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禮縣真的火了……

这次,礼县真的火了……

一進大門,嶄新的固定轉椅、候診椅映入眼簾。

这次,礼县真的火了……

分流、引導、叫號……新設的醫保報銷諮詢服務檯格外顯眼。

这次,礼县真的火了……这次,礼县真的火了……

當然,如果你並不知道下面的情況……

这次,礼县真的火了……

一、“下跪老人因長期患有肺心病、類風溼關節炎,導致腿痛、氣短、行走不便,又因家中子女有事沒有陪同。”

為什麼跪著?問題都出在老人自己身上。

、“在醫保報銷窗口設置之初,曾考慮到群眾的困難,配備了一些凳子,但因監管不力,導致凳子丟失,沒有及時增補。”

為什麼被網友怒懟?完全無厘頭,我們也很委屈。

於是,帶著“罵娘”的心情,網友捧紅了這張圖片。

那麼,分明可為之、能為之,卻偏偏不為之,禮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作的到底是什麼妖?

其實,諸如此類滑稽之事並不少見。比如,安徽,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程半蹲看病;河南,社會保險辦事大廳交流只能扭著身子、側著腦袋;雲南,公示設立的投訴意見箱被懸掛在兩米多的高牆上;山西,中央巡視組的舉報箱被設置在視頻監控範圍內……以人民的名義傷害人民的尊嚴,官本位思想以窗戶的名義讓人民下跪,某些“跪式服務”單位乾的這些事兒……真的很“不地道”!

一、服務意識淡薄

孰不知這種依靠外部監督實現自身糾偏的行為早已在挑戰群眾對基層服務單位消極工作的容忍底線,如此信任透支的舉措也會導致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危害至深。

二、人性化缺失

事件兩面,正反亦然。正面是漫漫長隊而雙膝長跪的無奈,反面就是基層服務冷漠無情的面目。正面是老人醫保報銷各項業務的奔忙,反面就是基層服務疏忽辦公的視而不見。正面是“跪式服務”投訴建議,反面就是人性化考量的缺失。

三、懶政怠政問題仍存

即使不關心給群眾提供的服務環境,按照程序高效地給市民辦好該辦的手續總是應有之義,一味的開脫和推諉很難有說服力。這則新聞之所以引發熱議,在於戳中了長期以來廣大群眾辦事難的痛點和單位出事慣用“背鍋俠”的行徑。

以禮縣事件為縮影,不作為的現象在基層服務單位仍然時有出現,並且更有甚者,倚仗地區消息閉塞而為所欲為。孰不知市民與工作人員不是“求你辦事”與“為你辦事”的上下關係,而是服務與被服務的平等關係。在相互配合的舒適環境中服務與被服務,才是基層工作應該有的樣子。

这次,礼县真的火了……

一、諸如醫保大廳座椅設備的相關問題,各地並無統一標準。強制性規定的頒佈,是否有利於此類現象的規避?

二、沒有具體所指的批評就沒有具體的人、具體的單位承擔責任與深刻反思。基層服務普遍存在的服務意識缺失問題,如何避免當事者缺席的反思窘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價值理念,要求全黨同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近期,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明確今年10月底前以省為單位公佈各層級政府“四辦”目錄。

人社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更是開展專項整治,接連發布最新舉措,減少有關群眾登記辦理的限制和壁壘,優化辦事流程,讓群眾辦事少跑腿。

事實上,各級部門尤其是窗口服務部門在群眾心中代表著黨和政府,提高其服務意識也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必經之路。究其根本,基層政府與群眾的服務與被服務的角色設定,也就天然註定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人性化。

这次,礼县真的火了……

“對不起,靠著這樣的方式上熱搜,

群眾不答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