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13年前初到香港,以为就像港片中演的那样,明星满大街跑。你在街边茶餐厅吃着叉烧,喝着奶茶,duang,发哥就进来了。到海港城转一圈,哇,这不是刘德华吗?

醒醒吧,游客们,你离明星最近时一定是————在星光大道瞻仰某个明星手掌印的时候。

太坑爹了,我在港呆了十多年,见大明星这个朴素愿望,除了演唱会和TVB台庆,居然是当当帮忙达成的。

当当上PN班时,就读的是全港排名第三的幼稚园名校——国际英文幼稚园(St. Catherine's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我和港星蔡少芬成了同届家长,面试时她就坐在我前面。当当的星二代校友还包括陈慧琳和黎姿的孩子。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当当去St. Catherine上学的第一天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参加St. Catherine的寒假聚会

这所学校成立超过四十年,是香港幼稚园名校中的“神校”,连明星也趋之若鹜,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过来。当当报考那年,有6000余人报名,最后只录取了100多个,竞争异常惨烈。我们当时怀着当炮灰的悲壮心理报了名,不敢抱太大期望。

出生于2013年1月的当当,是名副其实的大baby。有了姐姐的经验,我们认为两岁的孩子有了基本的社交需要,应该去上PN班,但又不想兴师动众报太多,就将申请的学校数量控制在5家。面试的第一家幼稚园是启思幼稚园(九龙塘正校),整个过程特别短平快,因为去的路上当当一直昏睡,最后被我们强行弄醒后,龙颜大怒,狂哭不止。结果压根没有面试,我们就悻悻将他领回家了。

第二次面的是迦南幼稚园(九龙塘),依然吃了闭门羹。主要原因在于当总好动症发作,老师提问时他总坐不住,四处巡视。

第三家是基督教中心幼稚园,其性价比非常高,属非牟利性质,是加入学券计划中质量上乘的学校。只可惜面试时,老师坚持用广东话,看当当一脸茫然的模样就不耐烦了,狠心拒了我们。

这些失败的面经,使我们向国际英文幼稚园(St. Catherine's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投出申请表时就战战兢兢。St. Catherine对家长的折磨从申请就开始了。别的学校都是从网站下载,傲娇的St. Catherine要求家长在指定时间内亲自去学校或寄信到学校。2014年11月,我和山老师心急火燎赶到学校时发现,连领申请表的队伍都排得老长。但为了一丝渺茫的希望,这一切都忍了。

那阵子憋着一口气,虽然知道录取希望不大,但又不甘心就此放弃。我和山老师紧张兮兮地每天查看学校网站,终于盼来了第一轮面试通知。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St. Catherine官网,网址为:http://www.stcatherines.edu.hk

首轮面试在2015年1月进行,那天我偏偏患了重感冒,根本无法见人,只得由山老师领着当当去。面试只允许一位家长陪同,地点在一处商场内,据山老师现场发回的报道,当天等候面试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商场外,场面好不壮观。看到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山老师心里有些发怵,只能暗暗祈祷老天眷顾。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排队的人太多,山老师带当当到旁边的公园玩会儿

面试是group interview,七八个小孩一齐走进去,站成一排,跟老师互动。家长则被安排到一边填写问卷。那时刚满2岁的当当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阵仗,转过头找山老师,小眼珠子可怜兮兮地转着,弱弱地唤了声爸爸。声音很小,且透着害怕,山老师想过去陪着却不行,只能冲小家伙笑了笑,聊作鼓励。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从篮子里挑出一个水果,用英文说出水果的名字,轮到当当时,他挑了个葡萄,老师问他,足足迟疑了五秒,他才说出grape这个单词。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当当在第一轮面试中

填写问卷的环节则顺利多了,山老师充分发挥高校老师的优势,将平日做研究用的一些生僻英文字都用上了,整个问卷立马高大上许多,尽管问题都很简单,无外乎是“你怎么形容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对学校有什么期待”等等。在评价当当时,山老师独辟蹊径,用了幽默感一词来形容。学校肯定觉得,称两岁孩子有幽默感的爸爸,一定也很有趣吧。

情急之下,我萌生了去帮当当借个“临时爸爸”的想法,找到同事老公帮忙,他很痛快答应了。可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俩权衡再三,觉得诚信高于一切,于是作罢。

第二天,我单枪匹马带着当当去。别家的孩子都由爸妈领着,就连坐我前面的明星蔡少芬,也带着老公张晋一同前来。相比之下,我和当当在声势上就已经不如人了。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面试时蔡少芬就在我们前面,十年前在TVB年度颁奖礼与她合影,隔那么久再见她,依然身材超好

面试时,我和当当坐一边,校主任和老师坐另一边,老师和当当玩,我和主任交流。我一上来赶紧先解释说为何爸爸没来,没想到主任和气地说没关系,上次孩子来的时候已经见过爸爸了,学校对面试过程都有存档纪录。我有些后怕,乖乖,这要是真领个“假爸爸”来,岂不被当场戳穿?

这时,主任问了我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如果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期望有冲突,你会怎么做?”这简直是个百年巨坑的问题,回答时切忌太过直白,得适当打打太极。

我的回答堪称标准答案,既不剑走偏锋,又不回避矛盾。我说家里很多人都从事教育工作,我深知教育是件很复杂的工程,责任重大。学校的出发点肯定是为小朋友好,会尽力给小朋友提供最好的教育,毕竟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有口皆碑。家长若有不同意见,多和学校沟通,相信都是奔着同一个目标——为了孩子,肯定能互相理解的。

这次面试后不久,我们收到了博士山(香港)国际幼稚园(BoxHill (HK)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 Preschool)的offer,于4月插班进入该校就读。约半个月后,我在St. Catherine网上看到当当的申请编号,赫然列在录取一栏中,激动得无法自已,仿佛一夜回到当年收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当当于去年8月底正式到St. Catherine报到,开始名校生涯。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

学校有两个班主任,一个中文班主任,一个英文班主任。当当上的英粤班,每星期也有几节普通话课。老师对学生很有爱心,功课和课外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最大的好处是,上了PN班后,可以直升k1,将来升小学也比较容易,家长可以少操很多心。

当然,学费也不菲,每月6000港币左右。

当当很喜欢跟老师聊天,过年从老家回来,会兴冲冲告诉老师,“我有三个家,一个在香港,一个在石家庄,一个在大连,家里过年放大炮”。不过嗜睡如命的当当上的是下午班,经常犯困,有一次他不好意思地自揭其短:“我坐校车去学校的时候睡觉,上课睡觉,回家路上也睡觉。”我和山老师听了哈哈大笑。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校服都来不及脱,回家后三秒内进入昏睡模式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在学校过了三岁生日,回来后一样没睡醒,早早就寝。

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当当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下,汲取了不少知识养分。对当总来说,上学是件开心的事,“跟玩似的”。唯一让他有压力的是——学校的茶点经常是鸡蛋三文治。他从小就拒绝进食鸡蛋,吃了会吐,可老师为了鼓励他不挑食,一个劲地劝他吃。有一次他回家后嘴翘得老高,赌气说道:“我不要去上学了,我不要吃鸡蛋。”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学校PN部成立5周年庆祝会上的演出单,所有节目都是这些2岁多的小朋友完成的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身为个高的妈妈,想装可爱都不太像,举手头足间还是难掩魁梧之势

在这所学校,当当度过了整整一年的快乐时光。前阵子开学了,他穿着美国国际学校的校服,和姐姐一起上学去了。姐弟俩最终还是在同一所学校胜利会师,都将接受国际学校的教育。至于为何兜兜转转终选国际学校,我将在下篇文章详细揭晓。

香港幼稚园小学报考大战(四):名校St. Catherine入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