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懂什麼是需求

需求從人的心裡來,要到人的心裡面去。你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那你懂得如何運用需求層次理論嗎?你知道什麼是需求嗎?如何發現需求,如何從需求中尋找到產品機會?《匹配度》這本書將會告訴你什麼是“需求”,如何探索需求,如何從需求中發現機會。

三分鐘懂什麼是需求

《匹配度》的作者陳峻銳,畢業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資深用戶研究專家,中國電信12年用戶研究從業經驗。資深用戶研究專家。2011、2014連續評選為中國電信集團級營銷人才。 負責執行過數十個用戶研究項目,對用戶研究有著豐富的經驗。

這本書從三方面解答了關於需求方面的困惑“走進用戶需求”“如何探索用戶需求”“從需求中發現機會”,是一本打通產品與用戶需求的工具書。

什麼是需求?

需求是一種用戶,尚未被滿足,又希望被滿足的願望。現在,肚子餓了,想吃東西.滿足你“想吃東西”這個要求,這就是一個需求。

想要≠需求。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用戶想要什麼東西,我們就創造出什麼東西,這就是滿足用戶的需求了。其實,並不是這樣。亨利·福特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如果在當年還沒有汽車的年代,我去問我的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的回答是,更快的馬。"有時候用戶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想要什麼東西,就像你想吃東西,但是不知道想吃什麼。

並不是用戶說想要什麼東西,我們就創造出什麼東西來,我們還要懂得去發現需求,用戶想要的和他真正的需求並不一致。

如何發現需求?

問對問題才能找準需求。可口可樂做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它問了用戶“喜歡什麼口味的可口可樂”,所以他們生產了有櫻桃味的汽水,然而並沒有很多人為此去買單。原因就在可口可樂問錯了問題。它應該問用戶“為什麼喜歡可口可樂”而不是“喜歡什麼口味的汽水”,問對問題是找準需求的關鍵一步。

說到發現需求,最常說的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把自己變成一名用戶。但變成一名用戶到底該怎麼做呢?《匹配度》這本書中提出了這樣三點要求:去除思維模式、去除知識體系、建立非我的價值觀念

思維模式,我們做的決定,很多都是根據我們的思維模式思考而得出的決定。在《了不起的蓋茲比》裡有這樣一句話:“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確實如此,我們永遠無法做到和別人一樣感同身受。這就要求我們在發現需求的過程中要去除思維模式。

知識體系,知識體系的構成,決定了我們成為一名什麼樣的人。但我們的用戶的知識體系是參差不齊的。如果你現在你的用戶是一名家庭主婦,你現在去和她聊”區塊鏈是什麼東西“,還不如跟她聊怎麼做菜會更好吃。知識體系的不一樣,也是發現需求中的一大阻力。

建立非我的價值觀念,這就像前面說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和我們一樣的經歷,人是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假如你的目標用戶是孕婦,而你又是男性,你需要感受孕婦的感覺,這時候你就要收起我的感覺。這就要我們在探索用戶需求的時候,建立非我的價值觀念。

從需求中發現機會

通過收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從中去分析出用戶真正的需求,發現機會。這其中會有兩種問題的出現,第一種是由於缺乏信息,而產生的謎題。第二種是由於信息太多,而產生的迷局。這兩種問題本質上的出現都是由於缺乏收集、分析數據的能力。

分析過程一共會有三個階段。迷茫、探索、洞察。在這三個階段中,大部分人會被困在迷茫和探索階段中,迷茫是找不到方向,探索是持續摸索的過程,而洞察才是真正的發現人內心的需求。

三分鐘懂什麼是需求

五種梳理材料的方法。統計(頻次、時間)比較(橫向比較-找共同點、橫向比較-找差異點、縱向比較-找共同點、縱向比較-找差異點)結構層次(商業、媒體、生活)整合(按序列順序整合、按位置關係進行整合、按角色關係進行整合、按功能關係進行整合、按邏輯關係進行整合)

六種常用的展示圖形。輪廓圖、象限圖、網絡圖、樹狀圖、流程圖、維恩圖。

看完了《匹配度》,讓人聯想起了人工智能。在尋找需求方面,人類與人工智能相比,誰更能找到人們的需求,並尋找到新的機會?人工智能是基於大數據分析和算法匹配,從而探索出人們的需求。而人們是基於數據搜索和分析從而分析出人的需求,並且根據需求去創造出產品滿足人們的需求。

就像在沒有汽車的年代,人工智能能根據數據和分析去找到人們的需求是更快的馬車,但人工智能並不能探索出汽車這樣的東西。現階段的人工智能除了谷歌阿爾法狗,在中國今日頭條的算法匹配也是根據人工智能的數據分析,從而去推送看你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無法確定人工智能在尋找人的需求這方面是否能夠替代人類。但是能確定的是人工智能在探索人的需求這方面,能夠幫助人們去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從某種角度而言,人工智能會是一種很棒的工具。

三分鐘懂什麼是需求

《匹配度》是一本詮釋“需求”的書,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它是一本不錯的工具書。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還對“需求”這兩個字的意義不清楚。建議你去超市裡逛上一小時,你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這就是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