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 * *

元旦的前一天,天气格外晴朗。

尽管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寒冷的空气,还是见缝插针地深入到了肌肤。

由于一个同事的极力推荐,我们准备到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去滑雪。

下午2点,在洁净暖阳的映照下,我们一家三口,自驾来到了燕子口。

这里的地形,名副其实,就是茫茫群山中的一个出口。从山顶俯瞰,这条大沟,北似鸟头,南似燕尾,东西似两翼;整体,酷似一只巨大的燕子。

百万年来,地下暗河从山中冒出,不停地冲刷这一条低洼地带。最终,形成了这一道豁口,又宽又深。

如今,曾经的浩荡河流,早已不见了踪迹。剩下的,只有一条涓涓细流,就象山神流出的眼泪。

在燕子口,泉水被引流到东侧。在“燕子”尾翼与身体交接处东侧,筑起了一道堤坝。从上游流过来的涓涓细流,在这里,聚集成了一座微型水库。在水库的上面,修建了两条美丽的廊桥。一道拱形的,一道平直的。廊桥旁边,有假山假树,有草房草亭,有秋千蹦床。

气候进入深冬后,水库的水面,结成了一层厚厚的冰。从上游下来的少量活水,直接从冰面上漫流而下。但是,没有流出多远,就被冻上了。

这里的村民,用护栏,围起了一段河道及河套,名曰:燕子口滑雪公园。该公园,上自燕头——河道狭窄处,下至燕尾——新建的大桥,绵延三、四公里;其两翼的宽度,大约两、三公里。

进入冬季后,村民的水泵,把冰层下面的水,与造雪机,连接在了一起。立冬之后,大量的积雪,被制造了出来。

皑皑的白雪,几乎布满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东边河套的南头,三角形的滑道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人们排成一排,坐着轮胎,从高处急滑而下。其阵势,有如奔腾的河水,十分壮观!其间,伴随的尖叫声,响成了一片。

在宽阔的古河床之上,也堆满了厚厚的积雪。人们在上面驾“坦克”、开“摩托”、滑“簸箕”、拖“轮胎”、坐旋转木马,大呼小叫,好不热闹!

看着比翼双飞的大姑娘、小伙子们,我不仅想起了前面提到的那个同事。在过去的那些年里,她经常给我们提到这个村子里发生的故事。

那是七十年代,在这里,春夏秋季,有哗哗的流水,有宽阔的水面。进入严冬后,宽阔的水面,则变成了宽阔的冰面。寂寞的村民,常常来到这里,滑冰刀、拉冰车。

当时,在燕子口村,有两个人,大约十六、七岁,经常来到这里滑冰。

平时,他们形影不离,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起进城游玩。

在村民的眼里,他们,就是令人羡慕的男女朋友,迟早会成为一家人。

可是,三年之后,他们分手了。

原来,男子,是当地的村民;女子,是来自京城的知青。

我见过女子年轻时候的相片,真是美若天仙。即便是四十多岁的时候,她,看起来,也楚楚动人。

听说,当时的那个小伙子,也是无比地帅气。

那些年,小伙子疯狂地追求姑娘,为她买收音机,买各种点心,带她到外村看露天电影。

但是,一起玩,可以;是否处对象?姑娘始终没有表态。尽管她也喜欢小伙子,可是,她有顾虑(不想永远呆在农村)。

后来,姑娘接到了回京城的通知书,又高兴,又纠结。离别的前一夜,在知青办公室,她和他,流着眼泪,坐了整整一夜。天亮后,小伙子依依不舍地扛着姑娘的行旅,一直把她送到公共汽车上。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姑娘刚刚结婚。

和姑娘见面后,他极不情愿地知道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当时,他万箭穿心、痛不欲生,深深悔恨自己没有早点与她联系。

那天,与姑娘长谈半天后,他含着眼泪,默默离开了。

其实,当年的那个姑娘,就是我现在的那个同事。

尽管她十分怀念燕子口,还向我们推荐;但是,她,极少回去。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北京昌平十三陵燕子口村滑雪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