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精品推薦北宋錢幣收藏冊一組

宋朝錢幣作為宋代最主要的貨幣,每一百文“因(後)漢制,其輸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諸州私用猶各隨俗,至有以四十八錢為百者”。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九月“丁酉,詔所在悉用七十七為百”,通常稱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實數一百錢的稱為“足陌”或“足”。但是“悉用七十七為百”,至少到北宋後期只是“官用”的標準。

宋初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鑄幣量超出唐代20倍。宋第二帝太宗於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990年)五月改鑄發行淳化元寶錢。皇帝親書隸、行、草三體錢文,成為皇帝親書錢文(稱御書)之始,又是行、草入錢之始。兩宋300餘年凡18帝(末代三帝名存實亡),改年號57次,鑄年號寶文錢43種(不包括大小和書法等版別變化)之多。

宋朝幣文變化可歸納為六種。

1.宋幣寶文之變。僅以南宋嘉定鐵錢為例,有元寶、重寶,還有之、至、興、新、安、全、正、崇、萬、洪、真寶等寶文錢; 2. 宋幣之對讀、旋讀之分。對讀即上下右左讀,旋讀即上右下左讀。如慶曆錢是宋折二錢鑄行開端,並形成南宋以折二錢為主的幣制,開折二錢銅鐵並用,對讀旋讀並存之先河;

  3. 宋幣之書體之變。書體變化有隸、行、草、楷(包括徽宗御書瘦金錢文大觀通寶、崇寧通寶)、篆體(包括九疊篆錢文皇宋通寶)等,到了南宋,錢文書法開始以楷書為主,沿至元、明、清,歷代鑄幣多以楷書為錢文;

4. 宋幣之錢背字、紋變化。指紀監、紀地、紀年、紀值變化等。如紹熙元寶背紀監、紀年錢。紀年錢自南宋淳熙七年始,整個南宋相沿不變;

 5. 宋幣之書風變化。如錢文四字整體風格為遒勁、容弱、大小字等,單字書風為長通、短寶、狹元等,單字局部特徵為縮水淳、總建等;

6. 宋幣之字位變化。如四字位置為隔輪,三字為三寄廓,單字為升、降、進、退、仰、俯等變化。錢文版別眾多的兩宋錢,可謂一部實物漢字書法大全,在悠久的幣史進程中空前絕後,獨領風騷。

新加坡精品推薦北宋錢幣收藏冊一組

藏品名稱:北宋錢幣收藏冊

類別:雜項

款式:北宋

該冊錢幣集均為北宋時期流通的小錢及部分折二折三大錢,大部分錢幣均為水坑或筒子以及傳世錢,字跡清晰,字坑深俊有韻感,青銅質地精良,翻砂倒模痕跡顯著,其中有很多錢幣均為直邊未傳世流通過的精品,書體也是豐富多樣,有楷行隸等眾多書寫體,綜上所述,該冊宋錢版車豐富,品相完美,均符合北宋方孔圓錢真品特徵,極具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