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磊|学了小语,就要一条路走到亮

“学习一个小语种,无论它有多窄、说它的人多么少,都是有意义的,但前提是你要努力学习。”

——于磊

于磊|学了小语,就要一条路走到亮

【人物时光纪】

于磊,2001年至2005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专业学习, 2003年公派赴韩国东亚大学交换学习。2005年进入外交部工作。2006年至2011年被外派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工作,期间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平壤的传递。2011年回国后先后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的边界处、海洋处供职。

“离开那儿已经三年多了,但我心里还常常惦念着那里的一草一木。在朝鲜工作过五年多的时间,让我对这个国家有着更深的理解,绝非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于磊说。

误打误撞与朝语结缘

2001年秋天,来自内蒙古的于磊考入二外朝鲜语系。系里有48位同学,其中大多数是像他一样被调剂过来的,他们原本最心仪的是英语专业。那是新世纪之初,“韩流”还没有像如今这样风靡全国,朝鲜语系四年才招生一次。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适应力不错的于磊下定决心,准备认真学习这个他之前并不了解的语种。

大三那年,于磊得到了一个去韩国东亚大学交换一年学习的机会。因为相似的文化背景,使得他并不需要花大力气去适应环境。在那里,他看到了儒家文化对这个邻国的巨大影响。长幼有序、谦逊有礼在韩国社会体现得十分明显。学习之余,他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到首尔、釜山、京畿道、江原道等各地游览,还将所见所闻用韩文写成游记在东亚大学的校报上发表。一年的留学时间,不仅使他的韩语水平迅速提高,也使他扩大了视野,加深了对韩国的了解。

回到二外,已经是大三的第二学期,于磊在坚持不懈地学好韩语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英语的学习。这一年,他先后通过了英语的六级考试和韩国语能力考试最高级——六级考试。当时,于磊也像众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一样,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参加了外交部的招考,过关之后还必须通过国考才能被录用。幸运的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得到了这个工作机会。“我是二外朝语系建系以来,第一个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毕业生。”于磊不无骄傲地说道。

2008,传递圣火

2006年,才成为外交部职员不久的于磊被外派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工作。初到平壤,眼前的景象与他此前的想象有很大出入——这里马路宽阔、高楼林立,城市的绿化率极高。碧波荡漾的大同江穿城而过,给整座城市带来了律动和清新。“平壤是一座颇具现代化的都市,你甚至可以在这里吃到意大利比萨,买到法国的红葡萄酒,还可以在郊外打一场高尔夫球。”这一切让他明白,自己还需要花大力气去了解一个真实的朝鲜、一个没有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的朝鲜。

于磊说:“他们非常朴实可亲。去老百姓的家里,他们会竭尽所能地招待客人,更视中国人为亲密的朋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第一次将圣火带到了朝鲜。作为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于磊有幸成为了一名火炬手。朝鲜官方对此事也十分重视,花了很多精力去布置传递火炬时途经的街道。相比在欧洲的一些地方火炬传递时遭遇的重重险阻,在朝鲜的这次圣火传递可以说是非常圆满——人们纷纷穿上了传统的民族服饰,在街上热情地为火炬手们呐喊鼓励,现场观看的人数超过了40万人。

在顺利地将圣火传给下一位火炬手之后,于磊熄灭了自己的火炬,走向了围观的人群。这时候,几位小朋友走了过来,怯生生地问于磊可不可以摸摸火炬,他当然十分乐意。一位跟拍的新华社记者记录下了这个珍贵的画面:于磊蹲下来,手中捧着祥云火炬,几位身着盛装的朝鲜小朋友用小手触摸火炬,脸上露出稚嫩的笑容。

于磊|学了小语,就要一条路走到亮

2008年,于磊(左一)作为火炬手在朝鲜平壤传递

北京奥运会火炬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11年,外派任务结束,于磊回到北京,进入了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主要负责陆上与海洋上的划界工作。在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上,有一篇他写的题为《印象·西双版纳》的文章,记录了他2011年6月在中国与老挝边界参与联检工作时的感受。在那里的十天,给于磊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茂密的热带雨林、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环境,更有树碑立界时艰苦工作的联检组成员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边界工作者,行走在中老两国边界线上,见证中老两国正通过友好合作维护边界线的清晰、稳定,深切体会到这条边界线已经成为联系两国人民友好情感的纽带,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边海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促进双边关系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于磊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外交工作繁忙,于磊所在的部门更是需要他经常出差,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2014年6月,他即将成为父亲,“肩上的责任更重,心里的牵挂也会更多。不过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尽力做好,家人们也都理解和支持。”

对于未来,年轻的于磊踌躇满志。如今是外交部三等秘书的他期待着在工作上有更大的作为,也对自己的人生满怀憧憬。“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么无论遇到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我都会坚定地走下去。”于磊充满信心地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

文案 | 谢莹

图片 | 于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