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导语: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大家熟悉的有“鬼谷下山”罐,2015年在伦敦一次拍卖创造了一个天价记录。元青花弥足珍贵,存世量量不多,但不影响大家的交流,下面分享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三件元代青花,供鉴赏:

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图1

1、元代“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高23.6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7.4厘米。壶直口,口下渐展,粗颈,垂腹,腹下内敛,圈足微外撇。腹一侧置上细下粗的长弯流,流上绘火云纹。另一侧置曲柄,上端有小系,柄上绘银锭、宝钗等纹饰。附平顶盖,有圆珠纽,盖上绘菊瓣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器身于青白釉下满饰青花纹样,腹两面均绘凤穿缠枝花卉纹,间以火珠云及竹石纹。

此器形为元代瓷器的流行样式,除青花器外,还见有龙泉窑青釉制品。造型源自阿拉伯民族使用的铜器。元代瓷器借鉴这种造型时,特别注意到吸取蒙古民族铜壶粗犷豪放的风格特点。此壶通体花纹满密,而主体纹样突出,繁而不乱。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是传世的元代青花瓷器中少见的佳作。

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2、元代“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高28.2厘米,口径22.4厘米,足径18.1厘米。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样带。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元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图3、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高46.2cm,口径6.2cm,足径13.4cm。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瓶身修长,有八棱。肩饰斜格锦纹,锦纹下一周大如意云头纹,内绘凤或麒麟穿牡丹图样,瓶身中部一周绘4条白龙,衬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纹,近足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内绘牡丹花叶。

佛经中说曼荼罗始转于东方,末至西北,总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围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龙纹等为饰,寓意皇帝威加天下。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细腻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艳。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器肩与近足处硕大的青花云头纹借鉴了元代丝织品披肩的图案,龙纹的出现显著增多也是这一时期瓷器装饰艺术的特点。

艺术品流通出手:送拍,企业收购,金融质押,私下洽购

欢迎留言探讨,让我们为艺术的净化与流通贡献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