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了娃以後,我們才學會如何去愛爸爸媽媽?

為什麼有了娃以後,我們才學會如何去愛爸爸媽媽?

一個朋友小時候是跟著外婆長大的,她的媽媽為了生計,忙於工作賺錢,也很少陪她,所以一直她與媽媽的感情也很淡薄,頂多打打電話,也不經常見面,她的媽媽多嘮叨幾句,她都會覺得自己被束縛……

後來她一個人遠走他鄉,離媽媽越來越遠,覺得好是清閒,因為至少不用面對媽媽的嘮叨了!

再後來,在他鄉遇到了另一半結婚生子,每天柴米油鹽生活的瑣碎,照顧孩子的艱辛,讓她漸漸的體會到了單親媽媽將她拉扯大的不容易,於是打給媽媽的電話多了,也不再閒她嘮叨,甚至覺得媽媽的嘮叨其實也並沒有那麼煩,只是一種長輩的關心罷了!

為什麼有了娃以後,我們才學會如何去愛爸爸媽媽?


這一季的«媽媽是超人»中,有一期有一段鄧莎跟媽媽"表白"的內容,真的看得特別感動,我們這一代人的媽媽,貌似都不願意表達,也不會表達,但他們都在用他們的行動與付出告訴我們他們對我們有多"愛"!

為什麼有了娃以後,我們才學會如何去愛爸爸媽媽?

曾經的自己也一樣,覺得在父母身邊,被諸多束縛,沒有自由,於是趁高考遠走天涯,畢業後來到離家N遠的城市,心想終於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了。

可家裡又不放心,他們又跑來了我來到的城市,於是各種擰巴!

總是各種宣洩自己的想法,並不去想他們是如何去想的,他們為了我付出有多少,卻總是想著自己有多被束縛!

就這樣後來到了我成家生子,他們也幫我帶了一段時間孩子,中間也有小的摩擦,雖然當了媽媽,卻並沒有完全長大,直到媽媽被累病,只能我一個人獨自帶孩子!

而自己獨自帶孩子的這幾年,卻是讓我真正成長成熟了!

自己發著高燒,老公工作脫不來身,要開非常重要的會議,而恰巧孩子也同樣病了,於是發著高燒,照顧著同樣病著的孩子,只能趁著孩子不鬧休息時,短暫的眯瞪一會兒!

每天洗衣,變著花樣做飯,收拾家務,陪孩子玩,各種啟蒙,還要想著多賺錢!

費勁心思研究孩子各階段的心理,結果有一天,你發現他會頂嘴了,而且頂回的內容恰巧是你曾經教育他的,於是你現在成了曾經的媽媽,也深深的體會到了她那時的感受!

有時你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講了一次,他嘴上答應以後不這樣了,結果下次又犯了相似的錯誤,你又苦口婆心的跟他講道理,結果道理講多了,孩子卻覺得你有一點點嘮叨,於是你知道了,媽媽那時的嘮叨其實是多麼的體貼與關心!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喜歡跟父母在一起,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才是最舒服的,才是最真實的自己,才是最具有安全感的,才是最無憂無慮的!

對於他們的嘮叨也不會像之前那樣,聽了不耐煩,即使覺得他們的建議很不合適,也不會當面反駁,而是應允,並試著嘗試,或者很委婉的去拒絕,對於他們捨不得扔東西的習慣,也就隨他們去了!

所以說,有很多時候角色變了,或者說這時間最偉大的愛,教會了我們如何與生活中的種種和解,當我們試著理解,才發現我們已然成長,我們心中的對他們的愛有多麼的濃!

聽聞一位阿姨得了骨癌,前幾天剛剛過世。去年見到她時還活蹦亂跳,看著身體特硬朗,即使退休拿著退休金,還出去找了工作,說是這樣能讓生活規律些,也怕自己閒下來生病!

那會兒見到兒子也能跟兒子各種瘋玩,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聽說出殯當天她的女兒哭的特別傷心,反覆的重複著"我沒媽了"就像那首«時間都去哪兒»裡面唱到的一樣,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就變老了!

從有了娃才開始覺得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呀,生活雖然瑣碎,要考慮的事情也會多很多,但很感謝娃激發了對父母的愛!也請時間善待他們,讓他們慢慢老去,多多陪伴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