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牌生意大火,新生代消費者哪裡不一樣?

優酷一檔節目《這!就是街舞》再次將地下文化帶入地上,有了大眾化的土壤,使得潮流文化迅速與地上主流文化發生交集,產生的熱潮也正在極大地倒逼時裝產業。節目播出後,楊文昊自創的潮牌The V淘寶店鋪的流量和銷量都翻倍了,旗下產品幾乎很快售罄。

潮牌生意大火,新生代消費者哪裡不一樣?

無論是去年《中國有嘻哈》的崛起,還是今年《這!就是街舞》的爆紅,都說明了潮流文化正成為當下90後和千禧一代為消費主力群體們的熱寵。

上海時裝週期間,市場諮詢公司尼爾森聯合OFashion迷橙發佈了全球首個潮牌大數據研究趨勢及用戶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潮牌消費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90後和95後是潮牌的主要消費群體,且95後三年來佔比逐漸攀升至25%,這其中,前10%的骨灰級用戶的潮牌花費佔到個人總支出的60%至80%,佔據了48%的市場份額。

潮牌生意大火,新生代消費者哪裡不一樣?

潮牌生意大火,新生代消費者哪裡不一樣?

不過,隨著潮流文化的不斷完善,不少核心用戶開始對潮牌歷史、設計理念和文化態度更加關注,貼合自己理念的潮牌往往會成為忠實粉絲。每季必追也會是生活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甚至潮牌花費佔到個人總支出的60%至80%。在這些摯愛潮牌服飾的消費者聚會、出遊中,潮牌成了他們的必備,甚至是唯一選項,他們熱衷於在朋友圈分享潮流信息,不經意地秀自己。

潮牌生意大火,新生代消費者哪裡不一樣?

因此,曾經作為小眾在“地下”發展的品牌,也逐漸的調整為了適應新消費者的模式。

潮牌生意大火,新生代消費者哪裡不一樣?

但是,現在的潮牌服裝已經從個性風格走向完全相反的道路,它已經成為一種在沒有個性的人當中蓬勃發展的文化。有一種現象可以解釋,當這些街頭潮牌的粉絲正在排隊去購買他們認為的與主流文化不同的品牌時,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等待幾個小時其實也只是為了跟身邊排隊的人購買同樣的產品。

潮牌生意大火,新生代消費者哪裡不一樣?

雖然現在潮牌仍舊是很多消費者的追求,但當消費者醒悟發現自己身著已經不是彰顯個性,獨特還是大眾,隨處撞衫的產品時,潮牌或許將引來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