,最終造成貸款糾紛或損失。

三、信貸人員風險意識較差,工作責任心不強,造成貸款手續不合規,簽訂無效合同。

四、操作規程缺失風險,出現逆程序面籤現象。

為提升信貸資產質量,提高貸款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防範經營和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有效維護我行的合法權益,建議如下:

1提高信貸從業人員素質

提高信貸人員業務技能素質,加強風險意識教育,嚴格遵守“三親”規則,即親訪申請人工作單位,親見申請人簽名,信貸人員親自審核申請資料,將貸款面談面籤制度落實到位,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責任意識,真正落實親眼面籤。

2提高技防水平,防範冒名、代簽等風險

客戶簽字時,通過身份信息核查系統確認客戶身份的真實性,並利用拍照、錄像等設備進行圖像採集,備份影像資料,確保借款人、保證人的真實身份並確保合同上簽名為借款人、保證人本人所籤,將借款人身份證件原件與借款人、保證人認真核實,核查身份證的有效期限,在簽字時,一定要求借款人、擔保人簽字清晰,按印清晰,為訴訟取證提供法律依據。

3明確工作規程,強化風險控制

根據貸款新規要求,強化細節管理,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制定面談面籤制度,明確面籤資料、面籤形式及操作流程,統一拍照或錄像內容,如規定的面籤地點、照片上需顯示日期且須與借款合同、借據日期一致等。同時,規範影像資料入檔保存、備份程序,使流程更科學、操作更完善、管理更規範,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4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

建立檢查監督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對影像資料進行檢查,是否應拍未拍、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弄虛作假,並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檢查發現的應拍未拍、模糊不清、拍攝日期逆程序等有問題的貸款進行調查核實,視違規情節對責任人嚴肅追責。

只有信貸人員真正落實面談面籤制度,依法合規操作。一次面籤的疏忽,可能造成擔保人偽造簽字,從而導致貸款訴訟失敗,造成較大的銀行貸款損失。所以,一次次的謹小慎微,一次次的盡忠職守,一次次的合規執行,才能真正防範貸款簽字的信貸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