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有多少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掉隊的?

靜等花開0308


專職輔導一年級,常年跟小學生打交道。

在我和同行看來,三年級現象,在一二年級早有苗頭,只不過家長們都沒發現而已。


一二年級考高分的孩子,主要有以下幾種:

學習能力強

一看就會,一聽就懂,超強記憶力,超強理解力……

同樣的知識點,這些孩子學習時只需要花一半甚至更少的時間,學習後又能舉一反三。在任何一個老師眼裡,這些都是“好苗子”。這些孩子,不能保證第一名,但也很難掉隊。


學習習慣好

不會就學,不懂就問,看過就記住,學過就掌握,當天知識當天消化……

我有個學生,每天中午固定寫一頁生字;又有一個學生,每天10道計算題,自己出題自己作答自己批改;又有一個學生,數學作業中,重點信息、解題步驟、答題格式一清二楚。

這些孩子未必學得快,但紮實。到了三年級,

不可能掉隊。


考試運氣好

這些孩子,常常就是所謂的“聰明”孩子,他們比一般孩子更懂得“考試”,更會猜題。

上課不一定認真,但考試經常高分;知識點未必紮實,但分數總有驚喜

這樣的孩子,在一二年級中是非常多的,其中又有不少曾提前學習過,所以提前學習也常常因此背鍋。

這也就是三年級現象中,掉隊最明顯那些孩子

特別是數學,一二年級時題型少,作答可能性窄,不是A就是B,最多也就C,就是瞎蒙的準確率也不低;到了三年級,題型多,可能性範圍大,很難猜中,分數就開始直線下滑。三年級,原本應該紮實掌握的一二年級知識,這些孩子也多半遺忘,所以不僅分數下降,還會出現因為銜接失誤學不會學不懂的情況。


對大部分家長來說,輔導孩子時沒有參照對象,所以容易把分數當成唯一標準。

但對我們或是任課老師來說,孩子學得好不好,扎不紮實,一眼就能看出來,分數只不過用來衡量考試狀態而已。


想更好地把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最好還是多跟老師交流。


小謝老師說一年級


“三年級現象”,你家的娃中招了嗎

老師建議:學習要求提高了,多看孩子優點少提缺點

這兩天,期末考試成績已經出來了,性急的家長開始私下裡向班主任打聽孩子的成績。考得好的,恨不得把成績拿出來曬一曬;考砸了的,心裡那個急啊。

有位媽媽在家長群裡嘆苦經:“孩子讀三年級,期末考試語文只有80多分,90分都沒有上,我們是不是很差呀?我該怎麼辦呀?”

這引發了很多三年級家長的共鳴,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每次都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成績一下子就下來了,有時候只考七八十分。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操心:壞習慣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

家長們反映的這些情況啊,其實就是業內提到的“小學三年級現象”。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昨天,杭州勝利實驗學校三年級的班主任丁老師,拿著剛出爐的學生期末成績,總結出了一些最突出的“三年級現象”。你家正在讀三年級的娃中招了嗎?

閱讀量少的

理解力跟不上

丁老師班裡一共有40個學生,這次期末語文成績95分以上的學生有13人。

她拿出學生期末成績登記冊,隨便找了兩個語文成績低於85分的學生。丁老師說,在期末成績出來前,她就預感到這兩位學生的語文成績不會很好。“我是從一年級開始帶這個班的,我比較注重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這兩個學生的閱讀量太少了。”

丁老師從電腦裡翻出一個文檔,是一年級的“閱讀存摺”,裡面記錄著每個學生每天的閱讀量,還有每月班級的閱讀排行榜。記者看到,丁老師指出的這兩個學生,閱讀量非常少,只有閱讀量最高的學生的十分之一。

“到了三年級,語文學科的難度肯定增加了,對學生獨立思考的要求提高了。比如閱讀理解這樣的題目,一二年級時,學生可以在文內找一找答案,但到了三年級,要求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自己動腦筋分析。”丁老師說,平時閱讀量少的學生,到了三年級,明顯理解力就跟不上,有時候題目還來不及做。

閱讀量大的學生,即使是“零起點”,成績也不會差。丁老師班上有個學生,一年級進來時沒學過拼音四聲,也沒認得幾個字,但他喜歡閱讀,有空就看書,很靜得下心來。這次期末考試,他的語文成績是96分。

平時拖拉的

容易掉隊

到了三年級,很多家長會發現一個現象:學校放學了,別人家的伢兒一蹦一跳地走出校門,自家伢兒老半天還沒出來。走進班級一看,伢兒還在“清作業”——課堂作業沒有及時完成,負責任的老師會讓孩子留下來做完。

丁老師說,這個現象在三年級開始顯現,“好的學生,作業越做越快,甚至一半多的回家作業都能在學校裡完成;學習困難的學生,課堂上的作業都來不及做,做了還有很多錯,需要糾錯,作業也就越積越多。”

在班級成績冊上,就有這樣的學生。一個男生語文成績80分出頭,他在一二年級的練習都是優秀,到了二年級下還能跟上,沒有明顯落下,但三年級一上來就比較吃力了。“因為語文內容難度加深了,他一時轉不過彎來,加上平時做作業磨蹭,做了一半會停下來做其他事,效率不高。”丁老師說,這種平時拖拉的習慣,到了三年級就對學習有比較大的影響。

班上還有一個女生,曾擔任過語文課代表,字寫得很清爽,人也比較能幹。這次期末考試,分數還不到85分。“跟一二年級比,這個女生在三年級做作業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一慢就掉隊。”

粗心大意的

男生比女生多

丁老師給記者看了期末語文捲上的一篇閱讀題,其中有一道題是讓學生劃出“文章的中心句”。全班12人劃錯了,男生就有8人。

還有一道閱讀題,讓學生劃完整的句子。全班沒劃完整的學生共12人,其中男生有10人。丁老師說,從學生所犯的錯誤來說,第二道題有點冤,學生知道是哪一個句子,但只劃到逗號,沒有劃到句號,自然就扣分了。“犯這種錯誤的學生,多數是男生,他們比較粗線條,在閱讀時是動了腦筋的,也找到了信息,因為不夠細緻,導致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分數。”丁老師說,到了三年級,相對來說,男生的馬虎特性會凸顯出來,“可能是男生對題目沒有理解,總是先入為主,或者沒有深入去理解,浮於表面。粗心大意這個毛病,在一二年級出現是不太容易被重視,養成了壞習慣,到了三年級就爆發出來了。”

男生的粗枝大葉表現在期末成績上,略遜於女生。丁老師這個班,各科95分以上的學生中,女生是佔優的:語文13人,男生5人;數學24人,男生11人;英語15人,男生7人;科學27人,男生12人。

老師來支招

多看優點少提缺點

昨天,杭州崇文實驗學校的語文老師何慧玲認為,小學從低段進入中段,孩子出現不適應,這是因為學習要求更高了。她給家長的對策是“多看優點少提缺點,避免衝突”,並給出了幾條方法:

1、關注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速度,讓孩子儘快度過這種不適應。比如孩子在家裡做作業,家長不要輕易去打斷,要給他規定一個時間,完整地完成作業。

2、孩子出現不適應以後,家長不要過度緊張和焦慮,放平心態,不要嘮叨,不要給孩子提太多要求。

3、相信孩子,不適應是暫時的,家長可以及時與老師溝通,共商對策。

4、多看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有自信,如果老提缺點,跟孩子的衝突就會多起來。

5、多和孩子一起閱讀,聊聊書,問問孩子,最近看了哪本書?內容是怎麼樣的?什麼片段印象最深刻?喜歡什麼樣的語句?你和孩子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不只是設計


三年級現象確實存在。低年級時候成績差,並不代表高年級不會好轉,相反的例子更多一些,在一二年級成績特別好,一到三年級開始就逐漸下降了。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首先三年級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階段。家長也不必太焦急,教育輔導方法必須科學。我個人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導致,供您參考!

過度的超前學習

比如一年級知識,很多孩子幼兒園時已經都學會了。什麼珠心算啊,口訣張口就來,所以考試拿好成績毫無壓力。這種能力,只能說訓練出來的結果,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數學實力。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基礎認知必須牢靠。我覺得學齡前更應該以拓寬孩子數學世界的認知和培養興趣為主。

過度關心孩子學習

有一種觀點比較贊同,低年級更多體現父母的實力,而非孩子本身的能力。孩子在過度關心安排下,易缺乏自主學習以及探索的動力。所以說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習慣,才能轉化為孩子自己的本領。

過度的題海戰術,忽視數學的概念認知

很多家長認為數學就是刷題,每天安排海量口算練習,慢慢地消耗掉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在以前問答中我也強調自己的觀點,必須以理解數理和概念的前提下,根據孩子錯誤情況,科學針對性做練習題。練習不在多,而在準!

打個簡單比方,如果一二年級對加減概念理解不清,和實際生活聯繫少,到三年級文字型應用題就可能是個障礙。

結語

培養孩子數學的思維,比錘鍊單一技能更有價值。


一學堂王老師


你說的一二年級成績優異、學習習慣良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一般來說都沒有問題。

主要會出現掉隊現象的,是一二年級一直在家長和老師監控下,被動學習得到好成績的孩子。

可以說,一二年級主要考核的是記憶類的知識,對於靈活運用還沒有太大要求。

同時,考核的內容範圍比較窄,基本上都是課內的知識。


但是到了三年級之後,對於知識的熟練度要求更高,靈活運用更活,步驟更多,同時需要的背景知識更多了。

很多孩子,因為生活中接觸的事物不夠廣泛,閱讀量不夠,導致理解力跟不上學習的要求。這些都是出現學習跟不上的因素。

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的一點,學習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分數,還包括很多隱性素質的培養。儘管有很多知識平時不一定會出現在考試當中,但是這些必要的背景知識,會對孩子的理解力帶來很大的好處。


給一二年級的孩子多閱讀,同時保持適度的練習非常必要。數學的運算力提升,要做到很熟練。而對於解決問題的思路,也要逐漸完善,最好能夠獨立完成解題過程。如果平時都是遇到難題就放棄,靠著父母講才可以完成的孩子,高分是不可持續的。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給孩子搭合適的階梯。但是不能一味的只是就題解題,這樣往往是解一題得一題,而且隔幾天就忘。


孩子一定要自己把問題解決出來才有成就感,才有信心。所以一旦遇到孩子問問題,家長都要注意不要直接給出答案。可以點撥,可以用一個例題來講解,但是不要直接教練習題,否則孩子就喪失了鍛鍊自己的機會。


最後,廣泛閱讀,多參與生活,接觸各種事物,做到見多識廣!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應該有不少。我女兒暑假過後,就要上三年級了!

都說三年級現象,我一直以為是一二年級簡單,到三年級學習難度增加了,才會造成的。

但就目前的觀察,可能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很大一部分可能,應該是上學前班造成的。

我女兒班裡頭上過學前班的孩子,一年級很優秀,二年級開始走下坡路。班裡頭有一些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一年級成績很糟糕,到二年級就開始表現出優異。

我個人感覺,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因為一年級很輕鬆,孩子和家長都忽略了學習習慣的培養,低估了學習的困難性。想著孩子表現優異,成績不錯,就對孩子的學習放鬆了,以為一直能夠好下去,但是,學習是一場馬拉松,起跑並不佔優勢,學習習慣沒有培養好,的確會開始走下坡路,道三年級,可能就會因為學習習慣的問題,開始表現的成績一般。

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入學時,會出現很多的困難,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配合老師的教學,認真的完成老師每天佈置的學習任務。漸漸的,掌握了學習方法,培養了好的學習習慣,到二年級就能夠表現出優異了。有學習習慣的支撐,三年級會更好。

我女兒是沒上過學前班,零基礎入學的。 一年級的確成績很差,班裡有一半兒的孩子上過學前班,我們一直處在中等成績。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發力,到二年級就開始表現優異,二年級下學期,班裡考試的前三名,都是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


唯家至珍


一二年級即使上課聽講不專注,有些聰明的孩子也能考出好成績。

低年級學生只面對語文、數學兩個考試學科,而且知識量不大,再加上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前有些知識已經有一定基礎,所以除了認真聽講的孩子外,還有一部分很聰明不聽講也能考好的。


三年級,拼的不再是聰明,而是習慣。

一二年級孩子的優秀成績會迷惑一部分家長,認為上學很容易,考高分並不難。然而,進入三年級,科目增多,難度加深,對孩子聽講習慣、作業習慣、自主學習習慣等方面提出了挑戰,那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越來越吃力,成績也會下降。

整個小學,習慣至上,三年級開始補救還來得及!

小學的知識結構和系統很清晰,量不大,一般孩子的學習都不會出現太大難度。但要是忽略了習慣培養,會遺害整個初中和高中的學習。學習習慣好,孩子學習才會高效,家長才會省心。

成績優異的孩子突然掉隊,如果家長排除掉家庭因素、身體因素,那一定是習慣問題了。


青荷詩苑


我是一位在小學奮戰了三十年的老教師了,我來說說我觀察到和思考到的原因吧。

三年級現象確實存在,真的不容忽視。

總結一下我看到的原因。

一、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們比孩子還緊張,對什麼都很認真,包括對孩子的管理和輔導,都可以說是盡心盡力。通過老師能夠即使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多和老師交流,所以孩子們即使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小朋友跟不上的少之又少,因為家校聯合了,孩子們的進步很明顯。

二年級,孩子們在一年級的基礎上,知識點沒有太難的基本承接一年級的知識,孩子都有了一定的習慣,懵懂地也知道如何聽課,一些基本的事情自己能夠料理,所以,二年級和四年級是孩子們比較輕鬆的學段。

到了三年級,首先是孩子們的知識點多了,重了。數學中只是開始走迷宮,語文也有了不再簡單的閱讀題和寫作文這兩大塊。所以孩子們感到忙頭無緒,手忙腳亂。

而家長大部分新鮮勁過了,看似孩子們按部就班的學習,可沒有看到孩子們課程的加深,還有就是如果孩子學習好,家長還喜歡和老師交流幾句,學習不好的,自己就首先不敢和老師交流了,感覺自己孩子就那樣了,和老師交不交流無所謂了。實際是老師忙於工作,家長自己就放鬆甚至放棄了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瞭解,自己不知道孩子在學校聽不聽了,直到老師叫家長來時,孩子一定是已經有問題了,老師不的不叫了。



一二年級,孩子只要智力沒問題,一般都能打個九十多分,因為知識點雖然不難,但習慣好的,就是幾個百,習慣不好的永遠得不到一個一百。到三年級,孩子們的學習習慣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凸顯出它的好處來。這樣,

第一種:家長忽視的中等生開始掉隊。有完不成作業的,有不能獨立完成的,有開始懂得投機取巧抄作業的,還有的乾脆挑著做,自己持無所謂態度。反正家長不知道。

第二種:學習習慣不好的,上課不好好聽講,知識難度加大,緊跟老師的步伐都很吃力何況上課搗亂玩耍的,自然掉隊。之後的情況,家長如果不重視家庭作業的質量,孩子就會被甩很遠了。

第三種:一二年級特別緊張的家長,過分包辦,孩子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家長對孩子輔導的方法不對,完成孩子自己不思考,過分依賴於家長的答案。這樣孩子的思考能力沒有培養起來,理解三年級的除法應用題就會產生困難,造成數學落後吃力,語文始終在作文沒有話可說上裹足不前。出現掉隊現象。



不能不說的是,三年級有學校小循環,要換老師,孩子們又得重新適應新老師的講課方式,做事方式,也有不適應的,布喜歡的也容易掉隊。

三年級孩子們要換鋼筆用,孩子們有的一二年級沒有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鉛筆尚可以將就,鋼筆就不能將就了。打大墨水,換墨囊的,不會正確用筆尖,劃本子的,吞墨水的,本子上,臉上手上,都是墨水,孩子們的書寫明顯下降,寫作業速度明顯放慢。作業量或許更多了,可孩子們的運用鋼筆寫字的能力卻不高,速度還慢,這樣孩子們寫作業時間拉長,注意自然受到影響。墨水又不好擦掉,寫錯就是一大難題,看見孩子們右手鋼筆,右手擦擦筆,甚至寫一個字擦一個,彷彿重新回到了一年級。難怪有研究表明三年級是孩子們整個求學階段最最困難的時期。



所以,各位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三年級,四年級就好多了,五年級六年級孩子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

我的一點思考:孩子上三年級時,作文就是首要的難關,家長們不妨從二年級下班學期的暑假,慢慢和孩子學習作文的方法,以日記的形式,一件事,一點體會,一個笑話,都可以寫成短小的文字,多讀故事,給孩子作文打基礎。

一樣的我回答能幫到朋友們。


漫語慢文


首先,在我們教師圈裡確實有著這種說法,三年級掉一隊,初二再掉一隊。

至於原因,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的,應該對下面這段文字不會陌生。

可以看到,

7歲是大多數孩子從前運算階段過渡到具體運算的年齡,12歲又是從具體運算過渡到形式運算的年齡。

這是兒童智慧發展的階段理論,是由個體決定的,這個應該是主因。

當然,還涉及到超前輔導、家長忽視、性格變化等一系列輔因。

當然,明白了這個以後,那麼在相應的年齡段,家長就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孩子。

1.糾正他的不良行為和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教孩子處理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儘量與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做朋友,這個在初二階段尤其重要;

3.教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哪怕不喜歡這個學科,不喜歡這個學科老師,都要認真學,千萬不要成為“老油條”。

思想上引起重視,方法上注重成效,情感上關注孩子!


西風瘦授


有一大批孩子會在三年級的時候掉隊,主要的原因在於:

1.一二年級的時候只要家長監督和監管到位,定時定量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家長認真監督孩子的基礎運算、語文的生字詞的聽寫、課文的背誦、英語單詞的背誦和基礎的聽力,孩子在考試中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2.到三年級時語數外三門的學科的難度突然開始拉昇,以語文為例閱讀理解的題型開始增多、看圖寫話、寫作文的要求難度開始加大,不少開始在三年級上學期會發蒙,特別是在語文學科上從一二年級的一百分到三年級的70多分、80多分是常有的現象,這主要是家長在一二年級時沒有注重孩子閱讀和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導致孩子在短期成績出現下滑。而英語也是如此,從一二年級簡單的對話、聽力訓練到三年級大段的文章的閱讀理解和聽力,詞彙量、英語聽力輸入不夠的孩子就會開始掉隊。數學也是如此,大量的應用題型的出現對孩子來說是一道坎,不是他們不會運算,而是他們讀不懂題。

3.學習習慣在一二年級沒有養成,導致在三年級時候出現的學習習慣不好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比如粗心大意、讀題不認真、卷面潦草、寫字不認真、遇到難題就退縮、不肯閱讀、沒有深度思維、上課注意力嚴重不集中,這些壞的學習習慣在三年級時就會成為阻礙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的一道道坎。

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慢下來,家長和孩子都慢下來,幫助孩子把一二年級落下的壞習慣改掉,把他們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補充到位,同時加大英語、語文的基礎閱讀量,加大聽力的訓練,加大數學思維的學習,同時注重孩子的基礎運算能力(包括運算速度、運算準確率)的訓練,孩子在三年級上學期掉隊,通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趕上去,否則到四年級五年級孩子開始備戰小升初時,已經來不及!


九鬥學生心理


有很多,家長應該時時關注孩子得情況!包括學習,心理,這些對孩子以後性格的形成與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實中有好多家長以為孩子學習還不錯,慢慢得到了‘還可以’‘中等’,其實都是缺乏對孩子的觀察,絕對絕對沒有真正瞭解孩子的情況。

我剛大學畢業,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來說,家長真的需要深刻的瞭解孩子得情況!悄悄的在孩子不知情得情況下去班裡和宿舍觀察觀察,再好好談談。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你會發現這些能讓你真正得了解自家的孩子!

不必事事親為,總之要很上心!我說的就這麼多,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