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四十集)

华妃这个角色,有人爱其美丽、深情,也有人恨其狠毒、善妒。在我看来,华妃也是紫禁城里的一缕芳魂,不过是个可怜人。我不否认她残害妃嫔的狠毒之心,但也怜悯她对皇上的一片深情。剧中这个角色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一定有其出众之处,且看我慢慢道来。

甄嬛传:华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四十集)

【第四十集】

这一集华妃就要被曹贵人揭发,被贬为答应了。这个帖子断断续续更了也有一年,再次感谢一直以来支持这个帖子的每个朋友,舍不得说再见。

敦亲王被贬为庶人,年羹尧为星象之事上贺表,却将“朝乾夕惕”写成“夕阳朝乾”,惹皇上大怒,直接将折子打回西北。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年羹尧实际上写的是“夕惕朝乾”,网上的解释很多,大家自己看一下就好,我就不针对皇上和年羹尧多解释了。

很快,华妃得知此事——

然而,以华妃的文化水平,她并不能立刻理解写错字对于年羹尧会造成什么后果,但对于现在的皇上来说,只要抓住年羹尧的一点把柄,就有理由把他连根拔起。

如果皇上还肯批折子骂年羹尧,那证明年羹尧还有救,但现在皇上把原折发回西北,显然年羹尧要大祸临头了。

华妃也很快意识到情况不对,皇上处理完年羹尧的裙带就要处理他本人了。

周宁海还想让华妃去帮年羹尧求情,但现在华妃在皇上面前已经说不上话。

同时,年羹尧现在唯一可以求得宽恕的方法就是诚恳认错,说不定皇上还有可能顾念旧情,事实上皇上也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是年羹尧继续居功自傲,才导致他自己的灭亡。

现如今,华妃已经见不到皇上了。

从服装上来看,又过去了一段时间,皇上也已经把年羹尧的罪名清算得差不多了。

此时的颂芝还觉得年家仍然炙手可热,还劝华妃不要担心。

华妃已经坐立不安了,她仍然担心年羹尧,也担心自己的荣宠。

这时,噩耗传来,华妃的精神支柱也倒了。

华妃急急忙忙地带着颂芝来找皇上求情,殊不知皇上为了躲着不见她,让安陵容在旁侍驾,且皇上不想见华妃的意思相当明显。

苏培盛好意阻拦华妃,可华妃现在满脑子只有她娘家和哥哥,不可能听得进去。

华妃不但为年羹尧狡辩,还用他的功劳来搪塞这件事,这无疑是让皇上对年羹尧和华妃更加深恶痛绝。

华妃已经失去了理智,然而她歇斯底里的求情只会让皇上更加心烦意乱。任谁听到别人在自己门外大吵大闹,都不会觉得舒服。

安陵容一向与华妃不和,这个时候自然要给她小鞋穿。

同时,陵容提醒皇上:华妃是多么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尊严,在养心殿外大吵大闹,叨扰皇上的安宁。

皇上还算顾念旧情,没有让华妃禁足,也没有惩罚她,只是让她离开而已。

华妃在外哀求,陵容却自得其乐,皇上心烦意乱。

甄嬛与眉庄冰释前嫌,甄嬛决定让曹贵人揭发华妃。

在年羹尧没有彻底倒台之前,皇后仍是一副贤惠的样子,还让嫔妃们善待华妃。

皇后明面上斥责年羹尧不知检点,嚣张跋扈,实际上她在斥责华妃。

曹贵人知道,该到她揭发华妃罪行的时候了。

曹贵人不是现在不敢不说,而是她现在才敢说。

揭发华妃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自己的女儿,且皇上最在乎孩子,一定要先把华妃毒害公主的事情公布出来。

皇后当然要质问曹贵人为什么要隐瞒至今?

而曹贵人迅速地撇清自己,事实上她自己默许华妃给自己的女儿下木薯粉,她若真疼自己的女儿,就不该让她受华妃的伤害。

曹贵人继续伪造受胁迫的慈母形象,不管是真是假,都成功地骗到了大部分嫔妃。

虽然这件事已经没法指证是华妃所为,但通过华妃陷害甄嬛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华妃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皇后看到可以清算华妃的罪行,决定立刻动手打击华妃。

不但年羹尧被撤了职,连华妃的两个侄子也受到了牵连。

当然,年羹尧犯的这些罪与他的儿子也必然有所关联。

华妃知道江福海来者不善,但该来的一定会来,逃避也没用。

接着,曹贵人又往熊熊燃烧的大火上浇油,加重华妃的罪名。

既然淳贵人熟识水性,那就不存在溺死的可能。

曹贵人又把自己动手让淳贵人暴露的事情撇得一干二净。

这件事也被曹贵人撇清,反正公主不可能出来证明她母亲在说谎。

在众人看来,曹贵人是良心发现才出来揭发华妃,一个被华妃威胁的嫔妃怎么敢出来揭发她?

最后,曹贵人给了华妃致命一击,揭露她收受贿赂,保荐官员的罪行。

敬妃一向视华妃为死敌,自然不会放过她。

而华妃收的这些贿赂触动了皇上最不能忍受的一个字:贪。

皇后也知道,华妃玩火快玩到头了。

华妃一进来,就狠狠地踢了曹贵人一脚。

而华妃也彻底撕下了面具,在皇后面前自称“本宫”来表示对皇后的轻蔑。

然而,华妃错就错在她一慌了手脚就开始口不择言,被皇后抓住了把柄。

年羹尧已倒,又已经揪住华妃的小辫子,皇后自然要给华妃沉重打击,务必要一举击垮华妃。

华妃终于发现,现在的后宫中,除了后面跟着的芝答应,没有任何嫔妃和她站在一边。

甄嬛忍不住提醒华妃:这都是你自己做的错事,还敢说别人诬陷你?

当然,现在后宫里没人不想着踩华妃一脚,因为她平时根本没有结下任何一个盟友,这种关键时刻,谁不想着撇清和华妃的关系,反而要贴上去呢?

皇后当然不在乎华妃逞口舌之快,反正华妃已经倒了,也不需要她再推一把,因此她又恢复成那个贤惠温柔的皇后。

皇后当然不会傻到去审问华妃,华妃这些事不可能全是自己做,她的手下人才是皇后要找的突破口。

欣常在终于出了这口恶气,到今天她才敢说出这句话。

周宁海作为华妃最信任的首领太监,必然知道所有的事情。

华妃很担心周宁海会说出她犯下的罪行,然而,她和周宁海用利益建立起的信任并不牢靠。我们都知道最后周宁海招供了一切,但皇后倒台的时候,剪秋可是什么都没招。

现在唯一真正担心华妃的就是这个小宫女了。

华妃估计也知道周宁海最后还是会招供一切,她只是嘴硬。

直到现在,她还盼着皇上能宽恕年羹尧。

她还对皇上保有一丝幻想,还想着她独享的欢宜香。

这次,轮到江福海给华妃难堪了,皇后知道华妃看重年羹尧的权力,要往她的心头上扎一刀。

结果,年羹尧自己还不知检点,本来皇上还想留他一个职务在身上,现在也不必心慈手软了。至于“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的出处也可以在网上找到,这一段剧情和历史有些出入,就按照剧情来分析了。

华妃还想挣扎一下,显然在这个时候年羹尧和华妃的处境类似,都会有很多人落井下石。

可江福海接下来这一番话彻底击垮了华妃最后的一道防线。

年羹尧是真的不识时务,不肯安分守己。

皇上也不可能再纵容年羹尧为所欲为,但他仍然留了年羹尧的性命。

华妃念及皇上的无情,绝望晕倒。

下一幕华妃就将被贬为年答应了。

周宁海招供了华妃犯下的所有罪行,其实这些皇上多少都知道,但他一直没有发作,一方面是因为年羹尧,另一方面他也可怜华妃没了孩子。

皇上显然已经不想再提华妃做的这些错事。

最终,皇上还是顾念旧情,同样没有判华妃死罪,连翊坤宫都允许她继续住下去。

皇后也知道皇上的性格,于是继续作贤惠状。

此时,皇上不想再见这个让他伤心也被他伤了心的女人。一方面是因为华妃做了这么多错事,另一方面华妃今天成了年答应也有他纵容的原因,他心里有数。

皇后宽慰皇上,同时她不想留下任何祸根,所以特意提到芝答应。

皇上本来对颂芝也没什么感情,既然翊坤宫的宫人都处理掉了,就留一个人伺候年答应吧。

齐妃看到年答应已经倒下,也不想让曹贵人逍遥法外。

皇上也质疑曹贵人的所作所为。

对于曹贵人“保全自身和公主”的言论,皇上应该是半信半疑。

用温宜公主来做挡箭牌确实是一步好棋,皇上此时为了稳住后宫局势必然不会一下子把曹贵人也处理掉,且曹贵人刚刚揭露了年答应的罪行,谎话又编得滴水不漏。皇上不一定把曹贵人的每一句话都听进去了,但他在思考要怎么处置曹贵人。

看到后宫的舆论导向,皇上决定暂时安抚住曹贵人,将她晋为嫔位。

甄嬛理性分析皇上为什么轻轻放过年答应:旧情难舍、心有愧疚。

皇上也算是个念旧的人,更何况年答应伺候了他这些年;而欢宜香让皇上对她心有愧疚。

在襄嫔的推波助澜下,年答应的倒台是一种必然。

在这之前,被贬为杭州城门看守的年羹尧穿着皇上御赐的黄马褂去守城,彻底激怒了皇上,皇上终于决定痛下杀手。

苏培盛最终还是看在昔日年答应对他还算客气的份上为她说了几句话。

年答应不知道,君王的权威不能被一次又一次地侵犯,年羹尧的所作所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容忍,更何况是君威不可冒犯的皇上呢?

甄嬛看到,即使年答应闹成这样,皇上都没有打算对她怎么样。她知道,要想彻底击垮年答应,就得让皇上彻底对她死心。

年氏一族倾灭后,甄远道被晋为吏部尚书,甄夫人入宫见甄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