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二十八集)

华妃这个角色,有人爱其美丽、深情,也有人恨其狠毒、善妒。在我看来,华妃也是紫禁城里的一缕芳魂,不过是个可怜人。我不否认她残害妃嫔的狠毒之心,但也怜悯她对皇上的一片深情。剧中这个角色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一定有其出众之处,且看我慢慢道来。

甄嬛传:华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二十八集)

【第二十八集】

这一集华妃的戏真的很多很多,先是曹贵人回宫和音袖聊天,决定在华妃和甄嬛之间左右逢源。

皇上知道年羹尧又双打了胜仗,所以早早来陪华妃,还主动向华妃示好。

这里华妃呈给皇上的应该是参汤一类要准备很久的东西,所以皇上有此一问。

皇上对华妃虽然有不满的时候,但华妃伺候皇上尽心尽力的事皇上心里也不是没数。

所以我觉得这里皇上说想着华妃并不完全是为了哄她开心。

这件喜事,华妃不见得比皇上知道得晚多少,她是在明知故问。

皇上就开始封赏年家:给华妃的父亲又加了官,给年羹尧一等公。

再把年羹尧以前的一等男赏给了他的二儿子,又封华妃的母亲为正二品诰命夫人。

华妃内心应该暗爽了吧。

皇上赏完了华妃一家人,就把早已准备好的话说出来了。

华妃就纳闷了:您老刚封完我一家人,怎么就提起我最讨厌的人的爹呢?再说她爹是对我哥不敬,你怎么不考虑一下我家里人和我的感受呢?

但皇上有自己的考虑,他要把甄远道安排在华妃一家认为“不重要、没权力”的位置上,这样既能让甄远道为自己办事,又让年家放松了警惕。

皇上几乎是用商量的口吻在和华妃谈这件事了,说到底华妃并没有干涉朝政的权力,皇上单纯是为了安抚年家不让他们有不臣之心罢了。

华妃看到自己得到的已经不少,知道见好就收。且淳贵人已死,甄远道升迁后的职务又不高,她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况且,她知道自己应得那一份皇上还没说呢。

最后,皇上提到要晋华妃的位分。华妃表面说不在乎,心里巴不得皇上直接废了皇后让嫔妃们明天都来翊坤宫请安呢。(然而这只能是华妃的一个梦罢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众嫔妃给皇后请安后又主动给华妃请安。

华妃还要明知故问一句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皇后也知道华妃势强,只能暂时示弱。

华妃开始得寸进尺,主动开撕皇后。

这句话是齐妃说的,连一向智商不在线的齐妃都听出不对,主动为自家boss开口了。

华妃继续步步紧逼,说刚才众嫔妃恭喜她和当年皇后被扶正时一样。

皇后知道华妃只是在虚张声势,她的外挂足够保护她的皇后宝座。因此她并不生气,还能淡定地夸奖华妃“聪慧”。

华妃继续挑衅皇后,问皇上要给她什么位分。其实华妃自己心里的答案就是“皇后”。

皇后给出这道题的标准答案,而华妃则认为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

华妃:我看这道题的答案不止您说的这几个吧?万一皇上一开心封我做皇后呢?

皇后:呵呵,你是打算先推翻这个问题的大前提吗?

华妃也知道自己一时无法封后,但她自己已经开始用“我未来就是皇贵妃”的口气和皇后讲话了。

华妃开始搬出董鄂妃的例子来和皇后掰手腕,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自己和董鄂妃一样得宠又年轻貌美,皇后马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皇后则说出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即使你被封为皇贵妃,也只是个贵妾,终究不是妻。

皇后告诉华妃:你不过是个妾,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安分守己。

而华妃则说自己只是觉得委屈就要反抗。然而是谁委屈了你?皇上还是皇后?

最后,华妃只能说两句酸话让皇后恶心一下。

结果皇后说了一句让华妃气得冒烟的话:这都是我该做的,你快学着点。

华妃只能从自己即将分掉皇后的权力来最后挣扎一下。

但从皇后这个笑容来看,她丝毫没有感觉到华妃的威胁。

年羹尧为夫人请走宫中当值的太医,皇后恰好头风发作,敬妃和甄嬛前去侍疾。

当晚皇上宿在华妃宫中,第二天一早,华妃得知皇后头风发作的事情。

华妃虽然自己常常僭越,但年羹尧这次做的事一旦出了格,皇后有个三长两短可不是她向皇上撒个娇就能解决的。因此她决定认个怂,向皇后服个软。

并且华妃气自己哥哥的原因是怕皇上万一有什么需要宫里找不到太医,她并没有真正把皇后的病放在心上。估计皇后平时头风发作的情况也不少,都没什么大事,最多就是要在床上多躺几天而已。

为了自己哥哥着想,华妃命令赶紧传话让年羹尧送太医回宫。

华妃对皇上的喜好相当了解啊,且看得出最近皇上经常在她宫里用早膳。

这时,内务府的人送来了皇贵妃的礼服。华妃可谓喜出望外,她心里盼着皇上封自己为皇贵妃,却也知道这件事成功的几率不大,没想到皇贵妃的礼服真的送到了她宫里。

颂芝这两句话说得倒是不假,能调动内务府的人除了皇上便只有皇后。而皇后让人送皇贵妃的礼服给华妃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因此这么做的八成是皇上。

皇上幽幽地起了床,一大清早的不让人好好睡觉。

(皇上:原来你这么想当皇贵妃,我偏偏不让你当。)

华妃欣喜地抚摸着皇贵妃的礼服,此刻她感到自己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大臣们弹劾年羹尧私自请走太医导致皇后头风发作无人医治,皇上反而宽慰年羹尧。

甄嬛从温实初处了解当晚的情况,得知皇后此举是有意为之,决定帮皇后一把。于是,她用《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来试探皇上。

(孙俪的字真好看啊。)

华妃终于获封贵妃,所以从这里开始我会改称她为贵妃。

贵妃一脸懵圈,难道皇上不是封我为皇贵妃吗?

苏培盛告诉她,这可是皇上亲手写的,你说能有错吗?

贵妃:那皇上之前叫人送皇贵妃的礼服是让我穿着试尺寸吗?!

苏培盛说了一大堆,中心思想就是:对不起,送错了,麻烦你拿回来。

贵妃:还有这种操作?!

苏培盛又安慰她:您看宫里您是第一位贵妃,也是唯一的贵妃,娘家有军功,您又得宠、掌权。将来您努努力怎么就做不了皇贵妃呢?

贵妃听完总算缓和了些,送走了苏培盛。

我们可以注意到来贺喜的有齐妃、曹贵人和欣常在。除了曹贵人是华妃党,另外两位的来意我就不是很懂了,也许是来送贺礼正好碰到来传旨?也有可能是齐妃被皇后派来探听消息(或者她自己好事主动来探听消息),而欣常在位分较低,不得不亲自前来给华妃贺喜。

至于宫里其他的人:皇后不可能过来,端妃卧病在床,敬妃和贵妃水火不容;甄嬛在孕中估计借机推掉了,眉庄可能推脱说自己病没好全或者在侍奉太后(最近给皇后请安眉庄都没出现),富察贵人小产还在恢复中,陵容也在病中。所以给华妃贺喜的竟只有这三人。

贵妃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位分,并不打算和这几个人多说什么,就打发她们走了。

曹贵人也知道贵妃的心思,少不得要劝一劝。没想到贵妃这回倒是看得通透。

华妃终于升级成了贵妃,可惜登到顶峰的她无论走向哪个方向都是下坡路啊。

又是众嫔妃给皇后请安的场景,这次皇后翻了“行房档”发现贵妃侍寝最多,表面赞贵妃得宠,实际告诉众人:就是她让你们见不到皇上!

贵妃也不是省油的灯,告诉皇后:因为皇上喜欢我,有本事你把皇上请走呀。

从上次贵妃请外面的大夫来看病那会儿起,皇后八成已经知道欢宜香的秘密,因此她抓住贵妃的痛脚狠狠地反击回去。

齐妃看到自己这边暂时领先,立刻乘胜追击。贵妃对付不了皇后,就转手收拾齐妃。

贵妃也有对付齐妃的办法,往齐妃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皇后立刻把话题带了回来,转移贵妃的火力目标。

另外我想这句“怎么去管教”的意思是她来管教三阿哥肯定比齐妃来管教要好得多,我们知道接下来齐妃马上就要给甄嬛下夹竹桃花粉,然后皇后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三阿哥。

皇后把众人的关注点转移到甄嬛身上,让齐妃得到喘息的机会。

而甄嬛不接这一手,她谦虚地说儿子女儿自己都喜欢,顺便还抬举了曹贵人。

贵妃知道,虽然甄嬛和齐妃都站队皇后党,但只要涉及三阿哥,齐妃就会把自己为数不多的智商完全扔到爪哇国去,因此她只用这一句话就挑拨了甄嬛和齐妃的关系,引来齐妃说了一大堆自己觉得挺有道理但在座众人听起来不堪入耳的话。

甄嬛立刻解释,但齐妃已经油盐不进了。

(看到皇后党内讧,贵妃已经快笑死了。)

(甄嬛:你说的都是哪跟哪的话?你没智商也不能往我身上泼脏水吧?)

皇后听不下去了,制止了齐妃的胡言乱语。但她正是利用齐妃爱子心切这一点,实施她下一步夺走三阿哥的计划。

齐妃一脸委屈:我明明说的是大实话好吗?!

皇后洗脑齐妃,让她认为甄嬛的孩子会威胁三阿哥的地位。

陵容告知齐妃关于夹竹桃的功效,齐妃做了一盘栗子糕送给甄嬛。

陵容故意阻止甄嬛食用栗子糕,并告诉她,齐妃在里面加了夹竹桃花粉。甄嬛要去告诉皇上,被陵容劝阻,于是甄嬛只告诉了皇后。

皇后开始实施夺子的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