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创业网上卖水果,年销售额500万,网络营销带来巨大利润

近年来,海南将扶持小微企业和发展互联网产业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向。90后小伙陈棣耿中职毕业后,尝试做电商和微商,专卖海南水果和土特产。

在“大众创业”的浪潮中,他从零经验开始创业,年销售额从20万增长到500万元。

一、脚踏实地,坚持诚信为本

陈棣耿是海口人,1991年出生。2012年,陈棣耿从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计算机会计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当话务员。

后来看到身边有朋友开网店卖海南水果,陈棣耿也心动了。“当时看到一些农户种了水果,却卖不出去,我就想着自己开一家淘宝店,专卖海南水果和土特产,把家乡有特色的东西推销出去。”陈棣耿说。

血气方刚的陈棣耿说干就干,从公司辞职后,他开起网店,做起微商。“当时的海南水果市场还没有现在这么火,但我认为市场有潜力。”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经历,陈棣耿说,刚刚创业时,订单很少,为了尽快把口碑打出去,他发货不计成本,有订单就发空运。

从创业做电商和微商开始,陈棣耿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凡是客户的订单,品质第一,一些坏的、烂的宁愿丢掉也不能发给客户。

90后小伙创业网上卖水果,年销售额500万,网络营销带来巨大利润

发货时,我们还首创真空打包,确保水果完好送到客户手中。”陈棣耿说。在陈棣耿坚守诚信,脚踏实地的坚持下,他的网店慢慢吸引了许多回头客。

二、联合老乡,整合优势资源

随着订单不断增加,收货、接单、联系快递、发货都要自己动手。遇到椰子销量好时,为了及时发货,陈棣耿砍椰子壳就要忙碌到通宵。

眼看订单越来越多,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陈棣耿便动员舅舅王映杲和表哥吴挺仁加入,到后来还从老家请了8名老乡专门负责打包,解决大家的就业问题,“员工的工资是3000余元,比在家干农活或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我们几个‘股东’三天两头要跑龙泉、龙桥、永兴等乡镇甚至到各市县果园去收水果,了解各种水果的生产特点,确保原生态。”陈棣耿说,从椰子、澳芒、火龙果、百香果、荔枝、龙眼、柠檬,到木瓜、菠萝蜜、木薯、地瓜、黑豆……

90后小伙创业网上卖水果,年销售额500万,网络营销带来巨大利润

凡是具有海南特色的水果和土特产都在卖,“特别是像菠萝蜜、木薯、黑豆之类的,利用我们的优势帮农户解决销路,村民们没想到这些以前只能挑到镇墟上零卖的东西,竟然在网上能卖这么好。”陈棣耿说。

海南荔枝上市时间比较早,为此每年一到荔枝季节都会是“爆款”产品,每天要发货五六千件。

为此,在荔枝季节,陈棣耿都会请30多名工人专门负责打包。“7月到10月是海南水果的空档期,水果较少,属于‘淡季’,这段时间外省水果集中上市,但我们每天仍有近千个订单要发货。”

三、走出去+引进来,引进特色水果

创业初期,陈棣耿的网店年销售额只有20多万元,后来订单一年比一年多。在2017年,销售额已达500万元左右。

说起利润,陈棣耿也坦承,水果行业不属于暴利行业,利润仅在10%左右。但是,能做到薄利多销,能解决一些乡亲的就业问题,他已经很知足。

谈及将来的发展,陈棣耿已做好长远规划:不仅要卖出去,还要请进来。

为此,他和家人专门去杭州考察,与全国各地的水果同行互相交流、洽谈合作,不仅在当地找了一些水果代理,还将在今后引进对方产地的特色水果,让海南的消费者品尝真正从源头过来的水果。

四、抓住线上商机,让产品传播更广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兴起,借势互联网的高度发达,与陈棣耿类似的成功创业案例有很多,就算远在深山,只要有好产品,都不愁没有销路。

90后小伙创业网上卖水果,年销售额500万,网络营销带来巨大利润

在自己的家乡种植着冰糖橙,而且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上百万。

还有依靠网络传播,将海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

在江苏连云港大兴庄村,部分商家专门从事网络销售海鲜生意,为了提高销售额和产品销量,专门请“网红”进行现场直播,网红的号召力真的很大,几次下来订单暴增。

据当地村长介绍,现在村里借助网络销售产品,除了在海鲜相关的公众平台发布信息,很多都用“网红”。每个家庭一年能赚200多万,有3户做的最好的一年赚1000万。

总结

要说搞线上营销玩的转的,非微商莫属,一些火爆的微商群裂变的速度让人惊叹,而且带动性极强(此处只对微商持中立态度,只看他的裂变套路)。

其实不光做微商可以利用社群营销,线下生意也可以通过线上做渠道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