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随着粤西高铁的开通,从珠港澳前往湛江旅行的线路已经成熟起来,湛江的遂溪就修建了这么一座可以作为孔子文化的一张明信片――遂溪孔子文化城,它位于广东湛江市遂溪县城西南方向,总面积大约2900亩,花费了巨资,主要由文津桥、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池、东西庑和儒学讲堂等部分组成。政府规划以5A级旅游区标准来打造。其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遂溪孔庙,发扬孔子文化。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孔子,儒家学说大成者,创立儒家学派,仁,义,礼,智,信是他的主要倡导理念。而孔子学说的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的传道授业解惑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甚至在国际上提到中国文化,第一个提出总是孔子的儒家学说,不得不承认孔子学说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走近遂溪孔子文化城,整个文化城的开端是仁义门,仁义门墙体朱红与琥珀黄为主,气势雄伟,城门两边分别刻有飞天巨龙,起舞凤凰的壁画,龙凤呈祥,大有好运之意,快到门口就会看到许多游客专门留步于此,进行拍照留念。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整个文化城由“孔、古、石、水、绿”五个元素组成,其中的“孔”是指孔子生平简介以及他的经典学说。在我看来,“孔”元素有利于当今人更加了解孔子以及孔子文化,从而使得孔子文化能够渊源流传。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组成元素中的“古”在我的理解中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将孔子庙的明清建筑风格同其他建筑如文昌阁等春秋战国建筑风格相结合,较为生动的把孔子生活的时代完美复原下来,让人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感受,在当时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学者用自己的学说去努力改变整个社会形态的坚定信念。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文昌阁,现在孔子文化城中的文昌阁可以说是让孔子文化城真正又活起来的标志,因为它里面供奉着孔子金身像,摆放着孔子及其弟子整理的有关孔子的言论的学书都在其中展现出来,这足以表现出湛江政府对孔子文化的重视,愿意永远膜拜,供奉孔夫子。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石”、“绿”“水”三元素在整个孔子文化城中是结合最紧密的,“石”用最浅显的意思解释就是石头的意思,如果你适当的留心,在你游览的一路中,你会发现建筑材料,路边摆放的都是用石料做的,拿最明显的道冠古今的石门廊来说,在古代这是一条朝圣的必经之路,足以看出这个石门廊的重要性。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绿”指的是这个文化城是园林风格,满城的植物覆盖面高达百分之八十,放眼望去,只要是你看得到的地方都是绿油油的一片,给人清新自由的感觉油然而生。“水”在园林艺术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与植物几乎是相互依衬,给人一种这里是世外桃源一般。“石,“绿”“水”三者连在一起就造就了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园林景色,在无意间也烘托除了孔夫子的圣神,以及他内心的淡泊名利,只为仁者爱人。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湛江斥巨资修建了中国最大的孔子文化城,当地人却说浪费钱?


有人说遂溪孔子文化城只是把流逝的孔子文化给复制出来了而已,纯属浪费钱,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它不但将孔子文化完美复刻在了人们眼前,更重要的是它让孔子文化在这个如今快速度发展的时代中,让人们又一次想起了那曾经对我们影响深远的孔子文化,而且更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孔子以及他的学说的认识,在我看来遂溪孔子文化城的成功建造,对孔子文化来说,甚至对我们当代人来说是文化发展史的强心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