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你相信世界上有一家企业,可以长达几十年,不管大环境景气如何,每年固定加薪2%、离职率只有1%,而且社会多数民众希望这家公司永远存在吗?2018年庆祝创办六十年的日本伊那食品,写下了这样的纪录。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1958年创办于长野县的伊那食品,专门生产寒天,业绩曾经连续增长48年,如今已是日本市占率达八成,也是全球最大的寒天业者。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寒天是从红藻的细胞萃取提炼,卡路里低,容易有饱足感,且纤维值高。在日本人追求健康的风潮下,被认为是减肥与养生的好食品,也使得伊那的企业价值观,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

公司成立一甲子以来,今年81岁的会长塚越宽,一直不以营收或获利成长为首要目标,他坚信企业存在的价值,最优先是让员工和家人能够幸福。

他将一生的经营理念,出版成《年轮理论》一书,强调企业的成长不必太快,反而必须像树木的年轮,慢慢生长,才会稳定与扎实。2015年此书一出版,就被日本首相府从当年的八万多册书籍中,选为年度最能代表日本企业精神的财经书之一,并翻译为英文,向世界推广。

塚越宽本人,因此也成为日本的知名企业家。不仅名列世界四大央行之一的日本银行前往取经,还吸引以管理模式闻名的丰田汽车切磋学习。2018年,松下集团迈入百年之际,想要检视未来经营方向,也有七十多名干部前往伊那观摩交流。

可别以为伊那是事业版图横跨全球的大型公司,其实这是一家年营业额近两百亿日元(约11亿人民币)的中小型企业。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这一连串的伊那传奇源自会长塚越宽。

他没有念过大学,原本在木材工厂服务,因缘际会之下,被伊那食品找去,协助改善公司的经营。当时,公司员工不到十人,经营不善,银行不愿意贷款。没想到这家公司却被他救活,一甲子以来,从不制定业绩成长数字,却反而蒸蒸日上。

欲速则不达:稳定才是永续之道

塚越宽一直采取自产自销模式,亲自面对消费者。为了避免渠道商拉抬售价,他不接受大型超市代销请求,即使对方付现或预付款,也不答应,如果订单太多,超过产能负荷,也会拒绝。

不少看似能快速增加业绩的做法,全都被塚越宽摒弃,欲速则不达——最能形容他的经营理念。原来塚越宽从历史教训中发现,企业想要短期内快速扩张,容易瞬间溃败、陷入困境,甚至倒闭,让员工失去工作,合作厂商承受压力,后果难以设想。

他认为,稳定才是企业永续之道。他观察自然界,发现企业成长有如树木生长,十多年前,喊出了“年轮经营”口号。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他拿松树和企业相比:树苗种下之后,部分枝桠长高、茁壮,此时,年轮宽度大。树木长成后,停止向上生长,下面的树干开始变粗,随后,年轮变密,尽管成长趋缓,整棵树却结实强壮、开枝散叶,可抵挡外来强风。

枝叶代表销售和生产,可以看见、可以用数据管理,往下生长的树干则象征公司的研发能力、品牌形象和员工向心力,是无形领域,看似短期内没有贡献,却是根基。

在他看来,如果企业为了达到短期目标,忽略持续成长,一旦企业来不及跟上,只会让内部组织产生空洞。因此,他一直不设数字目标,就像年轮,虽然成长缓慢,却能让企业永续存在。

塚越宽甚至认为,企业产生业绩,就像人体排出排泄物,不必刻意下功夫,只需按着作息和饮食,即可自然形成。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伊那食品常务董事、塚越宽的次子塚越亮形容爸爸——开口闭口不离“持续”、“永续”。

2005年时,日本媒体把寒天食品可以减肥与促进健康的效果捧上天,突然间带动起寒天的销售热潮。当年伊那食品的业绩成长四成,可是塚越宽并没有趁机大幅增加产能,或是有任何趁机大赚一笔的念头。

塚越亮说,“幸好没有这样做”,因为2006年,热潮就消去一大半,业绩下滑一成。而不管业绩大爆发的2005年或衰退的隔年,伊那都按照一直以来的节奏,每年帮员工加薪2%,不因业绩起伏而改变,借此稳住员工的心。

年轮式经营

伊那食品工业的总公司,坐落在占地10万平方米、四面环山的大自然中,周围树木成荫,花草盛开,就像一处大别墅。公司实行的是无裁员的“年轮式经营”。企业利润率自创业以来,虽然是逐年降低,但是企业追求的是在缓慢增长下可持续型经营,企业有与众不同的经营哲学:不上市,不赚不该赚的钱,不进行恶性竞争,公司盈利全部用于当地建设和还原给公司员工,同时,用于环境改善和赞助文化活动。由此,深谙企业理念精髓的塚越会长,被作为“精英企业”的代表,成为各种杂志和书籍的采访对象。

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该公司取得了连续48年增收增益(最近两年减收增益)的累累硕果。因此,公司被授予日刊工业报社颁发的“优秀经营者表彰制度”的最优秀经营者奖(2003年)和中小企业研究机构的2007年度优秀公司奖等多个奖项。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造福人类”;“创建美好的社会、奋进自强及与人为善”;“急速的成长不为上策”。江户时代后期农村复兴运动的旗手二宫尊德(1787~1856年),其思想和语录成为公司经营理念的原点。二宫尊德的思想,用现代式的说法,叫做重视长期规划的经营理念。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长远的人,考虑百年大计,所以会种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以富有。”

“目光短浅的人,认为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历时太长,所以不播种;只在乎眼前利益,不懂得播种只考虑收获,所以贫穷。”

这就是上文叙述的“年轮式经营”思想。会长的哲学是“可持续的企业”。会客室里也悬挂着百年日历。

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塚越会长在公司内的空地上,建造了一座伟日本式美术馆。他指出:最近日本的企业经营中出现了不好的倾向。投资不畅、裁员加剧、生产与其他公司同样的产品低价抛售,引起恶性循环。恰是在这种危机的时候,企业经营者更应该使资金流动顺畅。可是,为什么企业会陷入到这种境地中呢,显而易见,要归咎于证券分析家和交易所。这样下去,企业就很难实现长期经营,手忙脚乱的时候有谁又会去在乎提高利润呢。“所以,我们公司不上市。现在,如果日本企业不能改变经营哲学,回到过去的日本式经营的话,只会作茧自缚。”

该公司需要的人才是:重视协调性、有朝气、乐观、先家人、社区后自己。公司一直在谋求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无论怎样,在这家公司里面,即便没有上级的命令,公司员工也会自发地在早晨和周末照顾花草树木,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像伊那食品工业这样地域性很强的中小企业来说,即便是公司不上市,也可以选择一种适应社会和适合本公司发展的“年轮式经营”。不做“NO.1”,而是做“ONLYONE”,伊那食品工业的这种踏踏实实提高业绩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工作安全比业绩重要

《希望这家公司永远在》作者坂本光司写到,在伊那经营还不是很顺利时,曾发生员工因公受伤的意外,塚越宽当时就决定投入庞大经费,采购更加安全的设备,虽然财务上不划算,但他顾及工作安全,更甚公司业绩。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墙上挂着伊那食品的社训,只有一句话——“兴办好企业”,所谓好企业,并非盈利指标完成得好,而是要让与企业相关的所有人都由衷地打心眼里称赞“真是家好企业”。

“我爸爸常常思考,公司为什么存在?什么是好公司?”塚越亮发现,父亲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干部找去,要求改善办公室环境,例如灯光不够亮、空调太冷或太热,好让员工工作更愉快。

在公司任职34年的伊那营业推进部部长前田俊彦也有亲身体会。他表示,长久以来,寒天的制作过程都是在户外曝晒、脱水。有一次,伊那的员工合力用水泥块挤压寒天脱水,一名员工的脚不慎被压伤而骨折,这让塚越宽决心发展排水处理设施,在1981年研发出自动脱水法,成为日本最早提倡安全卫生的寒天业者。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因为伊那善待员工,声名大噪,许多人挤破头,想要进入工作。每年约有1200人应聘12到13个职缺,录取率约为1%。塚越亮笑着说,这种盛况竟然在长野县的乡下发生,还要百中选一,花费心思,可谓“奢侈的烦恼”。

获得录取的新人要接受两星期培训,塚越亮说,他爸爸会给新员工每人一本百年历——上面印着2001到2100年的年历海报,其中有一天会是员工自己设定死亡的日子,提醒员工珍惜时光。

伊那的员工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利用假日或午休时段,自动自发打扫整理办公环境。“我们不请外人打扫,”塚越亮说,从厕所到周边道路,不假手他人,花园也是员工自己修剪花木。

伊那的总部如同一座大公园,连附近社区民众也能共享空间,里面有工厂、美术馆、餐厅,免费开放,每年吸引35万人次。一到春天,开满郁金香,秋天则可以赏枫,已经成为伊那市的地标。

日本最幸福企业的“年轮经营”

伊那的企业总部,就在一个占地9公顷的花园里。花园没有围墙、大门,也没有警卫,任何人可以随意进出。园区不像工作场所,反倒像社区幼儿、长者的活动场所。

“如果只看眼前盛开的果实,忽略了播种等待后的收成,那是迷失在现有的优势,”这是江户时代思想家二宫惠介的名言,被塚越宽奉为圭臬,成为伊那的经营指南,相信他提倡的“年轮经营”,也将启发更多企业的经营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