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人中爲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提示:通過回鶻政權節制關係的變化或者說是演變,人們不難看出這麼一個問題,即就後來而言,高昌與河西兩地人回鶻的血緣分明更純粹一些,至於安西回鶻則被南疆的土著民族同化了不少。按照我們古代史籍的記載,南疆的土著民族在此前白種人應該佔有一定數量,而到了民國的時候,除裕固族外,天山南北的很多少數民族大多被劃入了維吾爾族。這就是今天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既有白種人也有黃種人,吐魯番的黃種人的基因分明多一些,而南疆地區的白種人的基因多一些的原因所在。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歲月是有痕跡的,最直接的說法是它會把這種痕跡留存在我們生存的大地上,甚至會因此而改變我們形象。所以在某個地方,當我們認真留意自己的形象即能辨別出歲月的痕跡,或者更直接地說是能抓住歷史的脈博,進而能感受到先輩們在歲月長河中的呼吸與心跳。

當人類學家把人的膚色分為黃、白、黑三種,並聲稱這三種顏色是因為地域環境造成的,會因為地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它們會不會有“先天性”的因素,分明至今還是一個沒有人能夠完全說清的問題。今天,學界公認維吾爾族的祖先是回鶻人,甚至更遠一些的話,可以追溯到鐵勒、匈奴。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5世紀中葉,在準噶爾盆地東部出現了一個以阿史那氏為核心的鐵勒部落,被稱為“突厥”。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包括整個蒙古草原和準噶爾盆地的突厥汗國,使其他一些鐵勒部落成為它的屬部。突厥貴族殘酷的統治激起了各鐵勒部落的反抗。為了與突厥貴族相抗衡,“韋紇”、“僕固”、“同羅”、“拔野古”等東部鐵勒中較大的九個部落結成地域性的“回紇”部落聯盟,被稱為“九姓鐵勒”,簡稱“九姓”。

統一九姓鐵勒各部的第一代可汗是骨力裴羅。744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迴紇汗國。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統稱“回紇”。就在這一年,骨力裴羅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回紇汗國成為唐朝的屬國。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此後,回紇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回紇與唐朝一直保持友好和從屬關係,並兩次出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788年,回紇可汗頓莫賀上書唐朝,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改回紇為“回鶻”。

當時,回紇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他們的勢力還不能夠達到我們今天說的新疆地區,而在“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並統稱回紇”的記述裡,我們多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組成是多元的、複雜的,並非單一的。通過今天的史料看來,當初在回紇或者回鶻諸部是黃種人,但並不排除有白種人的可能,在中國北方草原上發展起來的任何部落或者是民族含有白種人的記述,在中國的史書裡是很常見的。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840年,回鶻汗國瓦解,居住在漠北的回鶻部落大部分南下華北,其餘部分分三支西遷,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帶的回鶻結合,還有部分回鶻部落依附黠戛斯。南下部分由烏介可汗率領,艾尚蓮《回鶻南遷初探》(《民族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1982)認為,這部分回鶻達27部之多,加上南下的回鶻潰兵散卒、零散部眾,約有30萬人。但通過現有的一些資料分析,可能沒有這麼多,在20萬左右這個數字比較合理。這部分人除融入當時唐朝的邊疆地區(核心在河套地區),投降唐朝的有數萬人,其中一些人被“發配”到了江淮地區。

這一部分人是當時回鶻人因為滅國而遷徙的主流,另外即是留在原地和西遷的,西遷的分本路,一遷今天的吉木薩爾與吐魯番地區,二遷河西走廊,三遷南疆地區。這部分有多少,我們現在說不清楚,但估計也應該與南下的人數差不多。西遷實際上分了前後撥,即遷吐魯番地區與河西走廊應該是一同出發的,但在路上遇到了戰爭,就分成兩支,到河西走廊的成了我們今天說的裕固族。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遷南疆的這支由回鶻王子龐特勤率領,有15個部落,有意思的是,他們與當時遷至吉木薩爾地區的回鶻會合後,並沒有在吉木薩爾滯留,而是由吉木薩爾率部南越天山進入塔里木盆地,先停駐於庫車,後駐蹕於焉耆。由於龐特勤所部的活動地域,主要在焉耆、龜茲等原來唐朝安西都護府轄境之內,所以人們稱之為安西回鶻政權。

當時沒有隨龐特勤南下的回鶻部眾,繼續駐牧於北庭附近的草原,人口規模逐漸發展到20餘萬,與龐特勤南北呼應。866年,其大首領僕固俊從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出擊,打敗吐蕃,取得西州(治所在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古城)、輪臺(在今新疆烏魯木齊市附近)等城。這就有了歷史上所說的高昌回鶻或者西州回鶻。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這些回鶻部落最先引起唐朝注意的是龐特勤領導的部落,龐特勤曾3次遣使唐朝,請求冊封。唐宣宗即位以後,改變以前唐武宗討伐回鶻的政策,於公元856年、公元857年兩次頒詔,冊封龐特勤為祿登裡羅汩沒密施合俱錄毗伽懷建可汗,簡稱懷建可汗,雖然冊命因唐朝使節路途受阻而未成,但唐朝已將龐特勤視為原來漠北迴鶻汗國的正統繼承人。此後10餘年,龐特勤一再向唐朝進貢土特產。

但是,龐特勤建立安西回鶻政權,但該政權始終沒能有效地統一天山南北的各股回鶻勢力。最初歸附龐特勤的、活動於金莎嶺一帶的北庭回鶻,在張義潮舉義於沙州之後,開始與沙州歸義軍日漸親厚,而與安西回鶻政權逐漸疏遠。還有幾股回鶻勢力根本不受安西回鶻節制。在東部天山地區的分裂格局中,各股政治勢力此消彼長,安西回鶻政權逐漸衰落,代之而興的是以僕固俊為首的北庭回鶻,他們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這就是說,一個大的部落最後分成了兩個,而從當初龐特勤不在在吉木薩爾滯留以及後來那裡的幾股回鶻勢力不受他的節制,人們不難看出,這些回鶻部落也並不是一塊鐵板,甚至還有某種間隙。公元866年,北庭回鶻與龐特勤系的安西回鶻政權決裂。這一年,北庭回鶻首領僕固俊率眾出擊,攻克西州、北庭、輪臺、清鎮諸城,派遣達幹米懷玉為使,向唐朝報告勝利的消息。西遷回鶻內部的爭鬥,最終以僕固俊系的勝利而告終。僕固俊獲勝以後,龐特勤的後代被迫東遷到甘州。此後,僕固俊系回鶻取代安西回鶻政權,建立高昌回鶻王國。

龐特勤的後代被迫東遷到甘州就是今甘肅張掖,今天的裕固族主要就分佈在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黃泥堡地區,這部分在歷史上被稱為河西回鶻同或者甘州回鶻,一直中原王朝保持著密切聯繫,並和高昌回鶻一樣,對中原王朝“以甥舅相稱”。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另外,在今天裕固族的傳說中,他們都以“黃頭回鶻”自稱,相應的一些史料裡也有這樣的說法。這個“黃頭”被今天的一些專家“分析”為回鶻人中的“皇族”,也許和作為回鶻王子的龐特勤的後代也有一定的關係吧。

通過回鶻政權節制關係的變化或者說是演變,人們不難看出這麼一個問題,即就後來而言,高昌與河西兩地人回鶻的血緣分明更純粹一些,至於安西回鶻則被南疆的土著民族同化了不少。按照我們古代史籍的記載,南疆的土著民族在此前白種人應該佔有一定數量,而到了民國的時候,除裕固族外,天山南北的很多少數民族大多被劃入了維吾爾族。這就是今天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既有白種人也有黃種人,吐魯番的黃種人的基因分明多一些,而南疆地區的白種人的基因多一些的原因所在。

維吾爾族人中為什麼有黃人也有白人?吐魯番的與南疆的有一定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