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弘一俗名李叔同,他少年才情却场屋失利,东渡求学归来后曾在多处任教,并热心书画金石团体的学术活动,中西画艺、金石乃至戏剧皆有所长,后于佛教渐有所悟。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当时的李叔同于时代风涛中退隐,抽身红尘而去。1918 年于西子湖畔正式受戒,取法号弘一,自此过上了三件衲衣,一肩梵典的生活,梵家钟声,无上清凉。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每当论及弘一大师传奇而多彩的生平,无不令人景仰赞叹。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皆早具才名。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却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为振兴律学,他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戒律,著书说法并实践躬行。弘一大师一生严守律宗戒律,悲天悯人,但对其他各宗派无不研究,尤其推重华严宗。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弘一法师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体势较矮,沉郁雄厚又不失逸宕灵动。其后肉渐减,气渐收,力渐凝,字形渐趋方正。直至晚年,结构乃由方正而变为修长,骨肉由饱满而变为瘦硬,气韵由沉雄而变为温婉清拔,冲淡朴拙。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特别是其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也正如弘一法师自我描述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弘一的书风走恬静一味,火气尽消,如光风霁月,虽无惊心动魄的夺人之势,但渐入心肺。其书法章法上略有摆动,每字左肩斜欹,存冲逸之致。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弘一作书颇为在意全局的章法形状,竭力摒弃神韵之说或是某家某派的风格传承,所以他自己曾经说过,“朽人所写之字,作一图案观之则可矣。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人为何有生命的困惑?而自己又为何选择出家?当他发菩提心之时,未必马上就能得到菩提心,甚至不太明了其根本为何。正是在这样不断净化自身、强化自我的修行当中,名士李叔同最终成长为高僧弘一大师。

人如其字,弘一大师栖志高尚菩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