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黃一鶴導演葬禮冷清的事實?

阿呆啊啊親


人走茶涼,很正常的情況,何況這是在娛樂圈,更不足為奇。娛樂圈是一個十足的名利場,當一個人不能給別人帶來利益的時候,自然就會被拋棄,被遺忘。

前幾天,導演黃一鶴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舉行,但是現場卻很冷靜,寥寥無幾,一共加起來連100個人都沒有,與其他的社會名人葬禮上動輒門庭若市的場面相比,確實差別不小。

這其中很多人都不認識,之前黃一鶴導演還是比較有名氣的,但是央視只來了一個領導,還有就是鬱金劍來了,張明敏的經紀人來了,其他大腕明星一個都沒見到。



導演黃一鶴曾經對中國的文化娛樂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黃一鶴導演是央視春晚導演的開創者,執導了首屆春晚,並且連續執導了5年春晚。是他讓春晚在除夕之夜走進千家萬戶,給海內外華人帶來無數歡聲笑語,讓春晚成了除夕夜每家每戶必備的年夜飯,並且這一個習俗還會繼續延續下去。

央視春晚的舞臺捧紅了很多明星,為我國的文化娛樂事業培養了許多文藝骨幹。有許多的歌星大腕都是從春晚開始走紅的,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想上春晚,只要上了春晚就是大紅大紫,可以賺取無數名利,能夠上春晚的明星證明人氣要比其他明星更高一點。春晚既是明星們爭奇鬥豔的舞臺,也是他們角逐名利的舞臺。

自從有了央視春晚之後,各個地方臺也都相繼舉辦了春晚、元旦晚會,讓我國的娛樂產業更加豐富多彩,給了很多文藝愛好者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湧現了一大批年輕的明星。從首屆春晚直到現在,我國的文化娛樂產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呈現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黃一鶴導演功不可沒。




黃一鶴導演葬禮冷清,只因娛樂圈是名利場

黃一鶴導演曾經連續執導5屆春晚,捧紅了那麼多明星,可是卻沒見那些人前來悼念,明星當中只看到了鬱鈞劍。86年的春晚,黃一鶴導演邀請鬱鈞劍參加表演,讓他一下子走入了大眾的視線,後面就走紅了。直到今天,鬱鈞劍仍然感謝黃一鶴導演對他的器重,仍記得這份恩情,所以特地來悼念。


張明敏的經紀人也來悼念了,他雖然本人沒來,但是派經紀人來,表明還是對黃一鶴導演有感恩之情。黃一鶴導演曾經邀請張明敏在春晚的舞臺上唱了一首《我的中國心》,讓百姓都記住了“張明敏”這個名字,記住了《我的中國心》,而張明敏正是靠這一首歌紅了一輩子。

好歹黃一鶴導演生前也是央視的領導,但是這一次追悼會,央視只派出了一個領導,其他的人都沒來。

黃一鶴導演但追悼會上就這麼三個人有頭有臉,其他人根本不認識,而且還很少。與以往的明星葬禮門庭若市的場面相比起來,黃一鶴導演的葬禮顯得更加冷清,毫無人氣,還不如一個普通人呢!

昔日那些被黃一鶴導演捧紅的大明星都跑到哪裡去了?難道他們沒有聽說黃一鶴導演追悼會的事情嗎?為什麼明星中只有鬱鈞劍一個人來了?而且,鬱鈞劍還是86年的時候參加的春晚,到現在還記得,真的很難得,其他明星估計早就忘到九霄雲外了。

其實很正常,娛樂圈都是名利場,明星之間都是互相利用的,根本沒有什麼情分可講,表面上熱情洋溢,其實都是暗懷鬼胎。黃一鶴導演早就退休了,現在又不在了,自然不會給明星們帶來任何利益了,他們肯定不願意再和他有任何關係,早就把他遺忘了。


人走茶涼是常態,習慣就好

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人與人之間更沒有什麼情分可言,到處都是爭名奪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人還沒走,茶就涼了,習慣這種冷漠就好。

現在的社會根本不像以前八九十年代了,那時候的人比較熱情,沒有利益衝突,心懷感恩的人也很多,像黃一鶴導演這樣的,如果是在以前,肯定有很多人前來悼念,擱現在就完全變了。

曾經那美好的純真的年代早就過去了,一去不復返。現在是一個人情味很淡的社會,而且會越來越淡,要習慣人走茶涼和人未走茶就涼了,這都是人生常態。

從黃一鶴導演的葬禮冷清可以看出來,不管你生前多麼風光,一旦死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珍惜身邊對你好的人,懂得感恩,多和他們相處一下,因為真正對你好的人真的不多。


R娛記


首先,我們看看黃一鶴導演葬禮來了什麼人,有央視的領導,還有他的老同事袁德旺、歌唱家鬱鈞劍,與其他的大牌明星去世相比,黃導的葬禮確實冷清,大家看看現場的照片,就知道,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了。

而作為他的老同事,春晚導演袁德旺在現場顯得很不高興,因為啥呢?我想應該是他看到冷清的現場,想了想黃導一輩子捧紅了這麼多的明星大腕,在他的最後一程都不願來。推己及人,可想而知,他以後也是差不多的光景吧,不由心生悲涼,看到了自己以後的結局,可能還不如黃導。他氣的是那些為了上春晚一直給他拍馬屁,獻殷勤的人,但是走紅之後就不懂得感恩的人。

第二,有人說可能是黃導生前要求一切從簡,不要通知很多人,不要搞得太過隆重。

那麼請問:歌唱家鬱鈞劍怎麼知道的?而且好像他還不是被黃導春晚捧紅的。而那些被黃導一手捧紅的,在前幾天網上發文悼念黃導的人,看上去文字悲切,情真意切,但是為何一個都不來?難道他們不知道黃導這幾天就要舉辦追悼會嘛?好像人去世之後過幾天開追悼會是一個常識吧?真悼念還是藉機炒作,大家一看就應該明白。

所以,不想來的會有種種理由不來,想來的總會來,這不僅是一個追悼會,更是一個顯微鏡和照妖鏡,從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很多人的本性來,也可以照出很多人虛偽的面目來。


江東娛翁


作為首屆央視春晚的導演,黃一鶴總共執導過5次央視春晚,可以說黃一鶴是文藝界的老前輩了,很多知名藝人都是因黃一鶴的邀請而參加了央視春晚從而走紅,所以,可以說很多藝人的走紅得益於黃一鶴的幫助,而就是這樣一位幫助過很多藝人的導演,他的追悼會卻遭遇了冷清。


2019年4月8日,黃一鶴老先生逝世,兩天後,也就是4月10日,黃一鶴老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而當天黃一鶴老先生遺體告別儀式的現場異常的冷清,和那些故去的大牌明星的遺體告別儀式人山人海的現場簡直沒法比。

據說,當天到場的總人數只有幾十人,到場的知名人士貌似只有央視的某個領導和黃一鶴的一位老同事袁德旺以及歌唱家鬱鈞劍。一代老藝人的遺體告別儀式現場如此冷清不禁讓人唏噓不已,難道真的是人走茶涼嗎?

回顧過往,黃一鶴執導的那幾屆春晚堪稱是最經典的幾屆,尤其是1984年那屆,那一屆的春晚雖沒有華麗的佈景、先進的舞臺設備,但是它卻永遠地留在了我們的記憶裡,我們懷念的是那個時代的認真,黃一鶴導演執導的春晚更真實、更貼近生活。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演藝圈儼然成了一個名利場,一切虛假繁榮的背後多數時候都與“名利”二字有關,於是便有了眾星雲集的葬禮或者婚禮,這裡很抱歉把這兩件事擰巴在了一起,但是在名利場,很多時候這兩件事卻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

而黃一鶴老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現場的冷清雖然令人唏噓,但是這件事也從某個方面告訴我們黃一鶴老先生的為人清廉正直,因為他不在名利場之中啊,不是嗎?所以我們大可不必為老先生感到難過,雖然去現場追悼黃一鶴老先生的人只有幾十人,但是這幾十人都是黃一鶴老先生真正的親人和朋友,不是嗎?


所以,我們也應該為黃一鶴老先生感到欣慰,因為他的一生都是真實的,一如他給我們帶來了幾屆真實的春晚一樣,最後,望黃一鶴老先生精神永在。


草根說電影


黃一鶴導演指導了上世紀80年代的五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想想80年代經歷過黃導恩惠和熟悉的演藝明星,如今早已告別舞臺很久了,當時的少男少女如今也變成了爺爺奶奶,還有一些老藝術家早已故去,比如馬季先生,喬羽老爺子等,不能完全說黃導退休以後就是人走茶涼了,過去的老朋友情感淡漠了,這樣的說法也有一些片面和牽強,有可能因為有個人原因無法到場參加追悼會的也肯定電話通知了。所以不要想的太多,把人和事情想的複雜。

還有,今天這個時代節奏非常快,尤其80到00後這代人,有一部分人對黃導還不是很瞭解很清楚,即使他們認識黃導,知道黃導,但是黃導工作的那個時代,他們有可能還沒出生,所以當代這些演藝明星不參加黃導追悼會也在情理之中,大家都有一顆包容心就好,畢竟黃一鶴導演當年所做的工作是高尚無私的,他老人家不圖回報,只把快樂留在人間,我想這是他的最後夙願,在這裡我向黃導鞠躬,表示感謝,黃導一路走好!


怪叔叔是個逗比


看開其實就無所謂了,人情本來就薄淡如水,何必非要強調形式呢?

涼薄的世界裡何必期待有溫度的故事發生呢?人一走,茶就涼,何況黃老已退休多年。一般來說,出席追悼會的人,除了真有交情的,就是做給活人看的;有人連裝樣子都不肯的時候,就是說逝者家人已無利用的價值了,薄情嗎?自古使然。這就是古代笑話所說的,縣官的娘死了排場大的驚人,弔唁者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縣官要是死了,卻是冷冷清清、悽悽涼涼。

黃老的貢獻就在於敢於創新和突破,敢於在那個年代打破禁忌把流行元素搬上舞臺,為電視文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在中國電視文藝的留下了重要的一筆,這一生,值了!

別人來或不來,其實無所謂!


我心亦如秋水靜


太太死了站滿街,老爺死了無人埋。

這句話流傳多年,這很現實。

黃一鶴導演是第一屆春晚的導演,退休多年,但在全國人民心中會記得。每個節目,讓人留戀,讓人喜歡。我的中國心,是耳熟能詳。

今天出現葬禮冷清,可能是黃導的孩子無權無勢,人們勢態炎涼,反映了當下人的心態。死了的人,看不到每個人活著的心態。黃導的孩子沒有為活著的人能辦任何事情的能力,又有誰為往日的友情再去送黃導一程。

太太死了站滿街,站街的人為了老爺去的,因老爺還有權利,還能為站街的人辦事。而老爺死了,失去了所有了,站街人沒有了,連埋他的人也沒有了。



3287536554


黃導的葬禮清冷,我認為很正常。

首先,時過境遷。黃導導演節目畢竟是幾十年了,有的演員或者工作人員已經故去。沒有故去的也已經年齡大了,行動不便,不能參加葬禮實屬正常。

其次,與當今政治要求相符。不能搞那麼多圈圈。你一個春晚導演搞一個圈子,一個電視劇搞一個圈子,一個表演班畢業的搞一個圈子,已經與現在社會風氣不符。

第三,越簡單說明活得瀟灑。不要看葬禮人數多少,不要想葬禮清冷與否,反正人最瀟灑就是死了。死了是對自己最好的總結。你生前人好,那麼大家也說說而已,以後不知道你的好;你生前不好,死了沒人再說。

最後,生死相依簡單點好。不論死還是生,都是人應該遇到的,生不逢時,死無四處,搞什麼活動都是某些人的作。不作不死,作了必死。既然還是死,葬禮進行曲一會就完畢。

黃導千古,春晚一帝。





意念2017


個人感覺鬱鈞劍是個大好人。在等著我裡面沒有一次他不是哭的熱淚盈眶的,還有及時捐款便d表現出他的心地很善良。相比之下趙忠祥就很差了,很少流眼淚更別說捐款了。


不朽的思維


沒啥,過去是人走茶涼,現在是人沒走茶就涼了。不要說早就退休離職的老同事去世了無人問津,就是接了通知要辦退休手續了,有哪位領導能問候一聲,更不用說普通同事了。物慾橫流,重利輕義是當下中國人的處事原則。心裡不要走什麼不舒服的,越往後茶越涼!


蕙心蘭質35


來那麼多人有什麼用,是讓黃老能導戲?來那些名人有什麼用,能讓黃老活過來嗎。

記住黃老的好,學做好人;記得看黃老導的戲,多叫個好。讓黃老在九泉之下入土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