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乡明 摄

迎爱奔跑

张艳波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就像跟随一辈子的胎记。

以致于后来的种种际遇,其实都是有迹可循。

像日本小说《砂之器》结尾总结:一个砂子做成的器皿,纵使成了器,最终还是化为虚无,因为本质是散的。

父严母慈,如果说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母亲像河,给了最柔情、最细腻的爱;父亲则如山,为孩子树立了坚韧、积极的形象,两者不可或缺。

我和弟弟在骨子里有种不认输、不认命的韧劲,完全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父亲当过兵,他在市一中读中学时是学校学习部长,但由于是农家子弟,又为长子,在需要担当的时候,放弃了高考。

父亲在部队期间,曾多次在《解放军报》发表文章,后来复员到铁路,在铁路分局政治部任文字秘书,总是有写不完的讲话稿和各类总结材料。

这期间,他为了培养我的耐心也间接让我练字,最后的定稿都由我来誊抄。他的领导曾奇怪,张大个遒劲有力的字体怎么突然返璞归真?后来才知道,张秘书家里还有个小秘书。

那时普遍居民生活水平偏低,父亲就买来很多黄豆、绿豆,自己做豆芽,吃得多了,我和弟弟长得和豆芽一样,又细又长。

为了改善生活状况,父亲积极开展副业,挣稿费。从新闻稿到副刊稿到时事言论,一支笔写遍所有题材。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乡明 摄

上世纪80年代,反映春运运量和运能吃紧的《火车好坐、衡阳难过》的新闻稿,就是出自父亲的思考和分析,后来传遍整个京广线。

每次拿了稿费单,父亲都让我去邮局取,攒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到每学期开学,我和弟弟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后来我把这段经历写下来,16岁在报刊发表了《父亲、笔和我》,从此走上文字创作之路。

父亲文张武弛,张弛有度,他信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我5岁起,父亲每天6点准时叫醒我和弟弟起床跑步。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乡明 摄

人是出门了,我却经常带着弟弟到一条小溪捉鱼摸虾,有一次他一脚滑下去,大冷天,棉衣毛裤裹上半身泥,回到家里挨了一阵臭打,不过弟弟没有供出主谋,这为我们后来结下深厚的情谊奠定了感情基础。

父亲在年近40岁时,得了当时被视为难以治愈的冠心病。

医生嘱咐不仅要终身服药,还要加强营养,静养。说白了,这是个富贵病,但当时家里的条件实在不能突然多出个“大爷”,于是父亲就开始了自我治愈之路。

不管前一天熬夜写材料到多晚,第二天,父亲必定晨练,再洗冷水澡。两年后,父亲用“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的坚强信念,解除封印,满血复活。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乡明 摄

父亲对我较为偏袒,这成为一把双刃剑,给了我一个辽阔、宽松的生长空间,也让我有点过于不拘谨,正宗女汉子一枚,时不时闹点无伤大雅的小祸,让我时常在家“喝一壶”。

还是得益于父亲让我们晨练,每次看到父亲脸色阴沉下来,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我一个箭步冲到门口,拧开门锁,拔腿夺门而出。打不赢就跑,打运动战,这是红宝书上的教诲,伟人思想活学活用。

记得我闯的最大一单祸,源于横刀夺爱,夺了父亲的书柜,但后果幸免于难。学生时代,我几乎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购书,书太多了,开始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柜。

我多次向父亲提出诉求,可父亲总是以工作忙为推辞(也的确是忙)。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黄牌 摄

暑假里的一天,我眼看自己的要求被遥遥无期地忽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自力更生。

在那个忙得热汗淋漓的下午,我把父亲的书柜给清了,搬到自己房里,按类归放,当我心满意足忙完之时,父亲刚好下班。

当他一头大汗进屋,看到书房一地狼藉,顿时怒不可遏,到院子里操起一根粗木棒,我一看,头皮都麻了,这是往死里打的节奏啊。

开院子大门已经来不及了,我飞身闪进自己房间,把门反锁。直到晚饭时间,在母亲的多次催促和隔空化解下,我才敢打开房门。

从这件事上,我体会到做事要有分寸,更不能去挑战一个人的底线,哪怕是至亲。危险系数不可估量。

后来,我听父亲无意中和母亲说,幸亏我动了他书柜,他不得已重新打了更大的——一面墙的书柜,然后,木材原料涨了不少。

我的文学父亲对我影响至深,我的名字,就取自“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余建强 摄

父亲涉猎甚广,他对鲁迅推崇备至,认为其文是言简意赅的典范。而要写好作文,基础是背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时代背景,没有比古诗词更美的语言和思想。

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指导意义的,当首属《毛泽东选集》。

父亲说,读《毛选》,百无一厌,读一遍有一次新的感悟。

《为人民服务》《论持久战》《反对本本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篇都有洞察全局、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说得多好啊,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战略高度,充分体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十多亿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将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我是铁三代,我特别爱读《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最好工作写照。特别是高铁时代,运输工具的竞争,不仅是硬件设施,而是落在“服务”两字,谁让旅客心里舒服了,二等座、一等座、vip,整列车座位销售一空绝不是理想。

所以,感谢父亲让我从小锻炼体魄、包括棍棒下的洗礼,至关重要,是那些介绍的好书,因为不朽思想的引领,才让我时刻谨记: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一名为铁路职工写实、讴歌的报人。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陈勇 摄

每当我疲惫、感到力不从心时,想想父亲对我们的教诲,想想那些父亲推荐的好书,想想孤篇压全唐的如水柔美、劲道,困难、苦难不过是纸老虎。

这时,我会厘清思绪,穿上球鞋,像学生时代,去操场跑得大汗淋漓。

不惑之年,我跑步再不用父亲催了,也没有人和我半路分心,去小溪摸小鱼小虾。

我脚步坚定,迎着太阳奔去,前方,有旗帜在飘扬,让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自我挑战。

光耀铺路,全是父亲鼓励和赞许的目光……

广州铁道 红棉·夜读 迎爱奔跑

黄牌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