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基礎研究分析

BIM基礎研究分析

我國BIM 技術研究是從IFC標準研究和應用開始的。1998年國內部分專業人員開始接觸並研究IFC標準,2000年IAI(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國際互操作聯盟,building SMART組織的前身)開始與我國政府有關部門、科研組織(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進行接觸,使我國全面瞭解了IAI的目標、組織規程和IFC標準應用等問題, 由此開啟了我國在國家層面的BIM 研究工作,為我國BIM 標準制定和工程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數字社區信息表達與交換標準研究

國家863高新計劃項目《數字社區信息表達與交換標準》(2001-2004),是我國最早開始探索IFC標準的研究項目。研究基於IFC標準探討研究了社區數據表達與交換標準,提供社區信息的表達以及可使社區信息進行交換的必要機制和定義。此項目的另一個收穫就是探索了IFC標準實際工程應用問題,以及根據我國建築行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擴充的方法。

BIM基礎研究分析

基於國際標準IFC的建築設計及施工管理系統研究

在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建築業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04-2005)中,設立了“基於國際標準IFC的建築設計及施工管理系統研究”研究課題。重點開展了基於IFC標準的信息建模技術、基於IFC標準的建築結構設計專業軟件以及基於IFC標準的4D技術應用於建築施工過程模擬等研究工作。開發了基於IFC標準的建築結構CAD軟件系統,深入探索了已有CAD系統藉助商業軟件和自主開發這兩種主要BIM軟件集成模式,為直至今日的國產軟件改造和系統集成打下堅實基礎:開發了基於IFC的建築工程4D施工管理原型系統,探索了通過WBS編碼集成3D模型、工程資源、進度管理,形成4D可視化動態管理系統的方法,此係統在“廣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青島海灣大橋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得到應用;系統研究了IFC標準,經全文翻譯並按照我國規範表達要求進行了改寫,在後續的研究中將IFC標準引入到我國,形成了我國第一本BIM 標準GB/T 25507-2010《工業基礎類平臺規範》。

BIM基礎研究分析

基於BIM 技術的下一代建築工程應用軟件研究

在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滾動支持項目《建築業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06-2010)中,設立了“基於BIM技術的下一代建築工程應用軟件研究”研究課題。課題形成了諸多BIM技術相關成果,包括:基於BIM 技術的建築設計軟件系統、基於BIM 技術的建築成本預測軟件系統、基於BIM 技術的建築節能軟件系統、基於BIM技術的建築施工優化軟件系統、基於BIM 技術的建築工程安全分析軟件系統、基於BIM技術的建築工程耐久性評估軟件系統、基於BIM 技術的建築工程信息資源利用軟件系統。

BIM基礎研究分析

現代建築設計施工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

在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現代建築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2006—2010)中,設立了“現代建築設計施工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研究課題,研究目標是基於IFC標準,在現代計算機軟硬件環境基礎上,研製建築工程協同設計集成系統、數字工地集成控制系統和設計與施工一體化信息共享系統,進而實現設計與施工兩個階段的信息共享,為發揮施工企業的創造性提供技術保障:同時集成和改造現有的專業CAD軟件和管理軟件,並研製綠色建築設計和綠色施工支撐軟件系統,以增強我國建築設計創新能力和施工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課題系統研究了建築施工管理IFC數據描述標準,基於IFC、IDM、IFD的信息共享和交換技術,基於IFC標準的建築信息模型數據集成與交換引擎裝置和方法等,研發了建築工程協同設計集成系統、數字工地集成控制系統和設計與施工一體化信息共享系統,進而實現了設計與施工兩個階段的信息共享,同時集成和改造了現有的專業CAD軟件和管理軟件。

BIM基礎研究分析

城鎮住宅建設BIM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示範

在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建築工程綠色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11—2015)中,設立了《城鎮住宅建設BIM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示範》研究課題。在國家863高新計劃項目中,設立了《綠色住宅產品化開發數字技術研究和應用》和《基於BIM的規劃設計軟件開發》的研究課題。這些課題的研究工作尚在進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